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声乐理论家许讲真继《汉族民歌润腔概论》之后的又一部声乐理论专著。这是作者近十年来对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戏曲曲艺名段、精选优秀创作歌曲和民族声乐合唱作品在润腔方面进一步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包括九篇45章,囊括19个民族民歌和102首各类歌曲(包括8首戏曲曲艺名段),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歌曲在演唱时如何润腔、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音乐处理,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润腔手法和民族声乐训练的技巧要旨,更有作者亲自演唱部分谱例的示范视频讲解作为参考。这部著作是歌唱者演唱风格多样化的推荐基础,可谓是一部能够有效解决千人一面、百人一声的弊病的声乐理论著作。
全书含绪论,上下编21章,参考文献,附录和后记。上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学术格局”共11章,绪论及第一、二章从学科架构、学术布局、研究思维和分析方法等不同角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语境下,对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课题的整体研究状况、研究路径及其思维与方法论体系进行了横向梳理和系统描述。第三到第十一章从少数民族音乐区域分布状况及微观学术史角度,对田先生的学术论著及其三代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运用上述学术研究思维和学科方法论的状况及创新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描写。下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代际传承”共10章,该编选择了田先生及其早期和后来的9位主要衣钵传人,结合他们作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经历,从更为微观的个体层面,对他们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50年来在该
凤阳花鼓,是首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是明代以来凤阳府地区以“花鼓”表演、歌唱为特征的综合艺术形式。数百年来,它首先在曲艺、民歌、歌舞、戏曲、民间美术、文学(包括诗词、小说等)等几乎涵盖所有文化艺术领域中广泛流传,进而成为宫廷、官府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艺术内容,成为礼仪、庆典、宗教、民俗等具有社会功能的艺术形式,甚至成为中国社会大变革、大改革的一种颇有影响力的舆论工具。数百年来,凤阳花鼓不仅遍及全国,甚至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综合艺术。《凤阳花鼓全书》是中共凤阳县委、凤阳县人民政府组织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得到了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资助。其编纂原则是“精品集成,述而有作,作而不显”。分为五卷:《史论卷》、《文献卷》、《文集卷》、《词曲卷》,此卷为《文
凤阳花鼓,是首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是明代以来凤阳府地区以“花鼓”表演、歌唱为特征的综合艺术形式。数百年来,它首先在曲艺、民歌、歌舞、戏曲、民间美术、文学(包括诗词、小说等)等几乎涵盖所有文化艺术领域中广泛流传,进而成为宫廷、官府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艺术内容,成为礼仪、庆典、宗教、民俗等具有社会功能的艺术形式,甚至成为中国社会大变革、大改革的一种颇有影响力的舆论工具。数百年来,凤阳花鼓不仅遍及全国,甚至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综合艺术。《凤阳花鼓全书》是中共凤阳县委、凤阳县人民政府组织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得到了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资助。其编纂原则是“精品集成,述而有作,作而不显”。分为五卷:《史论卷》、《文献卷》、《文集卷》、《词曲卷》,此卷为《史
本书选编了生活在海南的汉族、黎族、苗族和回族等多个民族的歌谣,歌谣内容丰富、类型全面,对海南多民族的歌谣有较为系统的介绍和展现;对于重点歌谣,尤其是与仪式相关的丧葬歌谣,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性歌谣等做了精细的注释,完善了歌谣呈现的内容,对深入把握海南民间歌谣的内涵和意义具有重要价值。海南歌谣不但具有中国歌谣的许多优点,而且充分反映了海南各族人民的情感和智慧,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多彩的民风民俗,具有历史悠久、传承丰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韵律优美等显著特点。书稿选录的民间歌谣充分反映了其地方性、民族性和文学性,附录的歌谣歌谱体现了海南民间歌谣的音乐性,有助于全面、有效地认识和理解歌谣在生活中的活态存续和传承。
《琴荟》以琴家为纲,收录以杨荫浏首创五线谱与减字谱对照谱式记谱的琴曲62首。分别为夏一峰演奏本20首、程午嘉改定琴谱11首、凌其阵演奏本21首、谢孝苹演奏本原8首,另有杨荫浏自译谱2首。其中谢孝苹演奏的《蝶梦游》《潇湘水云》后更改为张子谦、吴景略演奏。时间跨度自1947年至1950年。卷首有琴家小传;谱前注明琴调、据本、传谱者、记谱者、改订者、译谱者等信息;演奏本与据本不同之处、演奏者自注、记谱者按语以及与琴曲相关信息皆以脚注、尾注注明;曲目涉及淮阳派、梅庵派、广陵派、岭南派。
我国唐代的音乐在作曲和演奏技巧方面都有高度的发展。可惜唐乐到了宋朝就几乎全部失传,残存的曲谱也无人能够认识了。从宋朝到现在,听不到唐乐的声音,已经一千多年了。 叶栋,1930-1989,音乐理论家、古谱学家。江苏吴县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后留校任教,教授中外曲式和作品分析等课程,并致力于唐代古谱的研究。本书收录了作者唐乐古谱译读方面的主要论著和译谱,并收录相关图片多幅。
《美声歌唱艺术新说》是我国男中音歌唱家田玉斌先生的一部全面介绍意大利歌剧艺术大师、声乐专家吉诺·贝基的声乐理论的力作。全书共分三章,作者以学习、研究和探索吉诺·贝基的声乐理论为基点,结合本人的舞台实践和声乐教学,以四十多年美声歌唱的体会和经验,对什么是美声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技术要求,以及如何通过练习以提高技术技巧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附录”部分是作者的声乐论文选,这些论文不仅澄清了声乐教学和声乐学习中的某些模糊认识,还对《美声歌唱艺术新说》前三章中的一些学术观点做了进一步的解读。《美声歌唱艺术新说》之所以用《美声歌唱艺术新说》命名,一是为了区别1995年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谈美声歌唱艺术》一书;二是书中有些学术观点,不仅比《谈美声歌唱艺术》更全面、更深刻,还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新
工尺谱是中国传统乐谱中流传最广、应用最多的一种谱式,不仅记录着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而且承载着历史上中国人对音乐的理解等重要的文化信息。对工尺谱的学习,不仅是了解一种乐谱,更是步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门的途径。中国音乐学院办学最主要的宗旨在于保存、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故而在本科教学中引人工尺谱教学,这是建立中国音乐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工尺谱常识与视唱》是中国音乐学院同名课程的配套教材,该课程面向全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