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激进理论界,齐泽克以“拉康 马克思”的理论模型“暴得大名”。本书的主题之一就是围绕“精神分析历史化”的理论构建,探索齐泽克建立于精神分析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真实底色,即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所开辟的资本主义批判的新“战场”:对于建立于特定历史形式上的,被建构的形式本身之压抑性的批判。《快感大转移》是齐泽克坦诚其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理论逻辑底色的文本;因此,以这本书作为分析的入口再合适不过了,本书将从此以点带面地揭示“精神分析 马克思”理论范式的各主题在齐泽克那里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从而在理论“效果历史”维度上给予齐泽克以可靠的参照系,也因此可以更好地发掘“精神分析 马克思”范式在解决当下现实问题方面的潜能。
在那些漫长的冬夜,在不知道该做些别的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拿出《人生道路诸阶段》来,享受地阅读它。 《人生道路诸阶段》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时常拿出来享受地阅读的书。在书中,克尔凯郭尔对其解除婚约的“谜一样的”事件进行了文学性的解读,表达了其审美、伦理和宗教三阶段的人生观,深刻地在存在的意义上触及了其“婚约事件”,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趋近克尔凯郭尔的真实人生历程的视角。
《牛津哲学词典》为我社引进的牛津百科分类词典系列之一,内容广泛,信息全面,是目前最的哲学词典。本词典共收录词条2500条,包括的哲学术语和概念,以及 500多位哲学家的生平介绍和相邻学科中有关哲学的术语,介绍了从亚里斯多德到禅宗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和哲学
《德育古鉴》为清代史洁珵所辑。《德育古鉴》包含孝顺类、和睦类、慈教类、宽下类、劝化类、救济类、交财类、奢俭类、性行类等诸篇,取材于史料,文雅驯而事翔实。借生动的古代德育故事,以启迪人心、净化社会。《德育古鉴》可作为传统道德文化教材,常阅之,对于敦促向善之品性、培养美好之道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假设你在桥上,目睹电车即将撞上轨道上的五个人,拯救他们的办法,就是把站在你身旁的一个人推下去,你会怎么选择?假设博物馆里每一幅画都是相同的红色画布,只有画名和简介不同,策展人说每幅画想传达的意念也有所不同,你可以要求退钱吗?假设村里的理发师只能帮不自己刮胡子的村民刮胡子,不能帮会自己刮胡子的村民刮胡子,他自己的胡子要由谁来帮他刮?以上问题都是哲学家精心设计的“思想实验”,因为哲学无法用科学实验来检验其正确性,于是哲学家在脑中设计出具体的假设情境,测试哲学理论是否符合我们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以找出人生根本问题的答案。苏格拉底、柏拉图、萨特、加缪、尼采……众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曾设计过思想实验。新锐哲学家伊夫博萨尔特精选其中经典的55则,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加以阐述、推演,读者探讨令人彷
《推开哲学的门》现在西方哲学引起了许多社会人士的兴趣,民间基金会与学习机构也开办了这一类课程。我在洪建全基金会讲过“西方心灵的品味”,介绍二十四位哲学家的人生观;后来还以连续三年的时间畅谈“西方哲学精华录”,共七十二讲。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又认识了一个事实,就是:西方哲学家的一个观念或一句名言,常可助人想通人生的某种奥妙道理。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确非虚语。这些哲学家在文化上与时空上,同我们相距甚远,但是正因为这样的距离,使我们觉悟了:只要是人,就须面对某些永恒而普遍的难题,并且这些难题的解答也不外乎几种可能。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困陷于自己当下的迷茫处境,并且对于化解这些处境的线索也开始有了头绪。
多向度研究托马斯?库恩哲学思想的论文集。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代表作有《科学革命的结构》《哥白尼革命》《必要的张力》《结构之后的路》等,是过去六十年里影响力的科学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的“范式”、“范式转换”和“不可通约性”等概念改变了我们思考科学的方式。本书对库恩的生平和研究进行介绍,并且考察库恩的研究对哲学、认知心理学、科学的社会研究和女性主义的影响。本书并非仅仅是对库恩的一个回顾,它还探索了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沿着库恩路线的发展前景。
《模型与认知:日常生活与科学中的预测和解释》以模型与认知为主线,从日常生活和科学活动中的预测及解释的角度展开讨论,内容涉及大众心理学对人们日常行为的有限预测和解释力,认知科学对意向内容的自然化,内在认知模型假设的可行性,表征对框架问题的免疫性,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与科学哲学中的均同条件问题、剩余意义问题,以及康德的综合先验知识的正确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