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做了适度增删。删去了第2版中有关16位单片机的介绍,而对8位单片机的内容进行了扩充,特别是扩充了有关串行扩展的知识。本书着重讲述8位单片机的典型代表80C51系列,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主要包括: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串并行扩展、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等。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通俗易懂,适于初学者。可作为本科、专科、函授或培训班的教材,同样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或业余智能产品开发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本书配套教学课件。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系统解析了DSP内部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详细阐述了DSP操作的盲点及误区,并给出了作者对于这款DSP的独特理解。本书注重工程应用,从基础模块、数字电源、数字锁相环、数字滤波器、电机控制、APF控制多个角度分析了数字化实现方式。本书给出的程序不仅调试通过而且其基本思想均应用于目前主流产品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或从微信公众号 DSP万花筒 获取。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可作为初、中级读者学习使用TMS320F2833x DSP的教材,也可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DSP应用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通过案例引导的方式进行编写,系统地介绍了电脑入门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让读者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进行学习。 全书共 15 章,系统并全面地讲解了电脑基础知识、电脑入门操作、Windows 11 系统的操作与应用、电脑打字的方法、电脑文件的管理、电脑软件的安装与管理、电脑连网和上网操作、网络通信与聊天交流、网上日常生活与娱乐、电脑系统维护与安全防范,以及使用Word 2021、Excel 2021 和PowerPoint 2021 高效办公等知识技能。 这是一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电脑入门图书,既适合无基础又想快速掌握电脑入门操作的读者学习,也可作为广大职业院校、电脑培训班的教学用书。
本书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全面、 系统地讲解了 AVR 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硬件结构、 各典型接口应用以及多 个综合系统应用的设计和分析等。 本书共分为 11章 ,第 1 章介绍了 AVR 单 片 机 的 基 础 知 识; 第 2 章 ~ 第 8 章 以 ATmega128单 片机为例讲解了 AVR 单片机的系统开发 工 具、 硬 件 结 构、 指 令 系 统 和 各 典 型 接 口 的 应 用 等, 其 中 还穿插讲解了 C语言编程基础;第 9章讲解了 AVR 单片机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第 10 章讲解 了 各 种 传 感器的应用实例;第 11章 的内容讲解了 AVR 单片机的综合应用设计实例。本书内容丰富、 深入浅出、 图文并茂,书中收集了大量的 AVR 单片机设计实例电路图及程序案例, 并配以详 尽的文字讲解,适合从事单片机技术的开发人员使用,同时可作为相关专业在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以MCS-51单片微机为中心介绍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MCS-51单片微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与串行接口等,同时还介绍了输入/输出口的扩展、键盘接口技术、显示接口技术和D/A与A/D接口技术,后介绍MCS-51兼容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全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特别是介绍了一些较新的单片微机接口技术。内容通俗易懂、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每章都配有习题,特别适合于没有学过微机原理课程的人员学习。《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计算机存储技术与应用》一共分为8章,其中1~5章是有关存储技术的介绍,6~8章是关于存储技术的相关应用。第1章的内容是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介绍了三种存储器即磁存储、光存储和SSD固态存储的存储原理;第2章以磁存储为重点,着重介绍和详细分析了硬盘的存储原理;第3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存储设备常用的接口技术;第4章对存储的几种架构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DAS、NAS和SAN的组成和技术特点;第5章详细介绍了磁盘阵列,首先介绍了从RAID 0到RAID 6不同的阵列级别及其技术特点,然后分别针对软磁盘阵列、磁盘阵列卡和磁盘阵列柜的原理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第6章讲解了存储的虚拟化和云存储,是当前存储技术*热门的应用领域:第7章通过 磁盘阵列配置实例 介绍了软磁盘阵列、磁盘阵列卡以及磁盘阵列柜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几款存储
本书旨在指导大家优化运行在现代CPU上的应用程序的性能。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 部分介绍性能分析,包括对CPU微架构、术语和指标的简要概述,还探讨了分析性能的不同方法和现代平台上可用的硬件监控功能。 ? 第二部分展示如何发现优化机会,以及可以做哪些转换来提高程序的性能。此外,还提供了一份可应用于用户应用程序的优化清单,包括循环优化、向量化、函数内联等,并讨论了有助于消除CPU微架构层面的问题(如缓存未命中、分支预测错误等)的代码转换。本书对于从事性能关键型应用程序开发和进行系统底层优化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任何想 好地了解应用程序性能并探索其诊断和改进方法的开发者来说,这本书也很有用。
本书从实际应用入手,以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主导,循序渐进地讲述51单片机C语言编程方法以及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功能应用。全书共分5篇,分别为基础入门篇、内外资源篇、资源拓展篇、实例开发篇、综合实例篇。同时配有详细的教学视频和实例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