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与法律》第152辑包含以下栏目:特稿、理论探索、比较研究,对仲裁领域热点法律问题、典型案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从仲裁权与司法权的二元权力视角出发,尤以1994年《仲裁法》制定后我国仲裁司法审查的规范与实践为重点考察对象,探究仲裁的司法边界问题。 ■仲裁权与司法权皆为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裁判权。仲裁裁判与司法裁判之间的共性使之成为可替代的纠纷解决方式,但与此同时,两者也存在显著差异。 ■仲裁的司法边界也即仲裁权与司法权之间的权力界限。
本书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组编,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主要收录中外仲裁、调解、工程评审等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相关的民商事理论性、实践性的论文或者介绍性文章。本辑分为 特载 专论 办案札记 三个专题。这些论文的研究题材主要围绕2023年商事仲裁中文文献综述、2023年关于中国仲裁和争议解决的英文文献综述、投资转让对投资者求偿权实现的影响及出路、仲裁秘书之于仲裁调解的能动作用等问题,从程序及实体多维度就仲裁行业前沿热点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研究。
这本《建设工程仲裁案例解析与思考》从笔者何伯森15年仲裁生涯中主持和参与的几十个仲裁案中精选了17个典型案例(涵盖设计、施工、管理、外贸等方面)。每个案例从介绍项目的背景入手,对争议案各个子项目中双方的请求、申述和辩论以及仲裁庭的裁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之后又从工程管理和法理的视角对该案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解析与评论,总结了涉案双方的经验教训,以供建设行业的同行和法律工作者参考。 此外,书中还选登了7篇论文,对和谐仲裁、仲裁中的调解、“合法合理合情” 的裁决原则以及争议的多种替代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 在本书封四针对各个案例的特色编写了导读。 本书可供建设工程的业主方、设计方、项目管理方、监理方或承包方准备招标文件、签订合同和进行项目管理时参阅;可作为项目业主方的项目
1995年9月1日,新中国部《仲裁法》开始生效实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政法院系专业课程之一的《仲裁法》却一直未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与青睐,很久以来也没有全国统编出版的教科书问世,这一现象不仅对法学本科生的教学活动不无益处,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为重要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仲裁法律制度的普及运用也颇为不利,以致于造成不少法科毕业生对于商事仲裁制度缺乏应有的系统学习与深入的了解。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仲裁法》的教学研究工作以及提高《仲裁法》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法科学生学习掌握仲裁法学的基本原理和教学用书之需要,我们二位作者认为有必要编著这本《仲裁法》。该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政法院系本课生教科书,还可以作为商事仲裁法律实务部门的参考用书。该书共分十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仲裁法总
《和谐文化理念视角下的中国仲裁制度研究》,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和谐文化理论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和谐文化理论为背景的仲裁制度基础理论研究等。
《民商事疑难案件裁判指南》所引入案例有三大特点:,案例真实。虽然案件中的当事人均隐去了真名,但是本书提供了“案件索引”即案件的文号。读者如果对阅读案件感兴趣,可以通过案件索引去查找判决书或者通过合法途径去查阅案卷。第二,案件疑难点清晰。本书没有用采用传统的“当事人+案由”方式命名案例,而是用精练、通俗的文字归纳疑难点作为标题,直接用标题告诉读者案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并在“案件疑难点”部分对所有疑难点进行释明,方便读者查找关注的问题。第三,评析均由专家作出。本书中,“案件裁判思路及裁判结果”体现的是案件审理法官的观点,但是非法学专业的读者理解起来仍有困难,所以在案例编排体例上专门设置了“案件评析”部分,从法律依据、法学理论和更多的角度来论证“案件裁判思路及裁判结果”。
