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木材作为一种绿色、天然、可再生的结构材料,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含水率受环境的影响,且木材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料及实际使用中淘汰的废料存在占地面积大、难降解、易滋生大量有害微生物等弊端,这也极大地影响着木材的应用范围。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木材作为一种绝缘性材料,也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导电领域的应用。因此,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将废弃木质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如赋予其导电性能是一个极具历史使命的任务。 现有导电材料中的金属,其资源日益枯竭,且具有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较严重、加工较难、成品质量重、对电磁波的强烈反射作用易引起二次干扰等缺点,限制了它的适用性。导电聚合物、炭系材料及表面活性剂易发生凝聚,需借助其他基质材料加工制作。因此,为缓解不可再生资源
红椿为我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生态树种、景观树种、文化树种。因其木材材质好、纹理美而被誉为“中国桃花心木”。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材用价值,而且还具有较好的生态防护价值和景观绿化价值,在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独特位置。 本书共12章,内容包括中国红椿概况,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水分生理,光合生理,种源与引种,优树选择,家系选育,无性系选育,种子园,苗木培育,造林与经营,木材高值化利用。 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研究红椿的成果和收集的红椿生产典型资料,适合广大读者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