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钱学森英文原著《Engineering 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一书的第三版。原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本版对第二版中的文字、符号等错误进行了补正。第三版分上、下两册共二十一章。上册十二章,下册九章。 本书保留了原书的基本内容。在叙述方法上,也保持和发扬了原书的特点,由浅入深,既重视物理概念,又注意理论上的严谨性,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讨论系统分析和设计问题时,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的描述方法并重,互相补充。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有很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家。他一生的活动时多方面的,其思想也是非常庞杂的。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科学工作和哲学思想的评价有所争论。《爱因斯坦文集》的编纂就是为了进一步开展爱因斯坦研究和讨论提供一手的材料。本书收录了爱因斯坦关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和一般自然科学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内容主要是爱因斯坦自己写的文章、讲稿和通信,也包括别人写的爱因斯坦的谈话记录。此外,还收了几封别人写的有关的通信,作为附件。
《科学思想史:自然观变革、方法论创新与科学革命》主要研究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自然观的内涵及其变革,以及随着这种变革所发生的方法论创新与科学革命——“大写的科学革命”。具体来说就是:勾勒史前人类神话宗教自然观与自然认识之间的关系;梳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内涵及科学思想意蕴;厘清中世纪自然哲学与自然神学、近代早期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阐述近代科学革命的自然观变革、方法论创新及其关联;探讨现代科学的新发展、自然观的新变革及其方法论创新所引发的现代科学革命;构想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的未来科学革命形式。由此就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史为鉴知兴替”的视角,系统地展现了由自然观变革和方法论创新所引导的“大写的科学革命”的概貌。
本书对欧美科学技术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三者关系的历史演变作了概述。本书用“自然哲学”、“近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概念来表示特定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说明每个历史时期都以此前历史时期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相邻两个历史时期之间不存在确定的时间界限,整个过程体现了“连续性”和“变化”的辩证统一。本书没有过多涉及20世纪中叶至今70余年间科学技术及其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变化,论述这个可被称为“当代科学技术”的时期还为时尚早。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文,分为5章36节;第二部分是分散于各章节的370余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简介,他们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为科学技术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而影响深远的贡献;第三部分是正文所列66张图片和表格。这三个部分互
人体是最典型的复杂系统,正在成为复杂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钱学森晚年致力于研究人体,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和思想。本书继承和发展了钱学森的系统科学、人体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思想,从系统哲学、科学原理、应用技术和工程实践四个层次构建了研究人体复杂系统学的理论框架,建立了研究人体的广泛的科学基础,即人体系统科学。该理论试图建立薛定谔有关人的完整科学图景,为开展包含意识在内的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原理和方法。
本书以国家科研机构为对象,从政府与科学的契约关系出发,围绕组织形式、资助模式、人才管理、绩效评价、成果转化、科技合作等方面,系统归纳了当前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国家科研机构的运行管理特征,对于新形势下我国优化国家科研机构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书全面回顾了国家科研机构的缘起和演进过程,并结合科技发展态势和全球竞争格局重构需求,研判国家科研机构的未来图景,提出从科层管理转向柔性治理的发展趋势。
本书共有37章,包括医学科学总论及36个分支学科,通过全面分析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总结学科发展规律,梳理学科发展脉络,阐释了医学各分支学科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我国优先发展领域及重要的交叉研究领域,优化了资助格局,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以期指导我国医学科学基础研究更好、更快地发展,推动建成和发展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体系,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更有力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本书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主题,汇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科技管理工作者的战略思考与建议。全书共分为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等7个篇章,从不同层面和视角,深入分析,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本报告是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年度系列报告《科学发展报告》的第25部,旨在全面综述和分析2021~2022年度国际科学研究前沿进展动态,研判和展望国际重要科学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揭示和洞察科技创新突破及快速应用的重大经济社会影响,观察和综述国际主要科技领域科学研究进展及科技战略规划与研究布局,评述和介绍主要科学奖项的获奖工作,报道我国科学家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并向国家决策部门提出有关中国科学的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咨询建议,为国家促进科学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的研制出版始于1997年,是一种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利用CJCR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情况,以及进行引用效率、引用网络、期刊自引等统计分析。