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分会)在国际贸易仲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仲裁员名册中拥有大批国际贸易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其中中国内地以外的专家(包括外国和港澳台地区)占1/3。从成立至今三十年来,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受理和解决了大量的国际贸易案件。为帮助业界了解国际贸易争议仲裁的原则和实践,早在1995年我们就编辑了《中国国际贸易仲裁案例分析》一书,并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并在1997年编辑“Case Studies of China 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s Arbitration”一书,由FT Law Tax Asia Pacific出版,获得了业界的欢迎。在《国际货物买卖典型仲裁案例》中,我们挑选了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近年来就国际贸易案例作出的部分裁决书,供业内人士参考。基于仲裁不公开性的考虑,在《国际货物买卖典
本书在概述仲裁和仲裁法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仲裁机构、仲裁员和仲裁庭的有关问题;对仲裁之基础仲裁协议的相关问题作深入的解读;对作为仲裁法的主要内容之仲裁程序作深入细致的说明;等。
近年来,金融领域的纠纷呈现指数式的增长。随着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并取得蓬勃进步,新型的金融商事纠纷随之而来,争议已从传统类型发展到了甚至需要高科技知识予以辅助解决的阶段,甚至跨司法辖区的交易纠纷
张嘉军等著的《司法裁判精要与裁判规则(2018年卷)》收录的裁判规则以优选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为主,间或涉及不错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对相同案件的裁判规则和思路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的裁判规则和裁判思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较高的司法水准,非常不错性和对各级法院法官裁判的参考性更强。 本书紧扣当前司法实践中的热点或难点,梳理相关生效判决中的裁判规则与裁判思路。这样的进路,更能贴近司法现实的需要。与指导性案例距离一线法官的需求过于遥远不同,该书所收录的裁判规则和裁判精要更契合一线法官甚或广大律师和检察官的办案需求,本书的适用性更强。 本书收录的有关优选法院生效裁判的裁判规则与思路不仅涵盖了实体法还包括了程序法的裁判规则与思路;不仅有民事实体法、行政实体法还有刑事实体法的裁
裁判理由是法官为裁判说理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司法正义的当然要求,是防止法官恣意裁判与专断的保证。然而。裁判理由不等于裁判依据,它必须经由发现和论证才能获得。范凯文著的《裁判理由的发现与论证》所要处理的是法律推理的核心问题——裁判依据是否自治,以行为理由于事实与规范之间的连结作用和实践理性的追求,阐述裁判理由的独立价值,为法官的发现与论证寻找根据。针对司法过程中发现与论证的二阶构造,作系统性考量,考查法官直觉与发现、发现与论证的关系。继而提出,发现与论证实为一体,只因阶段目标的不同,各自拥有不同任务。发现对目标依据的获取,其有效性和正确性都依赖于论证活动。论证只有遵循融贯性原则才能为发现目标提供合理性和正当性,当然它们也依赖恰当论证方法的选择与配合。因此,裁判理由是法律方法
近年来,金融领域的纠纷呈现指数式的增长。随着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并取得蓬勃进步,新型的金融商事纠纷随之而来,争议已从传统类型发展到了甚至需要高科技知识予以辅助解决的阶段,甚至跨司法辖区的交易纠纷
《仲裁与法律》是中国靠前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又名中国靠前商会仲裁院)、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和中国靠前商会仲裁研究所主办,专门研究仲裁与法律问题的全国性法学读物。本出版物自出版二十多年来,始终贯彻仲裁基本原则,坚持仲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对重大仲裁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追求学术创新,严守出版宗旨,在仲裁界、法律界和经贸界颇具影响。《仲裁与法律(39辑)》辟有如下栏目:仲裁动态、专论争鸣、调解专栏、海事仲裁、案例精辟、特载和法律资料等。
《上海靠前仲裁评论(2018年卷)》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专题论文】【自贸区与临时仲裁】【靠前投资仲裁】【争议解决实务】【域外撷英】。具体内容主要由以下文章:论“软法”对仲裁员独立性和公正性认定的影响——以《IBA靠前仲裁利益冲突指引》为例,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为视角探索临时措施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靠前投资仲裁与靠前商事仲裁的主要区别:以新仲《投资仲裁规则》为视角,进口国强制性规则在靠前商事仲裁中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