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阿玛斯将焦点集中在自我及身份认同,从个人性及宇宙性的面向来探讨自我了悟,使人经验到最根本的自我改变。
医患关系紧张,应试教育扼杀才能…人们担心金融、教育、医疗、刑事司法等机构所提供的统统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兑付体制缺陷的办法就是制定更多的规则,或提供“更管用”的物质激励。而《遗失的智慧》却之处,不管是规则还是极力,都无法给予我们所需要的“实践智慧”——做正确之事。实践智慧教我们如何才能学会做好父母、好医生、好士兵、好公民或是好的政治家。正如本书作者所说的,实践智慧就是让我们逐渐明白“在特定的情况下,针对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之事”。书中展示了智慧之人不断冲击着僵化的习惯和体制,在课堂、法庭、医院以及日常生活中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遗失的智慧》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发现和培养实践智慧的书。
《约翰·洛克》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研究的书籍,《约翰·洛克》用主要的篇幅来评介洛克的哲学代表作《人类理智论》中的种种难题,并对每个问题的始末、表述方式等详细阐述。
《系统辩证法》(1988)、《系统哲学》(2008)和《系统哲学之数学原理》(2013)三本著作构成了乌杰系统哲学思想的主要脉络。这三本著作的基本问题包括系统哲学思想史、系统哲学基本观点、系统哲学的基本规律、系统哲学范畴以及系统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问题最后落脚在系统哲学与当今实践。《系统哲学定律:乌杰 解析》抓住这些最重要的观点进行讲解、注释、说明和发挥,特别是补充了一些系统科学的典型案例和文献供初学者参考。《系统哲学定律:乌杰 解析》作者从哲学史和科学史的背景出发,对系统哲学思想的提出、发展以及重大问题一一作了回顾和解析,是对乌杰系统哲学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更是一次总结和提高。
尽管我们的头脑中充斥着简单自私的偏见——它们在人类的进化中至关重要,我们的祖先籍此得以幸存,但是,现代人类却绝不是浅薄而自私的野人。肯里克认为,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的这些心理机制,最终导致了当今人类多层面的社会生活,并产生了人性中极具正面意义的特质,包括慷慨、艺术创造力、爱,以及家族纽带等。一切社会复杂性也是由这些简单的机制生发的,诸如国际冲突和全球经济市场等等。通过探索社会心理学的精深见解及其本人的惊人研究结论,肯里克详细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们关心他人、充满创意和复杂性——换言之,究竟是什么令人充满人性。 肯里克从他自己丰富多彩的个人经验中撷取故事——从他住在贫民区的爱尔兰裔亲戚的犯罪倾向,他本人多次被中学开除、婚姻破裂,以及杀人的幻想,到他最终成为一名演化心理
本书围绕“哲学如何可能”这一主题,试图从不同层面对哲学的“元问题”作出一种可能的阐释,以凸显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性及其超验性质,进而昭示走向本体澄明之境的可能途径。本书较详细的考察了哲学的合法性同人的生存悖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哲学的不同发展方式及其完成、哲学所特有的表征及解读方式、哲学与社会及文化之间的多重关系、哲学所面临的种种时代挑战及其回应、马克思哲学观的启示价值等问题,以期有助于读者进入哲学之语境。
《西尔格德心理学》内容简介: 本书一直被奉为普通心理学教科书的典范之作。其主要作者西尔格德教授,自1928年便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开设非常受欢迎的心理学导论课程。他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1953年独自编写了本书的版,由于内容丰富、观点全面、着重启发学生思维,特别适合作为初学者的授课或自学教材。该书自出版后就一直普受赞誉,到1962年第三版时,高达40万册,成为当年的图书。其后陆续被翻译成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中文等多种文字,是全世界大学最广泛使用的普通心理学教材。 为了适应心理学领域的不断进步,本书自1967年修订开始增加新作者,以期融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和新出现的分支领域。50多年间已至14版,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始终是心理学教材中的黄金标准。虽然新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但为了纪念西尔格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他是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亚里士多德古典叙事理论》具体而系统地探究了西方叙事理论的古老起源和初步发展,以古希腊文学和历史事实为依据,对叙事理论的一些经典命题进行了重新考究,融历史性、合理性和创新性于一体。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思想错综复杂,有必要加以梳理澄清。较之同类著述,本著或许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文献较为详实,这主要源自作者正在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西方科学思想经典文献编目研究”;二,研究纲领较为明晰简练,本著采用文献检索、思想源流、研究纲领、学界评论和理论重估等五个维度审视了“历史转向”“实践转向”“社会转向”“STS转向”“修辞学转向”和“文化转向”等六个重要思想趋势;三,本著的基本结论是,在科学哲学后现代思想中值得关注、有思想价值的是“回到康德”,回到科学与哲学的统一,回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