《药性赋》在古代中医的传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内容包括总赋(包括寒、热、温、平四赋);用药发明(总论用药大法);主治指掌(记90种常用药的功用和主治);用药须知:本草(分别将玉石、草、木、人、禽兽、虫鱼、果品、米谷、蔬菜等9部中主要药物的性味、功能和主治编成歌赋,便于习诵)。《药性赋》作为韵语歌诀类的中药著作,流传极广,近代以来被推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作为医学教育的发蒙教材,常仅选用“总赋”部分,当代亦常仅就“总赋”部分进行整理出版。编者认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清代已定型,无谓人为割裂,故仍选用通行本《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进行点校。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则是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素问》与《灵枢》同为《黄帝内经》之组成部分。《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书号:9787521446319 书名:伤寒说意(中医经典丛书) 定价:15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内容提要 现代人学习中医,没有了师徒授受的环境,又丢失了诵读的习惯,因此难以理解经典的意思,学起来也觉得枯燥无味,这成了学习中医的一大障碍。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用耳朵学中医系列》就是这样一套丛书。无论是在教室或宿舍里,还是在操场及花园中,甚至在床上和旅途中,都能边听边看,边听边读,边听边背。 本册《难经 神农本草经》主要介绍了难经和神农本草经者两本经典医学书籍,耳濡目染,学习中医。
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科的临床医生编写的这本《泌尿系统肿瘤百问百答》,作为《医患交流·癌症防治与康复》系列丛书的一个分册。以问答的形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从读者(一般患者及家属)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这三大泌尿系统肿瘤的分类、致病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检查诊断,确诊后如何治疗及康复的注意事项,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及公众对泌尿系统肿瘤防治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利的预防措施;同时了解泌尿系肿瘤的早期症状,正确对待肿瘤的治疗,接受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治疗后的康复措施。 姚欣、陈旭升主编的《泌尿系统肿瘤百问百答》的观点、方法均以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为依据。内容严谨、准确,旨在帮助读者解除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中的疑惑。克服对肿瘤的恐惧,全面了解泌尿系统
《内外伤辨惑论》,李杲撰,三卷,1232年成书,1247年刊订。全书围绕饮食劳倦所伤而致脾胃病的诊察及治疗用药等理论作了较全面而系统的阐述。突出了脾胃盛衰在内伤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的重要地位,并由此在内伤诸疾的治疗中加以充分体现,如特制补中益气汤等方,重用黄芪,配以升麻诸品,以补土生金,升清降浊。
书号:9787521446302 书名:难经悬解(中医经典丛书) 定价:1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内容简介 本书言简意赅,综观全书,其例当为每证后附方药、或咏或歌或吟,朗朗上口便于记诵。该辑佚稿大致可分为17个章节,其中小儿五脏胃口闭、曩痢霍乱、不食乳咳嗽、小儿水气、小儿诸疮肿、小儿二十四种疳气章、小儿风痫惊章、小儿邪杵惊陨章、小儿风热夜啼、小儿伤寒、小儿冷热不调和小儿万病失救章等13个章节进行了系统论述,每个章节不过百余字。范行准先生从 《医方类聚》 各证门中辑录出30条,其中包括15条论述辦证论治,15首药方歌快,编为一卷。
张会来、庄洪卿主编的《肿瘤放化疗百问百答》是一本有关放疗和化疗概要性的科普书。重点论述放疗及化疗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则,强调了各种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放疗的流程,放疗及化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疗效、毒副反应,并介绍了常见肿瘤的化疗方案,对肿瘤患者如何正确接受治疗、减免不良反应、加快康复等问题进行了问答,使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放疗及化疗的相关问题。
书号:9787535977977 书名:中医经典掌中宝 难经 定价:10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书号:9787521446418 书名:玉楸药解(中医经典丛书) 定价:1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书号:9787521446364 书名:小儿药证直诀(中医经典丛书) 定价:1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书号:9787535977939 书名:中医经典掌中宝 濒湖脉学 定价:6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主要分为大肠癌的预防、检查、术前准备、术后管理和康复、辅助治疗、复发转移后的诊治措施、肝转移的综合治疗、患者的院内及院外护理、患者的治疗和关怀、中医治疗和调养等部分。另外,该书详细论述了大肠癌的常见病因、易感人群、各项检查结果的解读;大肠癌的常见手术、手术过程、术后饮食、常见并发症;大肠癌放化疗的风险和基本处理原则;大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晚期大肠癌如何避免疼痛,改善饮食、营养,缓解症状以及中医药对大肠癌的治疗等内容。
《老老恒言》作者曹廷栋,为清朝秀才,共五卷,是老年养生的专著,周作人对其评价甚高,称是可以作为六十寿礼的好书。本次整理是以最佳刻本清乾隆三十八年曹廷栋的自刻本为底本。
本书重点论述肿瘤放化疗的基本原则,强调了放化疗中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体外及体内试验中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放化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疗效、毒副反应,对患者如何正确接受治疗、减免不良反应、更好地康复等问题进行了解答。本书旨在使放化疗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放、化疗的相关问题(如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心理支持、疼痛治疗等)。本书契合社会和病患需要,由在临床工作多年的放疗医生、化疗医生、物理师、技师联合编写,内容紧扣放化疗临床,采用问答等浅显易读的方式,为社会人群提供肿瘤放化疗所需的有关知识。
本书从科普的角度出发,以通俗的语言,来向广大读者讲述甲状腺肿瘤定义、分类、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以及术后康复注意事项等。本书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全书大约一百多个问题。全书整体从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分别为基础疑问、诊断疑问、治疗疑问以及康复疑问。书中还配有图片,整体风格活泼,内容浅显易懂,便于读者掌握甲状腺肿瘤的相关知识。
内容简介 《伤寒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目,它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 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 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 水平和实用价值。《伤寒论》的理论体 系及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 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伤寒论》 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的*书 籍,也是中医药院校的*课,被誉为 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 本书不做繁琐考证,不做白话译注,全 书版面层次清晰,便于读者时时诵读。
内容简介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3篇。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大字版)》是)《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三册书的合集。 《格致余论》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名。全书共一卷,共载论文四十余篇,包括内、外、妇、儿各科以及脉法、养生、优生等理论,内容颇丰。朱震亨 的论文《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均见于此,所以《格致余论》被 为是反映朱震亨医学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成书于1347年,目前 可见版本有元刊本,明正德间刊本,东垣十书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954~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等16种。本次整理所选底本为元刊本。 宋代官方编纂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多为辛香燥热之剂,流行甚广,弊端甚多。对此,主张辨证施治、滋阴降火的朱震亨,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力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不妥之处,著成《局方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