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性工具书。首先,具体介绍中国盆景的分类方法、制作盆景的主要树种和石种,中国盆景各种风格、流派的主要特点;然后,重点介绍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和微型组合盆景制作技艺;*后,详细介绍盆景养护管理技术、盆景鉴赏方法,以及古盆、几架鉴赏知识等。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
本书是一本推广、介绍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列级酒庄及其名品葡萄酒的图书。书稿精选贺兰山东麓知名酒庄,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各家酒庄的基本情况、文化、酿造特点,重点对其代表款葡萄酒的特点、所获奖项、销售渠道、经销商分布等作了介绍,同时穿插介绍了贺兰山东麓的风土条件、地理文化、产区发展等情况。书稿从一个高屋建瓴的角度横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让国内外红酒爱好者、酒业人士了解宁夏重点产区的代表性酒庄和葡萄酒,从而选出适合自己的酒、扩大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书稿对推广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提升产区自信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草花是一种非常精美的仿真花,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第一到第三章分别介绍了通草花的历史、制作通草花的工具和材料以及通草花制作的基本技法。第四章为通草花的制作教程,结合详细的步骤图和文字讲解,由浅及深地讲解了十几款精美通草花的制作方法,部分复杂案例还配有配套的视频教程,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第五章为通草花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授大家如何将通草花制作成实用的胸针、摆件等,让通草花真正地进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第六章为通草花作品欣赏,为读者呈现更多精美的通草花。阅读完本书,大家也可以运用其中的技巧,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的通草花作品,获得自主创作的成就感。
本书以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记者的视角,讲述了栏目记者在走访乡村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或聚焦地道的乡风民俗,或讲述乡村奇人与奇事,文笔隽永,故事轻松有趣。作者是一线 的记者,有十几年的乡土文化节目采编拍摄经验,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线采访的艰辛与快乐,以文化寻访、履行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挖掘、记录并向公众传递乡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成都市桃种植历史悠久,栽培品种繁多,早熟优势明显,品质优良。成都市拥有以龙泉驿区为中心,沿龙泉山脉向南北延伸,连绵30余公里的国内罕见水蜜桃种植带,成为全国三大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成都市种植的桃有普通桃、油桃、黄桃等,具有口感好、甜度高、香味浓、色泽艳等优良特点,加之成都市早春温度回升早的独特气候优势,使得成都市桃萌芽开花早,相同品种成熟期比我国东部桃产区早15天左右,比北方桃产区早25天以上,具有上市早的竞争优势。桃产业已发展成为成都东部区县优势特色产业,引领着四川其他地区桃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桃果实外观、口感风味及营养价值、安全品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社会科技进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在发生较大变化,故栽培模式和生产技术也需要变革。为帮助
从全国19个省(区、市)征集样品813份,其中,冬小麦734份,品种211个;春小麦79份,品种27个。样品分布涵盖了我国三大小麦品质区、10个品质亚区,其中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图1.1.1-①)以白麦为主,样品34份,品种16个,来自21个县(区、市);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图1.1.1-②)以白麦为主,样品249份,品种67个,来自112个县(区、市);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图1.1.1-③)以白麦为主,样品217份,品种69个,来自94个县(区、市);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图1.1.1-④)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1份,品种36个,来自52个县(区、市);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云贵高原麦区(图1.1.1-⑤、⑥)以白麦为主,样品105份,品种52个,来自74个县(区、市);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图1.1.1-⑦、⑧、⑨、⑩)白麦和红麦兼有
本书主要系统介绍了云贵高原地区特有物种——刺梨的开发及应用,详细介绍了贵州省刺梨的资源现状、产业发展情况、研究简史、植物学特征及生长习性、品种改良技术及良种繁殖技术、组织培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健康产品和副产物的开发及应用等内容。另外,本书文前附有高清彩图,便于读者阅读对照。 本书结构体系新颖,实用价值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与适用性强,可供各高等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研发研究以及从事刺梨生产的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黄瓜、西葫芦、冬瓜、苦瓜和丝瓜的病虫害为害症状、快速鉴别方法、病害病原及发病规律、虫害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虫害形态特征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生产中的小妙招)。全书内容详细、科学实用,含有大量彩色高清图片, 直观,同时文字简练、通俗易懂, 贴合基层读者的需要。 