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音乐》上编中,陶谋炯先生以专业眼光,介绍了苏州弹词音乐的起源、形成、特点、结构、调式,论述了弹词书调与流派唱腔的关系,以及吐字、发音、声腔、唱法、伴奏、转调、男女声同调、代表性流派分析、各声腔之间的借鉴吸收与裂变派生关系,分析了苏州弹词音乐的传承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在论述中,他配以大量弹词曲谱和经典案例,由内而外、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多层次、多侧面的理论剖析和独到阐述;而且,通篇强调了苏州弹词音乐与苏州地方语言的相互依存和融合,诠释了中国说唱音乐艺术研究的科学视角和理论真谛,更显难能可贵。
蒙古族自古以来积攒的旋律音调一贯守护着自己特有的五声性调式结构,充分发挥了其表达情感的深邃震撼力,成为人类音乐文化总体中弥足珍贵的稀世珍宝。这些调式结构独特的体系,其构成原理鲜明地区别于欧洲的大小调体系。 吕宏久教授几十年来潜心研究蒙古族的大量旋律音调,对其调式结构的独特规律有深刻的感悟,并努力从理论上总结这些规律,从而阐明其具有深邃魅力的形态学依据。《蒙古族民歌调式研究》便是他研究的一个成果。
《钦定曲谱(套装全二册)》由清王奕清等撰。是编详列宫调,首卷载诸家论说及九宫谱定论,一卷至四卷为北曲,五卷至十二卷为南曲,而以失宫犯调诸曲附于末卷。谱中分注孰为句孰为韵,又每字并注四声于旁,其入声字或宜作平作上作去者,亦皆详注。一展卷而可得妆声归韵之法。其所采辞章并于诸家传奇中择其语意雅驯者,而于旧谱讹字间附考订于后。
本书讲了什么?书分三部分,一是知识,是那些问而不详则枉称字型设计师的事情;二是方法论,工作室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三是成功的商业委托,非练习。失去商业模式,设计毫无意义,也可以说就不存在设计。常说设计是解决问题,但解决什么问题呢?以所接委托的经验,设计是解决三个人的品位问题。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委托人;另一个是把品牌看作一个人的品牌人。无论美学、营销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都是围绕这三个人的品位。所以本书整体的概念即是关于工作室解决此三人品位的方法论。
《民乐合奏·重奏曲精选》系列丛书自前三册问世以来,深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有些地区还出现供不应求之状。不少读者认为,这是上海音乐出版社为日益壮大的民乐爱好者们做了一件极富意义的实事。根据广大读者的要求,在再版前三册的同时,特将《民乐合奏·重奏曲精选》第四册奉献给大家。 本册为系列丛书之四——电影、电视音乐专辑。编者精心收集了作曲顾冠仁、朱晓谷、马圣龙、周仲康和董为炼改编的十首电影、电视歌曲。本册既有久演不误、深受听众欢迎的成功作品,也有专为本山编写的新作;既有具有难度和深度的作品,也有深入浅出、较易上手的乐曲,均具有的代表性和实用性。为便于各类民乐队采用,特选用民乐合奏、民乐小合奏、弹拨乐合奏和阮乐合奏等四种乐队组合与筝四重奏等不同形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也民乐演奏形式
作者从正统的角度指出了“琴道”、“琴艺”、“琴品”、“琴德”、“琴技”间所存在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与单纯技艺的差异。从人文、物态规律进行审视,入情入理地指出了“清、微、澹、远”的鼓琴之道,在喧嚣繁闹的社会生活中,对调整人们身心安适所能起到的有益作用。通过对诸多琴学疑虑的回答,力求帮助读者从“道器”与“乐器”,琴道和技艺的细微处去比较、体味、领略“琴道”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全书行文质朴率真,字里行间每每可见撰者对琴道所爱之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之切,动情处赤心难得,憨直处坦荡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