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是弗吉尼亚 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是她根据1928年在英国两所大学所作的 女性与小说 主题演讲而写成,于1929年出版。作者文笔细腻风趣,充满睿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提出了一系列女性主义观点。她用 五百英镑和一间自己的房间 作为比喻,指出经济自由是女性能够自由创作的前提,对女性主义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游记》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到访中国之后所写的见闻记录。1921年,当时29岁的芥川龙之介以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访问。回国后,他对当时中国的世风民情进行了记录,此外还留下了他拜访章炳麟、李人杰等历史名人的谈话记录,是展现近代中国风貌和了解中日交流史的珍贵材料。
循着岁月流逝、地点变迁,唯有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坚持跑步的所见所闻、所惑所思最是真真切切:1982年秋,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也开始长跑。此后近30年,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从日本村上市参加铁人三项赛,到踏上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远奔跑。 文字是“村上”的符号,跑步何尝不是? 不再是浮华迷茫,不再是旖旎感伤,不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之后,作家次只写自己:小说之外、文字之外,均是不施雕琢娓娓道来,清淡如云,宁静如水……
《南方纪行》是佐藤春夫于1920年造访中国后创作的散文随笔集。 书中详细描写厦门、泉州等地民众的市井生活、南洋巨商的豪宅花园、爱国青年督造的新式学校以及结交好友的详细情形,是展现当时中国南方风貌和研究中日交流的重要材料。
《秦淮之夜》是谷崎润一郎1918年和1926年两次造访中国后创作的散文随笔集。 书中详细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中国戏剧和美食的特色以及与田汉等上海新文学作家的交往细节,是展现当代中国风貌和了解中日文坛交流史的一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