本书是广大蔬菜专业种植户、蔬菜企业技术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植保工作人员的良好参考读物,同时也可供农林院校蔬菜园艺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智慧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为智慧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尤其在农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识别、产量预估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传统农业中仍存在数据智能分析不足、决策诊断技术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智慧农业的全面推广。因此,本书以深度学习技术为核心,围绕小麦生育期识别、小麦小穗检测计数、小麦赤霉病检测、玉米病害识别、苹果病害识别等关键领域展开研究。通过构建轻量化网络模型、优化算法和改进架构,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方法,显著提升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本书为深度学习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系统的总结和指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发展西瓜甜瓜产业自9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农业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选项目。为了适应广大农民对科学种瓜的迫切需求, 好、 快地推广西瓜和甜瓜产业关键技术,我们编写了这本《西甜瓜产业关键实用技术100问》。 本书重点对西瓜、甜瓜产业的各种 实用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其中关于嫁接育苗、轮作套种、土壤培肥、绿色防控等反映了近几年来新的进展和突破,对瓜类职业技术农民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价值。
果树省力化高效栽培模式由于具有适合机械化、结果早、丰产早、高品质、高效益的特点,近年来已成为世界各国果树栽培发展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 本书采用图解的形式介绍了果树省力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从省力化整地建园、优良品种选择、高光效树形管理、花果高效管理、省力化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对苹果、葡萄、梨、桃、无花果、柑橘等几种广受欢迎的果树进行了详细讲解,以实现美化果园环境、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践性、指导性,可作为果树种植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学习技术用书,也可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教材,同时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集中探讨明清时期中国的稻米种植和消费。粮食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养活人类。究竟一个人吃多少才够?一方面是营养问题,一方面也是习惯问题。如何能保障一个人吃够?这里涉及到了主食和杂粮、不同品种的稻米的产出问题。如果这其中再加上对于不同品种稻米的口味选择问题呢?围绕这几个问题,本书对于明清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稻米种植方法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通过华南的粮食种植和消费的个案、长江流域粮食种植和消费的个案论证稻米的商品化以及长途贸易的出现等,以此探讨影响长途稻米贸易量的主要因素,尤其稻米贸易是如何在 “互通有无”——长途贸易应该自由地存在、“养民”——政府的仓储制度两个看似矛盾的传统观念下得到发展的。
本书简要介绍了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现状,分析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突出显示了机械化制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作者从2012年以来开展的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包括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播种与插秧技术、农用无人机喷施赤霉素和辅助授粉技术、杂交水稻种子机械干燥技术及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效果,并对加快推广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提出了建议。 本书研究成果大多涉及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内容新颖,技术实用,编写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并附有相关操作技术规程和参考文献,既可用作杂交水稻种子企业、制种大县、制种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制种大户等的操作手册,又可供从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教学、科研和技术人员等参考。
谷风柱、沈志强、王玉茂主编的《羊病临床诊治彩色图谱(精)》以“看图识病、看图治病、看图防病”为目的,从生产实际和临床诊治需要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教学和诊疗经验,针对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对羊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简洁明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全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简明实用,适宜广大兽医工作者、养殖户和相关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农村函授及相关培训班的辅助教材和参考用书。
本书在简述农药合理、安全、科学使用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有害生物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农药的分类,农药基本特点特性,农药剂型和喷雾助剂的选择,常见便携式喷雾器的购买、保养;农药购买、运输、贮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另外,还有针对性的介绍了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农药喷雾机械种类和特点,重点介绍了农药的使用方法,如喷雾法、喷粉法、撒粒法等,精心收集整理了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农药新品种。本书还阐述了农药相关从业者的职责和法律责任。 本书适合生产 线的农民朋友、植保工作者,也可作为植保专业、农药学专业学生及企业基层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