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对中国高校34位心理中心主任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是3000多所高校心理中心主任的代表。主要问题包括: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选择了心理咨询这个专业和职业?他们在成为一名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过程中,为哪些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最为重要?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有什么样的变化?在他们的咨询经历中,有些什么样的案例让他们感到高兴与自豪?又有什么样的案例让他们感到棘手和困惑?他们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和困惑,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建议?他们对生命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本书呈现了当代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缩影,能带帮助读者了解高校心理咨询的真实状况,帮助高校同行直面现实的挑战,开创美好的未来。
理念的颠覆与蜕变 人之所以快乐,并非刻意忘记失落,而是学会了疗愈。 面对过去的哀伤,我们如何重拾快乐? 面对亲人、朋友的丧亲苦楚,我们如何劝慰他们走出阴影? 面对来访者的焦虑和痛苦,我们如何疗愈他们? 本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导手册,汇集了哀伤咨询与治疗领域最富有创造性、最鼓舞人心的干预方法。每种技术都非常强调创造性和实操性,充分展示了这个领域实践的丰富性,即近年来多元背景下不同临床心理学家所使用的一些针对丧亲者的有效方法。不管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工作者,都将会在本书里发现许许多多的实践性理念。 本书系统介绍了哀伤辅导与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各种技术,非常适合心理治疗师、临床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护士等人使用。
本书是“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治疗师自我应用的知识点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工具的自我、真实可信的自我、超个人自我、培训和督导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首先根据文献,对心理健康这个概念作粗线条的描述。对专家们意见的综述,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对自己的态度;成长与发展;整合;自律;对现实的感知;对环境的把握。这也就是考察和衡量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这六个方面有部分重叠之处,正说明概念的复杂性——多维的,多层次的,六个标题并不以重要次要而分先后。本书在此基础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原理及实践展开了具体论述,共包括部分:精神分析、以人为中心疗法、认知治疗、家庭治疗。
本书是为有心成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专业人员而写的,以心理分析学派的观点,使用对话实例、实例讨论和临床Q&A,细腻地描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历程及实务工作,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说明心理咨询历程与治疗技巧背后的专业理念。 两位资深的心理师督导细腻地分享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阅读本书仿佛亲自接受作者督导一般,是每位新手心理咨询治疗师临床工作时,不可或缺的实务指南。熟读本书可以很快地帮助心理咨询治疗师学会:心理咨询的基本架构、安排有效的咨询场所、实施初次见面交流、教育求 助者、咨访关系、熟悉交谈技巧、辨识与处理移情和反移情、妥当地结束咨询,以及正确处理文书记录等。
家庭治疗走过了哪些历程?家庭与个体分别作为治疗对象,在家庭治疗师和个别治疗师眼里到底有怎样的不同?家庭治疗师和个别治疗师在处理心理问题时有着怎样不同的视角和思路?二者是然不同、相互对立的还是相互借鉴和影响的?家庭治疗领域是与个别治疗领域一样流派纷呈吗?家庭治疗的各种模式在理论基础、问题假设、治疗过程、干预目标和技术等方面有何异同?家庭治疗的效果如何?家庭治疗师的培训及专业成长有何路径?家庭治疗师的专业守则有无特别之处?家庭治疗在世纪之交有没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历史上的家庭治疗大师有着怎样的个人特点、魅力及轶事可以供后来者津津乐道呢?这一系列问题可能是每一个家庭治疗理论的学习者和家庭治疗的实践者渴望了解的。I·哥登伯格和H·哥登伯格的这本《家庭治疗概论》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丰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谱系中程度较轻的一种。与阿斯伯格男性相比,阿斯女因不容易诊断和固有的偏见,成了边缘人中边缘人。 本书是阿斯女们的手册。作者本身即是一个阿斯女,对阿斯女在个人生活、职业、友谊、婚姻、养育孩子等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给出了实用性的建议;从早期到成年,从身体到情感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如果你是个阿斯女,或者你怀疑自己是却还没有得到诊断,这本书将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对于专业医疗和心理辅导执业人员,以及阿斯女父母和所爱的人来说,这本书更值得一读再读。
