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学,又称歌诗之学、声歌之学,音乐与文学高度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学问。《中国音乐文学》全书凡十二章。前五章为中国音乐文学原理:声歌之道、情感论、语感论、乐感论、美感论;后七章为中国历代歌诗:先秦歌诗、汉蜀魏晋南北朝隋歌诗、唐歌诗、五代南唐歌诗、北宋歌诗、南宋歌诗、金元明清歌诗。各章之前置导论,介绍歌诗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色。选经典诗谱、词谱、曲谱210首,附有作者、解题、注释、音谱、曲情、词选若干项,并附有古谱诗词演唱音频。 本书力图将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音乐文学与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后百年间形成的白话音乐文学相结合,传承和发展汉语言听觉审美,推动当代声乐创作和表演,传承民族经典,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 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 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 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
本书是从古代到现在的文学批评史指南。它不仅提供了文学批评的主要运动、人物和文本的概览,也提供了能使学生们在语境之中去了解的文化、历史和哲学背景。 本书的结构大体上按年代顺序编排。它从对古典文学批评的理解出发,揭示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重要哲学思想的基础和范畴。同样,就以后的各个时期而言,本书提供了各种背景性信息,无论是关于洛克的哲学、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理论,还是弗洛伊德对文明的看法,本书将这些信息与文学批评思想的重要人物和文本结合了起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因党争而屡遭贬谪,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然而苏轼为人旷达豪迈,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苏轼词突破了晚唐五代婉约绮丽的词风和诗尊词卑的传统观念,意境开阔,题材多样,在词的发展目前具有重要地位。本书汇集苏轼生平词作,分正编、附编编次。正编收录292首编年词、39首未编年词、11则残句,以天一阁钞明吴讷编《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东坡词》三卷为底本,清钞本宋傅幹《注坡词》十二卷、元延祐庚申刊《东坡乐府》二卷、明茅维编《苏东坡全集》本《东坡词》二卷等为主要校本。附编包括他集互见词8首、存疑词11首、误入苏集词53首、残句9则。正编、附编每首词后,酌情依次设“校勘”“编年”“考辨”“笺注”“参考资料”等栏目,对苏轼词做了周备的注解,为读者赏析提供了
《晋书》130卷,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其叙事自司马懿始,至刘裕取代东晋止,记载了两晋的历史,并以“载记”形式,兼叙了割据政权“十六国”的事迹。此点校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与宋本(百衲本)、清武英殿本互校,并参考了元、明各版本中的文字歧异,择善而从。对前人校勘成果,多有汲取。
五卷本的 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丛书 对作为整体的百年中国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自身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百年发展历史,是关于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研究。 这是一部有史实、有史识、有胆识的学术著作,其研究必将丰富百年现代文学的研究维度、学术建构、审美观念和思想领域,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宝贵的精神资源。
新红学大家胡适一生推重的程乙本,白先勇心中蕞好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集大成者。它写尽乾隆盛世,也暗伏了乾隆之后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下坡;既是一部细致描摹18世纪社会风俗、贵族衣食住行的百科全书,又是展现人世枯荣无常的一阕史诗式的挽歌。传世至今两百多年,是家家推荐的案头经典。但由于年代久远,《红楼梦》的版本繁多,文字出入甚大,读者在阅读选择上极为混乱。 本书以1792年程伟元、高鹗蕞早印刻120回全本、二次精修后的“程乙本”为底本。程乙本的问世终结了曹雪芹逝世后红楼手抄本繁乱的局面,让中国人有幸读到全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目前划时代的大事。新红学大家胡适一生注重程乙本的推广,促使其成为影响力极大的红楼普及本。如今此版《红楼梦》已是名家课堂指定教材,是华文世界诸多版本中的
