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自诞生之日即被视为一部可以穿越时空的经典。它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反讽手法展示了士林的众生百态,还在于它触及到了儒家精英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及其困境。在《儒林外史的人间》一书中,作者分别从创作道路和构思,八股陋儒,假儒、迂儒和真儒,假名士和真名士,讽刺艺术,明代士人生活面貌等方面对《儒林外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品评分析,探讨了该书深远的文化意蕴。此书不仅对青少年的读书求知有启迪作用,对成人来说,亦有增广见闻之功。
《小于一》是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散文集,展现了他对文学、政治和历史等各领域的全面兴趣。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小于一》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自传。本书收录了布罗茨基评论诗歌与诗学的最卓越的散文作品。不可避免,《小于一》中也谈到了政治。这些散文是对历史和当今时代的深刻沉思。本书也是一部私人回忆录。用作书名的散文《小于一》和压卷之作《一个半房间》,是布罗茨基为自己的故乡城市和双亲谱写的颂歌——或者说哀歌。《小于一》作为一本诗人批评家的随笔集,都是独特和无可匹比的。首先,它不是一部纯粹的批评著作,也即不是纯粹的批评文章结集或专著,而是结合了自传成分,而由于布罗茨基的经历极具传奇性,因此这自传成分不仅包含了对诗歌的评论,还有对社会和政治的评论,尤其是对极权制度的评论。《小于一》是一部以长篇文章
《文学批评的平常心》是“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中的一本。“文丛”关注文学现场,敢于说真话、敢于亮剑发声,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集中展示批评家的形象,力图让更多读者了解和熟悉,并以此营造健康批评生态。n
“人人都是林黛玉,敏感,脆弱,满腹心事却还要在人群中扮演正常人。人人都是贾宝玉,爱美人,爱美景,热心时无事忙,灰心时想出家做和尚。终于错过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终于没有在一起的我和你。那些开过的花,做过的梦,说过的情话和傻话,借你荒唐言,落我辛酸泪。” 《十年心事梦中人:红楼中的情怀与心机》是闫红2016年开山新作,十年来对《红楼梦》反复揣摩的心血首次化为文字,结集出版,与读者见面。在这本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闫红笔下对红楼众生间情意的珍重,又可以随作者观察到官宦世家乃至乡野村妇的为人处世技巧,大家族不同阶层的成员善于使用的种种心机话术。闫红文风洒脱清新,见解独到精辟,洞悉人情世态。王蒙称赞闫红的作品“聪慧精细,洁灵。文字颇有大气,不拘一格,振聋发聩,言前人所未言,堪称启人心智,动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其影响力是国界与时空的。但在众多读者中,不少人是震于其大名而硬着头皮去读,收获很小;还有人非常喜爱,但只是溺于《红楼梦》表面上的东西,对其深刻的内涵并无会心,少有真正进入其艺术境界后的解味之言。 为了提起读者的兴趣,带领读者尝到“梨子”的味道,又不越俎代庖地强迫他们接受那些宏大的高头讲章,北京师范大学李小龙老师将数年学术研究和本科一线教学的经验融为一体,经多个学期反复实验、打磨,终成深受学生欢迎的《红楼梦》导读课。本书正是这一专题课堂的实录。鲜活的口语、来自学生真实阅读体验的互动、激情澎湃的课堂氛围中的灵感迸发,构成本书的一大特色。从有趣的问题出发(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相信也会是更多初读《红楼梦》的读者所遇到的),在对细节的分析讨论中
“言”是指正式的言论,所以儒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言”是其中之一。“语”就比较生活化,比较平易自然,不需要字斟句酌。爱新觉罗·毓鋆在《毓老师说论语》中讲,“言”与“语”有别。“言”,讲正经的;“语”,什么都说,胡言乱语。我的这本新书就是把先贤的正经话用我的家常话表述出来,所以大家读我的书,就有一种作者就坐在对面的感觉。
郑振铎的一生对于“五四”新文学乃至整个现代中国新文学的发展都做出了积极且重要的贡献,他是一位“积极的新文学建设者”。本书从“新文学的建设者”这一角度对郑振铎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实践活动展开整体阐释和研究,分析其新文学思想的核心要点与主要内涵,建构其新文学思想的体系,并对这种文学思想体系在郑振铎的文学创作、文学刊物编辑、文学史研究、儿童文学等领域的具体化作出分析,以此论证郑振铎为建设中国新文学所作出的独特贡献,集中且深刻地揭示郑振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英语文学教研与译介》以外国尤其是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为主线,在继承文学作品细读、细绎等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探索运用叙事学(尤其是女性主义叙事学)、译介学、学术史等理论体系,重新解读文学经典,尝试品读新人新作,引介国外文学文化理论研究领域的新思潮、新方法,使文学教学与研究历久弥新。主要围绕英美文学中诸如福克纳、济慈、雪莱、阿诺德等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经典解读与重读,在此基础上始终保持对外国文学领域涌现出的新作家、新作品高度敏感,及时向学界译介在具体的作品研究中,两位作者基于对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谋求新视角、新方法、新观点,不惟、不惧经典、不落新作,并结合文学教学实践拓展研究领域、夯实学科基础、深化文论认识,是我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电影诗意是导演用诗人的眼光来审视现实世界、人生和人性,通过电影语言为观众构建一个诗意的境界。著作从“可见”的诗意即诗意的影像、“可听”的诗意、叙事的角度、诗意的主题选择,四个层面对进行中国电影诗意的详细阐述,旨在总结出中国电影诗意营造的经验方法及内在规律。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修订重排本)》是作者蔡义江在二十余年来享誉海内外之《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一书基础上,增添篇目内容,加重艺术分析,改写而成的。书中全收了各种版本《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歌谣、古文、书札、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体裁形式的文字,包括一般不易见到的脂评抄本中独存的诗作,收录 为齐全。为使读者加深理解,每首都加了“说明”、“注释”、“鉴赏”或“评说”,有的还有“附录”或“备考”,较难读懂的《芙蓉女儿诔》,还加了“译文”。书中论述精彩纷呈,给人以很大的启发。“附编”中所收的内容,都是研究《红楼梦》及其作者重要的极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其中《(红楼梦)版本简介》一文,吸收了红学界在这方面的 研究成果,很值得一读。
本书分了四个部分探讨也里可温和元代文学的关系:靠前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现状和也里可温释义,对所选论题的范围、意义和价值作出说明;第二部分是元代景教的复兴,交待也里可温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三部分是也里可温作家群体研究,这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集中分析不忽木、马祖常、雅琥、金元素等几代也里可温作家作品;第四部分是中耶对话在文学中的表现,探索异质文化认同的代系演进和变形。
磨铁读诗会出品的年度诗选,网罗当下鲜的诗歌,经过专业的筛网式编选,呈现年度诗歌100首,并推举十位出色诗人,带来他们的深度访谈和观念演讲。反对矫揉造作,拒绝过度修辞,用一本诗集,重塑对当代诗歌的认知。是诗歌爱好者不可错过的年度资讯,也是诗歌新人的入门实践指南。 诗不在远方,而在在出租屋里、地铁上、医院、工地、矿井,在家人和餐桌旁边。 诗不写远方,写普通人恋爱婚姻、人际交往、工作的疲惫和日常遭遇的美好有趣。 我们就在这些具体的小地方,用诗歌忠实地记录这个时代。 好的诗歌里,有人间疾苦,也有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