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生死课》堤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本书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亦分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妙的一种体验,古今中外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有许多,但从心理学角度对两性关系进行科学而系统总结的专著尚为数不多。 《亲密关系》从一出现,就立即获得读者的普遍喜爱,不仅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首肯,更是得到普通读者的高度评价。作者综合了心理学多个分支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用饶有趣味的论述,总结出人们在交往与沟通、爱情与承诺、婚姻与性爱、嫉妒与背叛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和规律。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注重专业性,又强调可读性。研究亲密关系的专业人士可以从中得到学习和参考;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只要他(她)想获得一份满意的亲密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在人们心目中,现代数理科学的巨大成功支持了世界完全由一个优美理论来安排的傲慢观点。在本书中,作者论证了相反的观点。我们通过现代科学的运作方式形成对世界的意象时——正如经验论教导我们做的——最终得出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些特征是有序的,其他只有大致的规则性,还有一些则按各自不同的方式运作。定律是自然界非常特殊的产物,它们的产生需要非常特殊的安排。“定律拼凑”是讲得通的。
1983年,88岁的克里希那穆提,这位20世纪最的精神导师,来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奥哈伊山谷,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他的松木别墅里,每天清晨,他躺在床上,在不受任何打扰的情况下对着录音机进行口述。大师对世界最后的体察与省思,在此坦率而直接地表露无遗。 此时此刻,他对一切生命之间的真实关系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与细微感受。从对个体生命的评说到对自然诗意盎然的冥想,再到对死亡淡定从容的沉思,他的话语犹如澄明的泉水涤荡敲击着世人的内心深处,让人们在自我的迷失中感到清澈的光亮。我们如此靠近他,就好像瞬间进入了他的意识一般,在精神探索的尽享其深邃与博大。 当人们凝望那片依然美丽多彩的落叶之时,也许可以深入了解并感悟到自己的死亡,不是在终结之时,而是在开始的时候。死亡并不是可怕的事情,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他是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亚里士多德古典叙事理论》具体而系统地探究了西方叙事理论的古老起源和初步发展,以古希腊文学和历史事实为依据,对叙事理论的一些经典命题进行了重新考究,融历史性、合理性和创新性于一体。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思想错综复杂,有必要加以梳理澄清。较之同类著述,本著或许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文献较为详实,这主要源自作者正在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西方科学思想经典文献编目研究”;二,研究纲领较为明晰简练,本著采用文献检索、思想源流、研究纲领、学界评论和理论重估等五个维度审视了“历史转向”“实践转向”“社会转向”“STS转向”“修辞学转向”和“文化转向”等六个重要思想趋势;三,本著的基本结论是,在科学哲学后现代思想中值得关注、有思想价值的是“回到康德”,回到科学与哲学的统一,回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辩证法随谈》全书28万多字,收录了1412条富有辩证意蕴的精彩段落,分为六编三十六题:编:发展、改革、开放、稳定、环保、生活;第二编:民主、政党、统战、政协、民族、宗教;第三遍:文明、文化、文艺、宣传、体育、京剧;第四编:城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旧城改造;第五编:求是、实践、创新、务实、经验、群众;第六编:领导、方法、作风、修养、办实事、和为贵。书中并非专门谈论辩证法,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是时时处处应用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作者在书中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辩证法随谈》一书是李瑞环同志数十年来学哲学用哲学,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实践的丰硕
《先秦神话思想史论》是《中国神话思想史论》的卷。分三编,编,中国神话的历史命运,论述中国神话的产生及其观念基础以及中国神话发展的经历和遭遇;第二编,神话的异化,论述神话向物占和寓言的演变,第三编,各家的神话思想及地位,《先秦神话思想史论》论述到战国时代。迄今为止,我国对于神话思想史尚没有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没有一部正式的神话学史,《先秦神话思想史论》是这方面研究的开拓者。
黎鸣先生认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智慧,因为在人类历史中,只有智慧,才真正是永垂不朽的;除此之外,无论权力、金钱、名望,都是会随着肉体一道速朽的。有三:坚定地信仰真;顽强地求知善;敦厚地仁爱美;任何人,只要遵循这条“坚定”、 “顽强”和“敦厚”的人生之道,才不至于“白活”,才可能真正上承祖先,下启后人,才可能真正提升和光大中华民族,并最终有利于整个人类世界建立文明社会。 本书把著名思想家黎鸣先生的重要的大约240万字的七部书(《问人性》上下卷、《问天命》三卷——《命运的诅咒》、《道德的沦陷》、 《悲剧的源流》、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和《西方哲学死了》)的精华;汇萃为仅40余万字的一册,向中国青年讲述他对世界的看法。凡欲自知、自信、自尊、自强者读之。
这位的思想家,他一生中写下很多不朽的著作。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融会了他毕生的精华,查拉斯图拉其实就是尼采本人的写照。《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是尼采唯意志哲学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尼采借查拉斯图拉之口,高喊“上帝死了”,来宣布他对世界的预测和断语。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尼采开创了用诗的笔法和警句格言的文体撰写哲学著作的先河,使原本是枯燥而深奥的理论学说显得诗意盎然,充满活力。正是在本书中,尼采提出了诸如“上帝死了”“超人”等对后世思想界和社会影响深远的思想。尼采的妹妹曾撰写过长文回忆尼采创作本书的过程,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中的思想,出版方特将该文选译出来,附在正文后,希望它能对大家阅读该书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