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金钱、权力和美貌间做出选择?如何区分欲望和需求?为何爱人需要先爱己?希腊神话瑰丽奇幻,正如人的内心世界。现在,俄狄浦斯、雅典娜、伊卡洛斯、纳西索斯、阿佛洛狄忒等熟悉面孔纷纷登场,以自己的故事,为我们了解无意识、潜意识、压抑、升华、梦境等精神分析概念提供了清晰易懂的示例。本书作者皮埃尔·瓦罗在精神分析领域深耕多年后发现,用古希腊神话、戏剧中家喻户晓的情节讲明相关理论,是普及精神分析知识的 妙方法。20个神话故事,对应20个精神分析话题,分别独立成章,以简明、有趣的形式,引导我们透过众神的幻象,看懂自己的内心。了解精神分析法,才能 了解自身的渴望、力量与弱点。现在跟随弗洛伊德一起,开始深入探索自我的精神世界吧!\"
《影像中的生死课》堤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本书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亦分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
南希·麦克威廉斯博士的心理治疗著作,受到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心理治疗从业者的认可,至今已被翻译为15种语言,被广泛用于精神分析及心理动力学治疗师的培训及督导。2004年,《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的中文版出版后,立刻成为心理治疗培训的公认优质教材。十年后,她的另外两本著作《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和《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二版)》亦翻译出中文版,由此三本著作的精装版本共同出版,希望为心理治疗领域的学习和工作者们提供便利。
客体关系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当今最为重要的发展,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观点(当代精神分析理论)》(作者大卫·萨夫)是继《客体关系入门》之后的又一力作,具体阐述了客体关系理论在性关系及其治疗上的应用,为我们理解性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出发,就能找到影响两性关系的原动力。《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观点(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简单、清晰、易懂,是一部能让人喻快阅读并容易消化吸收的著作,也是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性关系及其治疗的著作。作者一如继往地在本书中使用了治疗中的实例来补充抽象的概念,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术。对于家庭与婚姻治疗师,以及试图了解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都会成为重要的参考。
人性的善与恶,幽暗与复杂,理智与情感,真的经不起考验吗? 读懂人性真相,从读懂这本书开始。本书以20个经典心理学实验现场为切入点,剖析人性背后的规律。了解自己,读懂人性。 生存、情感、服从、恐惧、良知、爱情、人性中的善与恶……用生动有趣的案例,探寻记忆的秘密、揭开人格面纱、勾勒情感轮廓、解释人类行为,探索人类思想、情感与意志背后复杂的真相。
哲学的便是大众的,大众的就是哲学的。《尼采箴言》汲取了尼采最通俗的哲学思想,从生命、存在、意志、思想、天才、超人、艺术、悲剧、人世、道德、善恶、告诫等方面入手,读者在睿智的哲学思想中求得前行的人生之路。
《政治哲学丛书·人权与中国思想:一种跨文化的探索》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分别探讨了中国是否具有独具特色的权利思想,以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中西方进行权利对话是否可能的问题。《政治哲学丛书·人权与中国思想:一种跨文化的探索》结合宋明以来中国儒家思想与19世纪后中国权利概念和权利话语的发展历程,以大量的思想史材料证明,中国始终存在一种与自身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并且基于自身需要而产生的独特权利话语,但这种特色并不会也不应妨碍中国与西方在权利话语方面进行密切交流和对话。《政治哲学丛书·人权与中国思想:一种跨文化的探索》认为,跨文化的权利话语对话是一个动态和复杂的过程,只有具有各自独特权利话语的中西方国家都对此持开放态度,权利对话才能成为跨越彼此观念隔阂的桥梁。
《社交天性》是社会心理学家马修·利伯曼解读人类“社会脑”的之作,它告诉我们为什么在充满合作与竞争的智慧社会中人们喜爱社交又相互连接,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如何得以发挥,书中处处充满了令人惊喜的洞见。 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善于社交,而有的人总是充满障碍? 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 心痛对人的伤害甚至超过头痛? 慈善组织如何激发人们的捐赠行为? 比金钱更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方式是什么? 针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如何与他人合作,到如何帮助孩子高效学习、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社交天性》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建议,为我们讲述人类社交的驱动力。 这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和通俗性的读物,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研究者们如何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还可以借助本书的内
《费希特的法权哲学》为费希特研究丛书的一本。本文将费希特法权哲学思想分为青年时期、耶拿时期和柏林时期三个阶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阐述。这三个阶段的法权思想既有承前启后、逻辑连贯的统一性,也有明显的、甚至根本的转变,这种思想的延续与变化既是费希特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所致,也是费希特知识学本身的初步形成与不断演变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他对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的哲学反思。
希腊哲学中,自然哲学路线的高峰之一就是原子论哲学和快乐论伦理学,而希腊化罗马时代原子论哲学和快乐论伦理学的代表就是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很喜欢写自己哲学的“概要”,作为信众们达到心灵宁静的幸福保障。这些概要性的哲学书信和格言集构成了《自然与快乐 伊壁鸠鲁的哲学/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上编的内容。《自然与快乐 伊壁鸠鲁的哲学/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下编是罗马的伊壁鸠鲁派卢克来修的哲学长诗《万物本性论》,生动、详尽并且忠实地阐发了伊壁鸠鲁的哲学。
《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第2版)》不仅介绍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心理咨询技术方法,还通过对各种案例的解说揭示了一个相同的道理:人总会在某时某地或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这种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心理问题浑然不知或怕而讳疾忌医,或将心理问题误解为精神疾病。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会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自知者明”,一般的心理问题就不会发展到精神疾病的程度;如果每个人或多或少地知道有了心理问题应该如何化解,心态就会保持平和,生活的体验才会丰富而深刻,生活的质量才会有所提升。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誉为“新左派哲学家”。本书是其主要著作之一,声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 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与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