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约前9世纪—前8世纪)的《奥德赛》英译者为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影印版本为美国Heritage出版公司1942年版,书中配有英国著名插画家斐拉克曼(John Flaxman,1755—1826)的插画。
荷马(约前9世纪—前8世纪)的《伊利亚特》英译者为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影印版本为美国Heritage出版公司1942年版,书中配有英国著名插画家斐拉克曼(John Flaxman,1755—1826)的插画。
本书是横店集团创始人和横店文化产业奠基人、横店共创共富共有共享委员会(“四共委”)主席徐文荣对其人生历程的系统口述回顾,记录了徐文荣的坎坷经历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他不向困难屈服、一心一意为横店人民谋幸福而孜孜不倦工作的奋斗精神。本书由在横店任职二十多年、一直负责横店宣传总结工作的横店集团总裁助理孙是炎记录整理成书,分为“苦难童年、风雨青年、奋斗中年、成功老年、感伤暮年、劳碌终年、圆梦晚年”。他总结,人的一生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件事:做人与做事。
1936年,埃德加·斯诺带着一系列关于红色中国的疑问前往陕甘宁边区,将自己在陕北苏区的所见所闻汇成一篇真实的新闻报道——《红星照耀中国》,也译《西行漫记》。本书共有十二章,每章分为3至6个小节不等。斯诺在书中描绘了我们熟知的中国革命大事件——国民革命、国共合作、长征等,同时凭借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得以留下珍贵的采访记录和逸闻趣事,让我们能一感当年革命领导人在战火中的烟火气。这本承载着历史使命的书籍第一次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诠释了中国红色革命的原因和目的,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经济制度和生产生活等情况,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周恩来、朱德和刘志丹等革命领导人和无数红军战士、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在艰苦斗争岁月中的精神风貌。它打破了当时国民党和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红色革命的歪曲与毁谤,指引了无
本书作者从各类英文媒体中精选出101首月亮短诗,对其展开翻译探索并作加注处理,以期帮助读者领略英语诗歌的魅力,享受诗歌美的审美乐趣。
《浮士德》是歌德(JohannWol fgangvonGoethe)的代表作,它根据16世纪一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整个欧洲的精神发展史,本次影印的英译本是英国学者拉撒姆(A.G. Latham)翻译,首次出版于1908年,影印版本为英国J.M.Dent出版公司著名的"人人丛书"(Everyman’s Library)第335号1935年版,该版中有译者较多的注释,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全景式描绘了中国钾肥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讲述了李守江和他的团队在罗布泊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
《中国之未来》记录了作者在1928到1933年间作为记者旅居中国时的所见所闻,原发表于《法兰克福日报》,后集结成书出版。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其中有受轻伤却享受特级护理的国民党军官,有断肢却只能在破席子上等死的国民党普通士兵;有衣不蔽体的农民,和以枪杀农民为乐的大地主;有出生地主家庭,却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女儿;有揭竿而起,加入红军的煤矿工人;有在乱世中仅为自保的国民党军官,更有为了寻求中国未来出路的共产党员。通过作者的亲历故事,读者不难体会到,中国和中国人的未来,不是靠国民党、军阀来开创,而是靠共产党和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的人民来共同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