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佳玮一起,读大师作品,学写作秘诀。 这是一本文学经典的研习笔记,更是一部窥探大师脉络的创作自由谈,既有文学大家的创作之道,也有作者二十余年来的创作心得。 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成语的用法,到风格、主题、韵律和腔调的形成,听张佳玮将写作的 干货 一一道来,趣谈大师的技艺,经典的高明,创作的妙趣,翻译的苦衷 无论是写考场作文还是记心情日记,都可以从书中找到一看就懂、一学即会的妙招。
本书是雨果奖、星云奖得主,女性主义科幻小说家乔安娜 拉斯的著名文论,她在书中模仿文学评论中的惯用论调,以反讽的方式写了一份 抑止女性写作指南 ,以此尖锐地指出和批评那些施加在女性作者身上,阻止、贬低和无视女性写作的社会阻力。同时,这又是一部主流视野之外的文学史,它重新搜罗了那些被认为不值得了解的作品,并对那些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作者指名道姓:狄更斯、海明威、伍尔夫、桑塔格、勃朗特姐妹 有人曾贬抑女性写作,有人是被贬抑者,而有人两者皆是。 这是一部愤怒又锐利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它直指女性书写所面对的结构性暴力,带领读者重新认识那些被贬抑的声音。
为什么评分甚高的经典名作你却读着没什么意思?作家们是故意采用晦涩的笔法以示高深,还是另有其意?、变异、超现实、荒诞 这些作品又是在表达什么?小说固然是言说的技巧,却并不只是讲故事,也在于讲故事的方式。本书精选若干或经典,或先锋的当代中外小说,以叙事技法为解码器,揭示故事讲述成功背后的秘密。读者将学习到关于小说创作与阅读的基本法则,并通过与传统小说的对比,一展现代小说在运用技法上的突破与创新。
内容简介: 图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黄自元九十二法的通解,分为【原帖技法】【技法通译】【详解与研究】,对原书的一些技法做了详细解释,并对部分字体做了辨析,有的从文字学角度探讨其字形和字义,有的做了构型学的源流梳理。第二部分为原帖再现,主要展示黄自元临写的《九十二法》,并和第一部分构成呼应关系,可以及时查找和印证第一部分的内容。第三部分为技巧应用研究,从小学书法教学和规范汉字教学入手,讨论其应用。该部分的研究,主要是笔者以《九十二法》为基础的研究心得,都是对九十二法的灵活应用。
《学记》是历早专门论述 教育 和 教学 问题的文献,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 先秦时期 的教育经验,比现代教育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了1500多年。文章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短短数言,道尽了教与学的真谛诀窍。教学中晓喻学生,是引导而不强迫,勉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越俎代庖。可以让师生关系亲近融洽;让学生学习感到轻松自如;后学生就会自己去深思求索,这就是 善喻 ,即理想而成功的教学方法。既是辉耀两千多年的珍贵教学论遗产,也是当今教育工作者需要追求,却仍很难企及的教与学之理想境
《文学的个人史:鲁迅传述和 朝花夕 》共分三部分,鲁迅文学简谱和生平传述(尝试了一种新的写法)、《朝花夕拾》分篇解读(注重文体审美解读)、个人史上的 失踪者 (鲁迅回忆中该有但缺失的家人亲友及其缺失原因)。部分从鲁迅的生平经历着眼,鲁迅到了南京开始对世界有了自己的初步图景,而到了日本,鲁迅见识到了中国之外的世界,逐渐生成了自己新的精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弃医从文回到中国,是他从 世界 回归中国的过程。后两部分从 个人史 这个角度,顺着《朝花夕拾》的 小引 后记 路径,延伸考察鲁迅写作前后的经历(生活变故和社会事件),对《朝花夕拾》的创作动因和特色以及自己阅读的体会和认识,娓娓道来。通过《朝花夕拾》,鲁迅对自己的青少年生活记忆做了一次暂时的告别。作为个人史的《朝花夕拾》既是一次苦痛
小说批评的对象是什么呢?文学批评的对象有四,即作家、作品、读者、时空。文学批评处理这四个对象的个别本身,也处理其间互相的关系。更具体地说,小说批评讨论小说家与作品的关系,小说家与读者的关系,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以及时空分别与小说家、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说批评还应该包括“为批评的批评”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批评理论”。 本书将英国小说批评史分成四个时期,即萌芽时期、成熟时期、繁荣时期和反思时期,勾勒出了英国小说理论批评史的全貌,突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分期模式,体现出中国学者自主研究的特点。作者对“真实”、“现实主义”、“叙事教读”等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就小说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展示了英国小说批评理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诗学》是一部美学著作,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的起源、历史发展、创作原则等方面的问题。《诗学》采取唯物主义观点,是欧洲美学史上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献,并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依据。 金句 1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的人的事业,毋宁说是有天才的人的事业。 2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
本书是作者周眠以当下的视角、现代人的眼光,对若干唐诗与部分唐代诗人的品读文章结集。他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千百次进入唐诗,通过文本细读,尝试呈现唐朝诗人生命中被文字留存的刹那。 这些刹那亦可视为一种 召唤 ,唤醒历史,也唤醒旧日的生命。 当它们与当下今人的生活和生命产生呼应,对盛唐气度和家国情怀的想象便得以苏醒。
本书由美国旧金山写作社(San Francisco Writers’ Grotto)的作家成员共同完成,全书有642个天马行空的写作题目,每一个题目都互不重复,古怪、好玩又实用。这是一次关于写作的创意冒险,你需要独自探索、亲自完成。在这场奇妙的智力和文字游戏中,一个个看似互不相关的题目组成了整个蕴含巨大能量场的写作迷宫,它既能为有意进行文字创作的读者提供写作方向和灵感,又能为热爱探索和幻想的你提供放松和天马行空的场域。打开这扇创意写作的“任意门”,你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温暖文字避难所。与《642件可写的事》相比,本书关注点更小、更为细致,袖珍版的开本也可以轻松装进口袋。
《儿童文学研究***手册》为儿童文学研究的综合参考书,调查了儿童文学学者不同的方法论和案例研究,为如何进行儿童文学的文学批评提供了建议。书分六章,*章 儿童文学研究基本方法 ,第二章 儿童文学档案、收藏和资料 ,第三章 视觉文本 ,第四章 历史研究 ,第五章 研究和理论 ,第六章 变化的形式和版式 ,末有后记,另附术语表。
罗伯特·弗罗斯特被誉为美国的民族诗人,他的诗歌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和青年学生的*。正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一、作家小传,二、代表作品的分析,三、弗罗斯特在欧关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四、弗罗斯特在我国的译介情况。本书由黄宗英著。
本书从创意写作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出发,从创意写作的本体论、发生发展论和创意写作实践论三个角度展开,阐述了创意写作的本体观念、存在形态和发展特点,构建了创意写作的实践路径模型,并对创意写作学本土理论创生进行了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