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工业废水高级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共分为10章,主要介绍了当前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和背景,并重点分析了几类典型的高难度废水;水处理工程中的催化理论与工艺,包括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述、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特征、催化剂的分类原则等内容;水处理高级催化氧化工艺中常见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原理与表征方法;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光催化氧化工艺、电催化氧化工艺、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微波催化氧化工艺、湿式催化氧化工艺、超临界催化氧化工艺。本书适合从事水污染治理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环境分析监测实验》是针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 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环境监测、环境分析、化学分析等相关课程编写的实验教材。本书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突出环境分析监测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按照环境要素选取典型的环境指标及其分析监测方法作为主要内容。在具体分析监测方法的选择上, 既考虑了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也考虑了当前先进的仪器分析方法。在内容编写上,尽量翔实具体,便于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至第六章共50个实验。第二章至第五章包括水质分析监测、大气分析监测、土壤分析监测、生物分析监测四个方面的技术实验。第六章为拓展实验,能够满足对实验难度有更高要求的高校师生。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市政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
为了及时进行必要的系统技术总结积累,建立更加全面的全国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方法体系关键组成部分的预报信息交换技术规范和应用系统框架,更加科学地指导协调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环保预报部门的联网预报信息交换系统建设,按照环境保护部环境质量预报能力建设要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全国省市环境监测和环保预报成员单位和专家,根据现有的实践经验、问题分析和环境管理及预报业务发展需求,集中研究讨论编写了这本《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交换指南》,以期为环境监测系统和环境保护预报部门技术人员提供现有可供利用技术基础上较为全面的技术指南和参考资料。这本指南是新标准环境质量预报这个新核心业务的相关联技术的系统规范化应用发展的标志性开端,未来随着环保预报领域的拓展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望将获得进一步的更新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和重要保障。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提出 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 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 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 ,明确要求 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 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将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的研究成果。本书论述了环境风险源分类、识别和分级的理论与技术方法;阐述了构建重点环境风险源监控指标体系与监控技术库的方法。阐明了基于信息采集技术、传输技术、数据库与网络架构技术的重点环境风险源动态监控技术;详述了将环境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应用在典型化工园区和典型区域的案例;介绍了环境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行政体系、管理机制与管理原则等;展示了基于Web GIS的环境风险源识别软件系统、重点风险源动态监控系统的构架和功能。
《现代原子核物理: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学》围绕 源项 途径 剂量 影响 这一主线,系统地描述了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学的主要内容,总结了我国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经验,吸取了国外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有益知识,既有理论性,又有实用性。 《现代原子核物理: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学》可作为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方向的研究生教材,因为它包含大量的模式和参数,以及可查算的图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作者作为手册使用,同时也可作为读者了解核设施环境影响一般知识的入门书。
《 14001& 4500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第三版)介绍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实施的意义,以《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16/ 14001:2015)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2020/ 45001:2018)标准为基础,阐述了对术语和定义以及标准条款的理解,介绍了环境因素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评价方法,并以大量示例说明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与方法。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分布及危害,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测定,全氟烷基酸对赖氨酸脱羧酶的毒性作用,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对赖氨酸脱羧酶的毒性作用,有机汞对精氨酸脱羧酶的毒性作用,多环芳烃对二胺氧化酶的毒性作用,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毒性检测,结论与展望。 本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可供从事有机污染物生物毒性及检测分析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山地城镇河流和湖库水质保障与运维技术》针对重庆市次级河流和湖库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治理、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美丽重庆建设的目标,通过调研国内外水生态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山地城镇河流和湖库水体污染机理及过程,整理、汇总次级河流和湖库水质保障技术与水质运维技术,展示技术应用及示范的有关情况,为次级河流和湖库的水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的整体系统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成为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根本遵循。2023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自2016年起,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共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作,目前全国已有6批51 个地区纳入了工程范围。2018年,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纳入国家工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