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韭菜常见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控措施,根据病害和害虫的危害特点,从发生与分布、寄主范围、危害症状、田间流行规律,以及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叙述,力求内容准确精炼、方法可操作性强。全书分为三部分, 部分介绍了韭菜的两种常见病害(灰霉病和疫病);第二部分介绍了韭菜的6种常见害虫(韭菜迟眼蕈蚊、葱蓟马、葱须鳞蛾、蚜虫、韭萤叶甲和葱黄寡毛跳甲);第三部分介绍了韭菜健康栽培管理与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本书可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种植户、专业合作社、研究人员等在韭菜生产与研究相关领域的参考著作。
本书是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和于振文院士带领创新团队历时多年研究的原创性技术,包括小麦测墒补灌、宽幅精播和深松少免耕三项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详细介绍了技术要点和推广示范情况。这三项技术在小麦播种前的耕作、播种和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衔接,首先在耕作环节采用深松少免耕技术,播种环节采用宽幅精播技术,小麦生长发育期间灌溉补水则采用测墒补灌节水技术。三项技术在不同降水年型比常规灌溉技术节水30%~60%,小麦增产5%以上,每公顷产量可达8000~9000kg。三项技术均是创新性技术,如测墒补灌技术是根据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和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利用公式计算得出需要补充的灌水量,既保证了小麦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即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我国农业地域差异明显,类型复杂多样,围绕目标任务,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应加强了解我国现行种植制度,找准作物生产关键节点,做好技术指导。本书编委会于2022-2023年全面调研全国现行种植制度,在总结玉米基本情况和科普玉米生产种植的基础上,梳理全国玉米种植模式和技术措施,分区域、分时段罗列各地玉米生长进程和主要农事措施,以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玉米全环节生产措施和重点技术介入时段,能够对各地从事玉米种植和相关行业人员提供重要参考。本书不止具有玉米生产科普性、农事指导操作性,还兼顾我国玉米种植制度变迁的资料性,具有较大的
由孔凡彬、杨贵军、孙化田主编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与安全生产》一书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之一,主要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概念、我国农产品质量特点、质量安全农产品及其相关标准、质量安全农产品认证的要求及程序、质量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基地建设、质量安全农产品的主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本书紧密结合农村和农民实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讲练结合,学以致用。突出模块化、微阅读的形式,紧贴社会实际。适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员参考学习。
由孔凡彬、杨贵军、孙化田主编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与安全生产》一书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之一,主要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概念、我国农产品质量特点、质量安全农产品及其相关标准、质量安全农产品认证的要求及程序、质量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基地建设、质量安全农产品的主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本书紧密结合农村和农民实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讲练结合,学以致用。突出模块化、微阅读的形式,紧贴社会实际。适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员参考学习。
本书是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和于振文院士带领创新团队历时多年研究的原创性技术,包括小麦测墒补灌、宽幅精播和深松少免耕三项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详细介绍了技术要点和推广示范情况。这三项技术在小麦播种前的耕作、播种和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衔接,首先在耕作环节采用深松少免耕技术,播种环节采用宽幅精播技术,小麦生长发育期间灌溉补水则采用测墒补灌节水技术。三项技术在不同降水年型比常规灌溉技术节水30%~60%,小麦增产5%以上,每公顷产量可达8000~9000kg。三项技术均是创新性技术,如测墒补灌技术是根据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和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利用公式计算得出需要补充的灌水量,既保证了小麦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