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
在莎士比亚去世400年后,他的作品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是所有其他经典作家中无人可比的。他创造的英语词汇、经典名言,改写整个世界文学史的同时,也影响了数个世代的亿万读者。 n《暴风雨》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独自完成的戏剧,具备悲喜剧的特征,因此被归类为“传奇剧”。剧情讲述的是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由于闭门读书不理国事而被弟弟篡权,和襁褓中的女儿一起被放逐海上。因得到好心大臣贡柴罗的帮助,他们侥幸存活,流落到一座荒岛。普洛斯彼罗依靠书中学得的强大魔法,解救了岛上受苦的精灵,并借助精灵的力量呼风唤雨,引仇人前来,令他们悔悟、认错。最后,普洛斯彼罗以博大的胸怀宽恕了仇敌,还为女儿找到了意中人,大家离开海岛回归米兰。
童道明先生第二本人文戏剧集。包括《契诃夫和米齐诺娃》《契诃夫和克尼碧尔》《神圣战争或等着我吧》《三滴水》《三滴水(之二)》《一双眼睛两条河》等戏剧剧本。前两个戏剧分别写契诃夫与恋人米奇诺娃及克尼碧尔之前的爱情。《神圣战争或等着我吧》纪念苏联卫国战争。《三滴水》以全新的方式定义了戏剧小品,让人领略“会心一笑”的幽默感。《一双眼睛两条河》以心灵相近的都市男女之间朦胧的情愫,描绘了生命中“美丽的瞬间”。
当我们为本书划上最后句号的时候,我们参加写作的每一个人都没有那种任务完成之后的轻松和愉悦。理由很简单,因为这种将校园心理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融合在一起的书籍在中国 大陆很少见;我们参加写作的人员是较为独特的,其中,既有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也有中小学的教师,既有专门从事理论研究,也有线的管理领导者;这本书的体例也是我们精心建构和打造的,有其新颖独特性。正因为有这么多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在为自己的著作完成感到有一丝快感的同时,更多地是忐忑不安。但是,我们还是有信心和勇气将她拿出来,毕竟,我们为她付出过许多许多……
《莎士比亚喜剧集》收录了莎翁的四篇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十二夜》。其描绘的大多是青年男女为追求爱情自由,与封建顽固势力和各种自私欺骗行为所进行斗争的故事。喜剧主题大同小异,情节生动丰富,不落俗套,充满了欺骗、偶合、乔装打扮和奇遇等。莎十比亚的喜剧是抒情性的浪漫喜剧,男女主人公个个都很率真、热情、刚毅、机智,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追求真爱。作品在对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赞美中,充满着欢乐气氛和乐观精神,歌颂了人类的美好爱情和纯真友谊,同时也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家长制度和中世纪以来的禁欲主义观念,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具有永恒的魅力。
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应该说是缺一不可。更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当然在莎士比亚的年代,话剧的因素要少一些。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话剧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而一代代观众对思考和娱乐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又促使了话剧的发展。 本书收录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中青年编剧杜村的12部话剧作品,包括《爱情泡泡》《上海小开》《浴火忠魂》《清明上河图》《宝贝们的天空》等,全面体现她的艺术才华。 杜村创作的剧本,有他独特的个人风格。首先从格式上就不同于常规的剧本,而更像是小说。从这部剧作选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一点。他所编织的故事周全完整,组织的戏剧结构也严谨扎实,并且,矛盾冲突和人物塑造中,又富有艺术感染力。另外,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