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诗全集》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共分四卷:1. 生前正式出版诗集;2. 原初与未刊诗集;3. 逸诗与遗稿;4. 法文诗全集(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年表、注释一应俱全,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里尔克诗全集》*卷《生前正式出版诗集》收录了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诗歌,包括里尔克早年自费出版的三部诗集《宅神祭品》、《梦中加冕》和《降临节》,以及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诗人地位的《杜伊诺哀歌》与《商籁致俄耳甫斯》。
T. S.艾略特,二十世纪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现代派诗歌领袖。《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等通过对语言、写作风格与诗歌结构的创新尝试令英语诗歌重现活力,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之作,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8年,他因 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T.S.艾略特诗全集》前半部分为艾略特本人生前所编辑的《1909 1962年诗集》,后半部分则由为孙辈儿童创作的诗集《老负鼠之才智猫经》(著名音乐剧《猫》即由此改编)和诗人生前未结集的众多诗篇集《三月兔的发明》《比纳之夜》等构成,其中有几十首此前未曾有过中译版。本书译者为翻译家陈东飚,近年来专攻二十世纪英美现代派诗歌,对艾略特诗歌中的要点和难点均做了注释,使之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的汉译艾略特诗歌
《草叶集》是一部奇书,从内容到形式都颠覆了在它之前美国诗人们遵循的欧洲诗歌的创作模式,而且是有意识的颠覆。尽管它从问世至今饱受争议褒贬,但却被尊崇为地道的美国诗歌的诞生标志,是19世纪世界文学史中ZUI重要的诗集之一。书的内容如此浩繁,从中史学家看到了19世纪的美国历史,思想家看到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美国式表达,哲学家看到了万物皆有灵和灵魂不朽的信念,旅行者看到了美国野性旷莽的自然风光和壮丽沸腾的城市景象,青年人读出了对肉体和性的赞美,老年人看到了对死亡的坦然无惧 惠特曼在美国与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本书完整收录了美国著名当代女诗人、女作家,1982年普利策诗歌奖得主西尔维娅 普拉斯的全部274首诗作。 普拉斯的诗充满了强烈的意象性,几乎每一首诗都包含了足以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画作的元素。这些比现实飘渺,但比梦境严酷的画面组合毫无顾忌地违抗所有的逻辑、因果乃至时空束缚,解构众神与基督、圣哲与贞女,看似无可理喻,但这一幅幅荒谬、颠倒、时空倒错的画面所传达的焦虑、受挫与被压抑的欲望却是如此地令人心悸、过目难忘,这是任何悦目的色彩都无法企及的。普拉斯用诗句描绘的意象有的宏大荒寂,有的怪诞戏谑,但几乎都隐含着一种内敛的悲伤。因为这些是从一个悲伤的灵魂中自由流淌出的。 普拉斯在1963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1982年,这位离世19年的女诗人被授予普利策诗歌奖。这在普利策奖的历史上是罕见的。普拉斯的诗
曼德尔施塔姆于1910年发表处女作,获得广泛赞誉,后自筹资金出版诗集《石头》一举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在此后二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诗人的个人生活并不顺利,但是他一直坚持创作,并且要求精益求精,所以终其一生,也没有出版几部诗集。尽管诗人留下的作品并不算多,但是几乎每首都是上乘之作,许多作品在当时都在诗人圈子内引起广泛的讨论。1938年冬天,诗人含冤而逝,他的作品在漫长的岁月里无法与读者见面,所幸诗人的遗孀和亲友竭力保存了大量诗人的手稿和抄稿,这些不朽的诗篇终得以重见天日。 《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全集》由著名翻译家郑体武教授参照多个同类俄语版本编成和译出,书中收录曼德尔施塔姆一生所作全部诗歌作品共590首,包括若干新发现的散佚之作和未竟之作,是名副其实的 全集 。
