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是依据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组织编撰的,从有机化学——原子、化学键、化学反应机理角度聚焦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特点以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全书共9章,其中:章和第2章分别介绍了化学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生物体的化学起源;第3~8章依次讲述了人体细胞中的每一种生物分子——DNA、RNA、蛋白质、聚糖、聚酮以及萜类物质;第9章解释了细胞调控生物分子产生的机制,通过对这章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现代生物学、生理学以及医学的理解。本书内容丰富,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化学-生物”双培养的环境,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生物分子合成与功能的化学蓝图。 《化学生物学》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化学生物学专业、药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专业等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化学生物学研
此次出版以1965年吴佩衡先生油印本《伤寒论讲义》为底本,重新整理而成。自1965年以来,该书未再版。吴佩衡先生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学术理论,被誉为当代扶阳派的代表人物,主温药亦不排斥寒凉。本书为吴先生给学生讲解伤寒论的讲义,从体例和内容可见作者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学和指导临床。本书分概论和各论两部分。概论包含:1.《伤寒论》之源流及其书名之意义。2.《伤寒》六经与《热论》六经。先生经分析认为《伤寒论》六经以《素问热论》六经为基础,但较其更为完善。3.《伤寒论》六经分证及其作用。此处先生引郑钦安关于“伤寒六经提纲病情”的论述,指出明确六经病情,把握纲领对于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及临床诊疗大有裨益。4.六经与八纲之关系。指出临证以八纲和六经分证,极具指导意义。5.六经与五行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基础上,结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以及近年来浙江省中医临床使用情况,收载的品种基本反映了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检验、中医临床使用的特色。本版规范共收载632个品种,涉及饮片规格820种。其中,修订了388个品种,新增19个品种,分列了35个地方习用药材来源的品种,保留了标准已提高的40个不常用品种,未收载374个品种(含不常用品种162个)。
《农业机械化生产学(第2版上册)》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机械化生产学》的修订版,分上、下两册。上册修订后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农业机械化基本概况(绪论),机械化农业生产基础(机组和农业机器作业工艺),区域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北方旱地雨养农业机械化和华北平原灌溉地农业机械化),棉花、北方水稻、花生、马铃薯、蔬菜、果园、牧草等典型作物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下册修订后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为水稻生产机械化,内容有水稻生产的特点和对机械化的要求、水田动力机械与行走机构,水田耕作、水稻种植、水稻田间管理、水稻收获和收获后处理机械化技术;第二部分为其他作业机械化,内容有油菜生产、甘蔗生产和养殖生产机械化及设施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学(第2版上册)》可作为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滇南本草》包括《滇南本草》和《医门揽要》两书,其底本为云南省图书馆1980年重印务本堂光绪丁亥年(1887)仲冬刊原刻《滇南草本》四册。关于原书为何称《滇南草本》,云南省图书馆《重印务本堂原刻滇南草本前言》称:“祖国药书,题名本草,《汉书·郊祀志》成帝建兴二年(按:汉成帝有建始纪元,无建兴纪元。建始二年为公元前31年——引者注),早有此称。兰茂原著亦名《滇南本草》。兹务本堂刻本改名草本,其意何居?盖本草所收录者,以中药为主,其未为中医所习用之草药,而为草泽医生所掌握者。如清代赵学楷编著《百草镜》,专收草药,虽经其兄赵学敏选录少数入《本草纲目拾遗》,但学楷原书即未见流行。由此可以体查《滇南草本》有意标明以草药为主。”本次点校,依通称,.恢复兰茂原著之名,称是书为《滇南本草》。务本堂原刻本《
《以象释医》谨遵自然规律,一切从对自然的观察出发,不仅为中医针灸理论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论据,而且以形象代替抽象,以简单探知深奥,使复杂的中医理论更加浅显易懂,以利于学习者更好地领会其内涵,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在书中不仅对中医针灸基础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而且对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某些内容大胆提出了质疑和新的见解。我们用了十三年时间、花费大量精力著书立说,不为标新立异,只为抛砖引玉,引发同道们对中医理论和针灸理论研究的重视与探讨,以弘扬祖国医学,更好造福人类。这就是我们提笔著书的目的。