认知行为治疗(CBT)具有简单、直观、清晰的特质,在业内人士看来是的心理疗法。它包含一系列基本思路(认知对情绪和行为有深层的影响,从而导致了精神疾病的持续)一致的干预方式。本书为读者介绍了目前认知行为疗法的模型,描述了该领域的进展,包括注意力训练策略、接纳技术、针对具体障碍的情绪调节技巧,亦即慈心禅和正念冥想,等等。 本书概述了不同的技巧,从行为激活程序到元认知策略,实践证明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缓解特定精神障碍。作者还进一步介绍了很多的和针对某种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章节架构富于逻辑性和连续性,清晰实用的案例贯穿着全书的始终。本书作为对当代认知行为治疗的学术性综述,对受训治疗师或寻求一站式、治疗指引的资深治疗师来说,都是很有效的实用指南。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谱系中程度较轻的一种。与阿斯伯格男性相比,阿斯女因不容易诊断和固有的偏见,成了边缘人中边缘人。 本书是阿斯女们的手册。作者本身即是一个阿斯女,对阿斯女在个人生活、职业、友谊、婚姻、养育孩子等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给出了实用性的建议;从早期到成年,从身体到情感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如果你是个阿斯女,或者你怀疑自己是却还没有得到诊断,这本书将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对于专业医疗和心理辅导执业人员,以及阿斯女父母和所爱的人来说,这本书更值得一读再读。
危机是所有文化中都常见的人类困难,它既意味着“危险”,又意味着“机会”。《危机干预策略》是关于危机干预理论和实践的专业著作。 在本书里,两位作者竭尽所能地系统阐述了危机领域的理论、概念、视角、模式、技术等。而为了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危机干预工作,也为了让更多从业或将要从业的读者能够进一步领悟到危机干预工作中的艺术,两位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也听取了更多在一线工作的成功人士所提供的意见,大量地使用了以真实情境为背景的案例,并提供了确切有据的处理策略。毫不夸张地说,《危机干预策略》是危机领域里的一本百科全书。
《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是认知治疗技术和策略的大全,也是一本手把手的教学实践手册!作者莱希博士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又博采众家之长的认知治疗师,他在《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分门别类地记录了认知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还吸纳了其他疗法中的相关技术。《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结构清晰,如同辞典。每一项技术都先介绍理念,再描述使用方法,接着通过一段对话进行咨询实例展示,之后还会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进行扩展。最后,每个技术都呈现为一张工作表,附在章节末,读者可以直接拿去使用。在《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最后几章,作者还完整地呈现了三个咨询案例,读者仿佛亲临三例高质量的长程临床观察,可以直观地看到治疗师是如何综合运用认知治疗技术进行心理治疗的。
《戒毒人员团体心理咨询实操手册》内容有毒品成瘾矫治的心理学基础、毒品成瘾的危害及对家庭的影响、心理行为干预的基本原则与目标、戒毒人员团体心理咨询理论知识、心理行为干预的形式及主要方法、自我意识培养等。
本书将整个心理动力学治疗过程抽丝剥茧,从初始评估到治疗终止,一步一步地将这一疗法的真实过程呈现出来。书中创造性地区分了以揭露和支持为目的的治疗技术,使治疗师能够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治疗策略。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更能帮助治疗师理解和掌握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核心技术。本书的作者都是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培训师,她们从实践中撷取了丰富的真实案例,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让与临床工作息息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变得明白易懂,不禁让人感叹—原来这就是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奥秘! 本书不但对学、心理学和社工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之书,还能为已经在从事临床工作的人士提供思考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全新视角。
内在小孩就是孩子般的敏感、直觉力、好奇心、想象力、天赋智慧和感受感觉的能力,并没有随岁月的流逝和成长而改变或衰退(选自玛格丽特·保罗博士《你爱自己吗》)。 当我们年幼时,因为心灵经常不能得到满足和安慰,使得内在形成一个被隐藏的敏感脆弱空间,如同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等到我们成年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被这个内在小孩接管,沉浸于痛苦中,做出不负责的行为,造成我们在关系中的挣扎和受苦。 孩子是没有勇气和智慧来面对他所遭受的伤害的,但是身为成年入,我们有足够的成熟度,就像安抚、疼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疗愈内在小孩。一旦内在小孩得到了疗愈,他的喜悦、创造力、生命力、信任等特质就能毫无阻拦地表达出来,为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