《魂与结》是2019年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得主弗罗斯特 甘德的两部新作《莫哈韦沙漠之魂》和《结》的合集。《莫哈韦沙漠之魂》是诗人的一部新小说诗,也是诗集《新生》的延续。在母亲和妻子相继去世后,诗人徒步八百英里来到莫哈韦沙漠,其内心波澜起伏的情感和沙漠的风景融为一体。《结》是鲜有的诗人与艺术家直接对话的诗集。诗人被艺术家杰克 谢尔的摄影所吸引,围绕10多张黑白照片中男性人体和黑色亚麻布的梦幻结合创作出形式多变的诗歌,是文字与摄影、灵感与洞察、想象与智慧之间的神奇碰撞。《莫哈韦沙漠之魂》里长途跋涉间的内省叩问与《结》的瑰丽想象和极富张力的象征意义相得益彰。
《柏桦诗歌英译精选》以柏桦不同时期的经典诗歌为语料,用汉英对照方式呈现了14位中外知名译者的109个翻译文本,并对每位译者的背景情况、翻译成就、翻译策略、翻译风格等加以简要介绍。此外,本书收录了6篇柏桦诗歌英译研究论文,通过诗歌翻译对比研究,从 形 音 义 情 四个方面进行译文细读与分析,探索中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阐释诗歌翻译变异的原因,进而对诗歌译介模式、翻译策略和方法提出建议。 本书所选的诗歌文本与翻译文本颇具代表性、经典性,所论述的内容颇具系统性、前沿性、时新性,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实践和译介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W.H.奥登是托马斯·艾略特之后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他的诗是风格的博物馆,技巧的马戏团,既有传统歌谣的简单,又有现代主义的复杂。他的诗歌主题丰富,涵盖爱、性、政治、道德、文明和宗教,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着人类的复杂心灵和世界的多彩面貌。 本书从奥登一生的作品中精选101首涵盖其创作生涯各时期的诗作。奥登出于政治考虑,常在诗歌完成后将作品修改得面目全非,而本书全部采用奥登未经修改的原作,并附有详细的译者导读,力图完整呈现奥登充满哲思和人文关怀的诗歌世界。
《里尔克诗全集》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共分四卷:1. 生前正式出版诗集;2. 原初与未刊诗集;3. 逸诗与遗稿;4. 法文诗全集(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年表、注释一应俱全,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里尔克诗全集》第二卷《原初与未刊诗集》收录了里尔克诗歌中的原初与未刊诗作,其中包括里尔克不希望 以任何方式继续存在 的《生活与谣歌》。
爱尔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 希尼创作的时代是一个文化既多元共存又相互交流的时代,创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抛弃,而是不同传统的融合。早期创作反田园诗的时候,希尼依然把反叛传统作为创新的出路,但是随着对自己和其他诗人的理解日益深入,随着他建立起自信和更多地走入外部世界,希尼对其他诗人和传统日益包容,并通过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新的风格。本书在 影响 与 传记 两个基本研究点的基础上,建立起希尼与英语诗歌传统的立体研究体系。
《梅斯特雷诗选》是诗人从所有出版的诗集中精选的自选集,为诗人汉译诗集。作为这时代的游吟诗人,他俯拾便有乐器,打开喉咙都是歌,真与美以他的诗和音乐重获形式新生。他秉着诗歌创造性的原则,在风格形式上,有意识地规避惯常的修辞套路,彻彻底底地独树一帜而具变革意义。从风景般规整到经卷的笃定,再到散文诗直至生僻动词的肆意叠加,他越来越追逐教堂钟声般的真与美,轻快如风,欢乐如游戏,戴面具,让嘲讽的魔鬼附体,任荒诞的磁场逼近,终达至想象力的本质。
加拿大当代重要的诗人之一。该诗选是诗人生前自己选定的,也是诗人汉译诗集。按年代划分为 六十年代 至 二十一世纪 五辑,收录诗人各时期重要作品130多首。他的诗歌风格以坚实的现实主义描述,作为诗意准确性的前提,并加以精心提炼,不时闪现颇具穿透力的超现实主义意象。其涉及的主题和内容与大地、农村旷野和动物的宿命相关。苦涩的诗行中满溢生命之赖以持存的盐之味,冷峻的诗意以其旷古以来的诗性声调,向我们展示人之坚忍,梦想着言词能改变视野而获致永生。
诗歌是什么?——是 让我感觉自由的生活领域。如何写诗?——我经常在似睡非睡中写诗。什么是读者?——读者,这是一个孤独不亚于诗人的人。他打开一本诗集,仿佛正向你走来,要跟你诉说无人倾听过的他的苦难……人需要诗歌吗?——你有没有五到七个读者呢?有,——意味着:那就够了,不必讨论上述问题。本书为俄罗斯诗人艾基的综合文集,收录了其诗歌、散文、访谈和评论文章等。其诗歌不受节拍或韵律的约束,通过原始的 和 朴素的欲望传递对于故乡不一样空间的感受。其文章包含有关帕斯捷尔纳克、马雅可夫斯基、克鲁乔内赫、马列维奇、卡夫卡、策兰、勒内·夏尔等众多文学艺术名家的往事回忆或阅读体验。读者可以通过本书获得对艾基丰富创作的全景式了解,窥见20世纪俄罗斯文艺创作生态及先锋派发展历程。
《穆旦诗集》◎本诗集以《穆旦诗集》(1939—1945)为底本,原版制作。《穆旦诗集》(1937-1945)是穆旦于1947年5月在沈阳自费出版的一册诗集。收录诗作58首,附有王佐良先生的评论文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