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2版)》为詹明信的学生张旭东所选编,辑录了詹氏的十二篇批评理论论文,可以让读者一窥詹氏批评活动的时空跨度和理论特征。詹明信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形式。在西方理论界,在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于人们看来是相互排斥的问题领域,詹明信以其犀利的批评姿态和纵横裨阖的理论建构,奠定了其理论地位,留下了鲜明的个人印记,并改变了人们探讨这些问题的思路。作为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他那似乎无所不包的“大叙事”,并不是理论运作的框架,而是一种历史信念和乌托邦理想的投射。他的理论贡献对于已经陷入后现代文化工业及其意识形态沼泽的中国文化圈,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本书以精炼的文言表达形式,从中国传统文化“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层面,对茶之分类、茶之栽植、茶之采摘、茶之制造、茶之保存、茶之泡煮、茶之品味、茶之辨别以及四季饮茶的“道”与“理”等十二个方面,一一进行精辟的阐述。作者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娓娓道来,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图文并茂,版面精美雅致。本书以《茶道经》面世,实属不多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思路要求城市发展模式从规模粗放型向质量集约型转变,从增量扩能向做优存量调整。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与禀赋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与内涵,已成为当下许多中国城市面临的难题与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书重点介绍了城市发展的
本书阐述了列宁主义的文化观,列宁文化观形成和发展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是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诸多重大问题、尤其是文化建设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建树,彰显了列宁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实践的自觉意识,是列宁主义思想体系中宝贵的、有待进一步梳理和整合的思想资源。列宁文化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书稿约25万字,分为八章,分别是“女性的悲剧”“女性喜剧”“性别悲喜剧”“赵清阁”“性别的间离过程”“在困惑中裂变”“历史的性别戏剧表述”等。本书是突破地域的界限,将大陆、、港澳的女性戏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探讨,继承了学院派的传统,挖掘被现代文学史、现代戏剧史忽略或者重视不够的中国女剧作家及其作品,并将研究重点放在能体现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女性情绪等话剧作品上。从研究方法上,该书融理论建构、历史叙述、个案研究为一体,借助性别理论、戏剧理论,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戏剧批评相结合,具有的学术价。
《长江文化研究文库:道家与长江文化》主要包括:老子的道德论、庄子的自然哲学与社会思想、长江文化中的黄老思潮、玄学思潮与长江文化、隋唐道家的重玄思潮长江文化、宋元明时期传统文化转型中的道家与长江文化、晚清至清代的个性解放思潮与启蒙思潮中的道家思想七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