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即《王文成公全书》,明代理学家王守仁(即)的著作的结集。全书38卷,具体包括:首编语录三卷,为传习录,附以《朱子晚年定论》,乃守仁在时,其门人徐爱所辑,而钱德洪删订之者。次为文录五卷,皆杂文;次为别录十卷,乃奏疏公移之类。次外集七卷,为诗及杂文。次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记二卷。其初本各自为卷,隆庆六年,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始合刻之。谢氏刻本影响深远,几为后出各本之祖。本次点校,即以《四部丛刊》影印之隆庆谢氏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本书是研究思想、哲学和事功史迹的很重要、很基本的资料。
在中国古代经学史上,南宋无疑是个至为关键的时期。本书通过文献梳理、考据实证、归纳分析,对南宋经学诸派的渊源、传承、诠释方式及历史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究了南宋经学与政治的内在关联,南宋经学在整个中国经学史、学术思想史中的地位及其历史价值等。本书认为,南宋经学诸派在经学的诠释方式、思想建构上与北宋二程洛学有的渊源关系,南宋经学诸派是二程洛学的不同支脉,都以道德修身为起点,以经典诠释为路径,以秩序重建为归宿,但受到地域文化、个人视野、师承渊源、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各派在解经方式、经典依据、政治理念上有所侧重;南宋经学诸派在经学诠释的过程中,不仅致力于自身学派思想体系的建构,更将经学诠释与社会政治秩序的重建、价值伦理的敦化紧密结合起来,以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的建设,这对南宋社
当中国要思考整个世界的问题,要对世界负责任,就不能对世界无话可说,就必须能够给出关于世界的思想,中国的世界观就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已经在舞台上了,就不能不说话。这就是中国现在的思想任务和必然逻辑。《天下体系》是一本关于世界观、世界制度的政治哲学论著,它从“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引发,思考当今时代的世界政治秩序和未来世界制度,是一部颇有份量的中国学人的政治哲学论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附录了外众多知名学者对于赵汀阳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以及学术讨论,使得本书的国际影响日趋扩大。
《宋代永嘉学派的建构》(作者陆敏珍)通过研究宋初浙中地区的永嘉学派,探讨了当时社会中的学术思潮以及这些思潮是如何促进全国性话语诞生等问题。书中内外因分析相结合,将“致用”知识与形式知识相析离。作者并没有赋予永嘉经学文化霸权的地位,也没有像有些学者那样将其置错时代归入宋明“新儒学”史,认可“道学”自北宋以来的主导地位,而是认为,文化生产和传播不只涉及独立的“个人选择”,社会、政治及经济背景都不容小觑。
中国人的生命之书!心理学大师荣格与德国汉学大家卫礼贤品评中国文化,此书西方,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经典之作!本书是分析心理学宗师荣格评论中国文化的著作。在荣格的理解中,金花的秘密也就是人类心灵的秘密,是人的真正内在生命的秘密。荣格在其评论的结语中说:“我的评论,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进行心理学理解的桥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化、比较中西差异,除了荣格这样的如此热爱中国文化同时又是大师级别者,再难见如此功力深厚而又简洁精辟的论著了,所以这本书至今无法被取代。如荣格所说,中国用朴素的语言揭示出深刻的真理,带来了金花的优雅芬芳,使西方人对于生命和道有了新的感受。
《诸子百家鉴赏大典(图文珍藏版共12册)》内容包括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杂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医家、名家等,介绍了诸子百家各种学派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