《神经生物学原理》共13章,阐释了神经科学的重要概念,以及它们被逐步揭示的科学研究过程。书中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展示了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每章均从电生理学、分子遗传学与系统水平等多种角度进行展示,紧密关联的章节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各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脉络与联系。 全书内容丰富,为读者提供了经典实验描述、原始论文的数据图表、参考文献等丰富的学习资源。配套的数字课程包括原版图表、动画与视频、课后习题、文献讨论、术语解释等资源。《神经生物学原理》可作为神经生物学及其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是大学教师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赖新生教授从医40余年,他在岭南针灸名家司徒铃、靳瑞教授学术精髓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创立了“通督养神,引气归元”针法,简称通元针法,藴含赖氏针法处方和针药结合的独特学术思想,具有适应症广,简单易行,实用规范,疗效显著的特点,擅长针药结合治疗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和痛经等妇科疾病;精于针刺补泻,对子午流注针法的应用独出杼机,运用通元法结合补泻治疗中风及相关疾病,血管性痴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眩晕,头痛,失眠,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面瘫,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自闭症,妇科病,月经病,癫痫和帕金森。
全书肿瘤按系统分类,分别为呼吸、消化、泌尿、免疫、内分泌、血液循环、妇科肿瘤及其他肿瘤8个章节,力争做到抓住共性,拓展思路,言之可信,用之有效,易于掌握为原则,重在突出治疗过程和思路,舌苔图像配合治疗方案,按语分析每例肿瘤患者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色。沈老根据临床治疗肿瘤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治疗肿瘤的新思路,新方法,“先开胃口,后调阴阳”。临床治疗肿瘤要掌握整体与局部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是治疗肿瘤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总的治疗原则:攻局部之实,补整体之虚,调全身阴阳,导病态心理。沈老认为四诊中惟有舌诊最为客观。舌诊可帮助判断脏腑气血盛衰,分辨病邪性质,了解病位深浅,掌握病变范围,辨寒热、痰湿、瘀血,分析肿瘤病机所在,判断正邪消长及病势的进退,指导临床用药。 沈绍功,沈氏女科第十
本书根据历代中医药典籍所载的膏方,撷取其精华,从膏方的起源、发展、组方原则说起,围绕膏方的特点、特色、优势、应用、制作等诸方面进行了介绍,具体论述了膏方的常用治则,并结合四季应用膏方、体质调理用膏方,以及膏方的服用、保存、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神经生物学原理》共13章,阐释了神经科学的重要概念,以及它们被逐步揭示的科学研究过程。书中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展示了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每章均从电生理学、分子遗传学与系统水平等多种角度进行展示,紧密关联的章节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各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脉络与联系。 全书内容丰富,为读者提供了经典实验描述、原始论文的数据图表、参考文献等丰富的学习资源。配套的数字课程包括原版图表、动画与视频、课后习题、文献讨论、术语解释等资源。《神经生物学原理》可作为神经生物学及其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是大学教师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明代丝织技艺高度发达,服饰制度严密周备。制度的持续更定与技术的不断更替,使得以丝绸为材质的服装形制在明代不同时期呈现出明显变化,这些形制以“礼仪、律法、民俗”等方式普及于不同社会阶层,贯穿于明代始终,并传播于周边国家和后世。本书以丝绸服装实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类型学”理论将已知实物的形制进行分类与对比。同时,借助“从物论史”“多重证据法”“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将实物与文献、图像进行互证,探讨丝绸服装形制的规律与关系。
本书以翔实的历史文献及罕见的传世实物为依据,对旗袍的概念、起源、发展等进行了综合考释与界定,探讨了旗袍及面料与社会时尚、消费模式、技术发展、西方文化、海派文化之间的关系。本书重点从技术、品种被动和主动突破的角度,阐述了土布、丝绸、印染、刺绣等工艺的近代发展与旗袍时尚的关系;从观念与表达的层面,论述了近代旗袍及面料纹样、色彩发展中显现的中西杂糅的文化特征;从生活影像与旗袍时尚叙事的角度,分析了报章杂志图像对旗袍时尚的作用,以大家闺秀、摩登女郎、演艺明星、女学生、职场女性为案例,揭示了不同女性人群的旗袍及面料特征,以及相互关系。本书中独特的学术观点,丰富的旗袍、面料图像及历史文献,对近代服饰历史、旗袍历史的研究,现代旗袍、织物设计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图解川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珙县苗族蜡染》是一本用图的方式解读珙县苗族蜡染的书籍。全书先从神话蚩尤的故事图解苗族的产生,图解苗族蜡染的全国总体分布和特色,图解描述珙县苗族蜡染的历史与现状、珙县苗族蜡染纹样的类型分析。本书是通过资料收集和从240幅珙县苗族蜡染作品中总结而成。珙县苗族蜡染纹样的创新是本书的特色。
陆渊雷先生是恽铁樵中西汇通学派的第二代中流砥柱。《陆渊雷全集》以渊雷先生学术思想为纲,学术著作为目,从独步国医改良、质疑《黄帝内经》、今释仲景古法、师范医案医话、领航中西汇通、潜心佛学书法六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展示陆渊雷先生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