同时,利用CJCR中的期刊评价指标,还可以方便地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评估某种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自CJCR问世以来,在开展科研管理和科学评价期刊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选用的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是在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的各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2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中收录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期刊共2165种。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上刊发
《转型“大科学” : 欧洲和美国的科学、政治和组织》是一部深入探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政治和组织在“大科学”领域内相互作用和转变的著作。《转型“大科学” : 欧洲和美国的科学、政治和组织》通过详细分析历史背景、理论框架和具体案例,揭示了从冷战时期的军事-产业-科学综合体,到后冷战时期以创新和经济增长为导向的科学政策体系的演变。《转型“大科学” : 欧洲和美国的科学、政治和组织》特别关注了中子散射、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如何推动科学研究的边界,并在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领域产生影响。此外,《转型“大科学” : 欧洲和美国的科学、政治和组织》还讨论了“大科学”在组织结构、资金模式和治理机制方面的连续性和变化,以及它如何适应并影响当代知识社会的发展。
本书围绕科技规划的一般过程及其方法展开论述。按照科技规划的过程,从科技规划的编制、科技规划的实施、科技规划的评估等方面展示科技规划的整体面貌,其中重点论述了科技规划编制阶段的优先资助领域遴选相关问题。同时,应用案例分析方法,评析先进国家科技规划编制的经验, 并对我国科技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过程进行管理和政策层面的思考。
本书选取钱学森从1961年到1998年关于系统科学的书信共277封,并按系统科学的结构进行了分类编排,每部分均作了简单介绍。读者从书信中可以全面了解钱学森对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的论述,并且按时间顺序了解钱学森思想发展的脉络。
本书以科普的形式,详细阐述了计算光学成像的相关知识及实践应用,前瞻性地论述了该技术发展的方向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专题讲解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升维、计算介质、成像光谱、计算光学成像的范式、计算光学成像带来的数据革命、广域高分辨率成像的挑战、逆光成像、光学合成孔径、关于分辨率的讨论、海洋光学成像、偏振三维相机、计算成像中的计量问题、元视觉与计算光学成像、下一代成像光谱仪、信噪比等内容。本书围绕知识普及的目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直观的插图,将计算光学成像技术娓娓道来,不仅可以为计算光学和光学成像等领域的初学者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而且能够为广大计算光学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使其短时间内对某个专题有较为深入的认识,更好地做好研究和应用工
科技规划制定之后,如何有效推动和落实规划是一个政府和学界都高度关注的问题。本书从科技规划实施与过程管理的五个方面(目标分解、力量组织、研究部署、执行监测和动态调整)分别开展方法与实践研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探讨如何做好这五个方面以更有效地推动科技规划的组织实施。此外,本书从体制和机制层面总结归纳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欧盟在科技规划实施与过程管理方面的特点,并针对我国科技规划实施与过程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云南,全球生物多样性集聚区和物种基因库,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美誉。 《云南花鸟》共两卷,收录曾孝濂先生花类、鸟类生物画各百余幅,既是云南的,更是中国的。 本书是大自然的精准写照,是美与生命的崇高礼赞。正如梭罗所说,“大自然经得起*细致的观察”。
本书系统地梳理科技优先发展领域遴选的理论基础、现状分析、组织机制、方法和模型,并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书中不仅讨论了遴选的理论框架,还深入分析了遴选过程中的组织设计和流程问题,总结了定性、定量和综合方法在遴选中的应用。通过国际实践案例的分析,展示了不同国家/组织在科技规划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旨在为我国科技发展政策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和探索科技前沿提供助力。
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科技事业的新时代。在实现科技强国的征程中,探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成就,总结历史经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目前正在迅速发展和变化的中国科技、掌握其发展的内在机制。《BR》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以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与重大科技成就专题的形式,全面梳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总结70多年来重大科技成就的形成历史与重大意义,展现国际环境下科技、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反映国家科学技术体制与战略布局的演进,探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特征。
20 世纪初,法国人桑志华(Emile Licent)为探寻人类起源之谜来到古老神秘的东方,开启了逐梦之旅。这位法国博士自称 “进士”,足迹遍布黄河流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历时 25 年(1914—1938),行程近 5 万公里,收获 30 余万件标本,创建了享誉世界的北疆博物院。他是那个年代来华科考探险者中,唯一把绝大部分采集品留在中国的科学家。 桑志华或徒步或骑驴乘马,跋涉于崇山峻岭、戈壁荒漠、河流险滩、茫茫草原,历经特大暴风雪、洪水肆虐、传染病横行,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领教过兵匪侵扰、关卡受阻、小偷光顾、村民围观;学会了借助民国高官和军阀关照穿行在战乱频发的动荡地域……其间,不乏因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引发的故事,令人啼笑皆非,惊心动魄。在这片热土上,他首次“石破天惊”地发现了旧石器文化遗存,改写了中国没有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