《凯若斯古希腊语文学述要》是刘小枫教授在数十年研究与教学基础之上,基于多种西人古典语文学家编写的古希腊语文教材,辅以相关古希腊文学作品笺注编修而成,企望集合各方优长、广采博取,以期习者较为全面地接触古希腊各类文体的原典作品。 本书不仅包含古希腊语全部基本小学知识 词法和句法,还介绍古希腊学术、文学源流和派别方面的知识,结合作品扼要述及文学和思潮的起伏变化及其背景,并不惮前后反复涉及,以期读者有贯通的理解。 本书所选的范文和例句,均出自古希腊原作,随进程增加长度和难度,旨在培养读者直接阅读原文作品的能力。
《大美中文课之古文观止新编》(全三册)在清代《古文观止》的基础上,保留传统优秀篇目,去掉落后于时代的篇目如应试策论,添加未收录的优秀篇目如诸子经典、明清小品文等。以时代为纲,以作者为目,天文地理、春夏秋冬、山川湖泊、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愿 极声貌而穷文 ,在浩如烟海的佳作里,选取适合现代读者阅读的优秀篇目,以期达到 观止 的目的。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示,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显深度与厚重。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是一部描写世情百态和世道人心的百科全书,写的是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生离死别。在书中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世道人心的全部真相。《金瓶梅》比《红楼梦》更加市井,但唯其市井,才能恒久存在。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红楼梦》是天书,《金瓶梅》是地书;《红楼梦》是现实中人冀望于理想的那一场梦,而《金瓶梅》没有梦,它本身就是结结实实的每一个日子。读《金瓶梅》,通常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专挑“那个地方”来看,那是俗人的趣味;一种是用非常严谨的道学眼光去看,那是老先生的事情;一种是纯粹从欣
五卷本的 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丛书 对作为整体的百年中国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自身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百年发展历史,是关于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研究。 这是一部有史实、有史识、有胆识的学术著作,其研究必将丰富百年现代文学的研究维度、学术建构、审美观念和思想领域,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宝贵的精神资源。
本收封面题签集自日本岩谷一六所书《千字文》岩谷一六为著名汉诗人(本书第四章第六节论及岩谷一六又是明治时代著名的三大书法家之一《千字文》则传说是早传入日本的汉籍之一。
先秦两汉是中国文体学发展的滥觞期,孕育着中国文体学的基因,对后世文体理论、文体批评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对这一时期文体学史的深入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卷通过梳理先秦两汉文体学发生、发展的内部动因、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并深入发掘这些因素与相关的外部背景的互动关系,如礼乐文化、政治制度、经史目录之学等,对先秦两汉文体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而全面的勾勒。本卷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在继承古典文体学研究范式基础上,“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对早期文体观念的研究不局限于传世文献,还十分重视收集与运用出土文献,考证文体的实物形态,并与传世文献进行充分对比、互相释证,以期以实证的方法充分地还原在层累的思想观念体系中隐藏的文体观念;另一方面,引入经学、文献学、文字学等研究方法,以期准确、客观
本书以历史为线索,分为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叙述了中国文学思想之萌芽至晚唐五代的文学思想,详细地分析了各个时间段文学思想的特征和意义,并梳理出各个阶段文学思想的因承转接线索,力求以宏观的视野去观察和阐明文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变化的真实过程。
《古文辞类纂》一书,由“桐城派”大成人物姚鼐编选。本书按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在每类之下说明文体源流;共选文719篇,在每篇文章之后都有精彩评点。本书是直接体现“桐城派”创作观的名著,与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的文集一起,是“桐城派”的核心经典。本书编选精到、广为流行、具有总结性质,可以称为古代文选的范例和高峰。本书与《骈体文钞》《七十家赋钞》被张之洞《书目答问》誉为“最古雅有法”的三种选本,数百年来影响巨大。此次整理,保留了姚鼐的圈点,力求凸现桐城义法,从而呈现《古文辞类纂》的本真全貌。
本书为严迪昌先生遗著,经其弟子整理,首次公开出版。本书分为“遗民心谱”“朝野离立”“流派消长”“风雅总持”“人间世相”“八旗人文与闺秀才人”六编,收文三十余篇,涉及清代的诗、词、文、戏曲、小说等文体,对清代文学史实重予审辨,扫除诸多偏见、陈见,视角独到,考论精辟,尤见文心与史识。另有其弟子所撰导读、年谱等,便于读者了解其生平与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