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处信,人生的奋斗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一幕幕激动人心的人生爱情故事催人泪下,读后令人回肠荡气。
在世纪之交,拉纳·达斯古普塔来到印度德里,一个百万富翁与贫民窟并存,机遇和腐败共生的所在。自1991年宣布开放市场以来,德里在风起云涌的经济改革中,从印度北部一个饱受历史创伤的文化古城变身为具有 影响力的 都市。新兴中产阶级的巧取豪夺造就大量贫困人口和犯罪,而医疗、教育、贪腐和印巴分治以来一直存在的种族问题等,也使得居民面临严峻的挑战。无论富人、中产阶级、拾荒者,还是罪犯,无人能置外于这场毁坏与创造的矛盾。作为一个从印度移往英国的二代移民,在《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精)》中,拉纳·达斯古普塔以一种既亲切又好奇的心情重新回到自己先祖的土地上,以小说家的生花妙笔将德里的历史与当下和他的亲身经历交织成篇,为城市发展大潮下的疏离与残酷留下客观的纪录——在资本主义和 化席卷世界的
中国工人有着光荣的历史,也背负了时代的压力。本书用100万字分3卷讲述了武家几代人在1921—2021年100年间与共产党同呼吸共患难、与工厂生死相依的奋斗故事,细腻描绘了不同时代工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小人物”的经历串起中共“一大”、新中国成立、国企改革等“大事件”。 《百年海上 卷 天之光(1921—1930)》 :愿如闪电,不惧黑暗, 觉醒,照亮大地,破晓之光。本卷以苏北农家子弟武家根来上海寻找亲生父亲的遭遇为切入点,讲述了他先后当码头工人、纱厂工人、船舶机修厂技术工人,陆续结识革命者、共产党人、 人、民族资本家、帮会人物的曲折经历,在中西方文化交汇、鱼龙混杂的上海滩,从一个混混沌沌的农村小青年逐渐觉醒、觉悟,成长为为 理想而冲锋陷阵的工人阶级先锋分子。 《百年海上 第二卷 地之光(1931—1949)》:愿如草种,
乔莫·卡夫雷著的《河流之声(精)》讲述了埃利森达·比拉布鲁大人是西班牙小镇托雷纳的首富,八十七载岁月随着记忆消逝,美貌悉数化作威严,形形色色的男人围绕在她身边、出没于她的记忆:叛逆的儿子马塞尔、忠心的司机哈辛托和律师加苏利、镇长巴伦蒂·塔尔加、奥古斯特神父……她毕生只拥有一段爱情,却早已深埋于墓碑之下。 奥里奥尔·丰特列斯,半个世纪前的小学老师,镇民们憎恨的法西斯分子,以一支画笔赢得比拉布鲁夫人的倾慕。奥里奥尔死后,夫人推动教会将他册封为真福。繁复的宗教仪式背后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但她的目的仅仅是为年轻时的爱人恢复名誉。 这一切过往,都在机缘巧合之下浮出水面。蒂娜·布罗斯偶然得到奥里奥尔留下的笔记,却在调查的过程中越陷越深:她的生活正因丈夫背叛、儿子远走而分崩离析,奥里
南夏太子妃张芃芃觉得老天爷跟她开的这个玩笑有点大。她有着男人心,却为女儿身,丈夫不喜,地位不稳,不如从“太子妃”升职为“太后”,我的人生我做主! 但是,要想从太子妃升职为太后,中间隔了不止一个皇后的距离,还有她盛世美颜太子夫君那颗深不可测的心。 好在太子虽然冷,却有九王这个*美暖男做同盟,有胜算!只是,与这冷面太子这 两天一年两年地相处下来,好像……也处出一点感情了……
《红岩》以解放前夕 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 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全书通过三条斗争线索(集中营的狱中斗争、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形成纷繁的斗争场面;同时又用川东地下党机关报《挺进报》的斗争情节把这三条斗争线索联结起来,汇聚到狱中斗争上,集中描写革命者为迎接全国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后决战。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时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作品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
魏巍编著的《东方》中写了一个恋爱故事。一段时期一般文学作品对恋爱生活常常采取避开的办法,不敢大胆去写。但魏巍写郭祥与杨雪的一段感情关系,写得却不落俗套。郭祥的真挚深沉是很感动人的。 杨雪一度受蒙蔽,也使人很同情,他们之间的感情将长时间留在读者的回想中,低徊咏叹。这是许多年来在文学作品中少见的一段亲切感人的哀曲。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茶馆》结构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现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 《上海的早晨》是著名作家周而复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建国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主题,描绘出了那段时期不同阶级各色人物生活的巨变,让人仿佛亲历其间。从构思执笔到完稿经历了二十七个春秋,庞大的结构、众多的人物显示了作者驾驭大历史的雄心,塑造了各具个性的资本家形象,规模宏大,构思严谨,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