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引进自德国的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一战刚结束时,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人们的内心惶惑不安,不知该如何与自由相处。克林索尔,这位在光阴流转中努力把握生命意义的画家,借由黑塞之手,成为了求索者的化身。在这个由战争撕扯然后被重重抛下的世界,克林索尔与他的朋友们 中国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等人,以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一起寻找内心的安宁,并试图通过艺术来解答生活的疑问。透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见证赫尔曼 黑塞对生命、艺术和自由的终极探索,更能看到他如何用一部中篇小说,将个人经历与时代洪流融为一体,展现独特视角下的精神世界。这是一部值得在现今这个时代重新审视和深思的杰作。
本书是一部引进自俄国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孤女涅朵奇卡的成长故事,她在一个缺爱的家庭中长大,童年的不幸造就了她歇斯底里的性格,并使她无法区分现实与幻想。通过三段迥异的生活经历,涅朵奇卡从畸恋、虐恋中摆脱出来,实现了自我觉醒,逐渐成为一个思考深刻、性格独立的人。虽然这部小说因妥氏的流放而中断,但其所蕴含的人性探索与心灵救赎历程是完整的。陀氏以其独具匠心的文学创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受困于家庭和社会桎梏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揭示了一个灵魂如何在苦难中寻求自我的救赎。这部作品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也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女性在破碎中追求完整的勇敢历程。
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以诗立名,诗名远播。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 帕斯说过: 博尔赫斯的创作涉及三类体裁,散文、诗歌和小说。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像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是散文。 《另一个,同一个》是博尔赫斯创作于1964年的诗集,也是作者特别偏爱的一本,共收录75篇,包括名作《关于天赐的诗》、《猜测的诗》、《玫瑰与弥尔顿》、《胡宁》等,主题涉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日耳曼语言文化、流逝的时间 本书开篇还附有作者序,不仅阐述了独特的诗歌美学理论,还交代了其中某些诗作受到罗伯特 bolangning的戏剧独白的影响,以及卢贡内斯和惠特曼的影响。
《受戒》是 汪曾祺文库本 小说卷之一,收入汪曾祺创作中期(黄金时期)的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陈小手》《八千岁》《徙》《鉴赏家》《职业》《七里茶坊》《鸡毛》《安乐居》《金冬心》。这11部短篇写于1979―1986年,具有典型的 高邮叙事 风格,是其创作成熟期最具京派淳朴风格的小说作品。
《写信即是练笔》是 汪曾祺文库本 的书信卷,收入汪曾祺书信60余封,包括:《美国家书》20封(写给夫人施松卿),《致同乡友人》9封(写给朱奎元),《致师长》2封(写给沈从文、巴金),《致友人》19封(写给黄裳、朱德熙等),《致亲戚》11封等。
《流星雨》是三毛的一部演讲录。她在台湾进行了逾百场演讲,直面读者、听众和记者,讲述与荷西的爱情、游历世界的经历,以及对写作本身的体悟,曾获得巨大反响。本书还收录了三毛谈《水浒》中武松与潘金莲的段落,很有自己的见解,读来别是一番滋味。因为频繁的演讲,三毛遇到了很多生命中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这些可能永不再相见的人则是流星,只要带着心灵的眼睛以及爱世界、爱人类的赞赏心情,便每时每刻都可以遇见流星雨。
“我就像一条狗,气味使我兴奋;泥土上苔藓的味道也使我兴奋……” 娜恩·谢泼德是大山的终身游客:她吃野果、饮河水,她在湖里游泳、在山腰入眠;清晨醒来,知更鸟的爪子搭在她赤裸的胳膊上;有些时候,是野鹿吃草时的呼吸把她唤醒。 她冷静精准,分享了一生所见的高地、幽谷、群山、水、雪霜、空气与光、植物、鸟兽虫和人类;却又私人、自我,描述了自己在山中如何安眠、如何观看、如何倾听、如何触摸和感受,乃至于如何存在。 这是一曲献给大山的经典颂歌,一本捕捉流水、雪花、鹿鸣的风土故事集,更是一次长达数十年、探索自然世界的感官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和外在世界之间能产生多少微妙的联系。在1977年出版之前,此书的手稿被作者本人压在箱底三十多年;而在出版后,珍妮特·温特森、阿莉·史密斯、罗伯特·麦克法兰等知名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与世无争,平时漫不经心,有时出于激情,陆陆续续写了不少诗,在结集出版的书中间,《另一个同一个/博尔赫斯全集》是他偏爱的一本。《关于天赐的诗》(另一首)、《猜测的诗》、《玫瑰与弥尔顿》和《胡宁》都收在这个集子里,如果不算敝帚自珍的话,这几首诗没有让他丢人现眼。集子里还有他熟悉的事物:布宜诺斯艾利斯、对先辈的崇敬、日耳曼语言文化研究、流逝的时间和持久的本体之间的矛盾,以及发现构成我们的物质——时间——可以共有时感到的惊愕。 语言的起源是非理性的,具有魔幻性质。丹麦人念出托尔、撒克逊人念出图诺尔时,并不知道它们代表雷神或者闪电之后的轰响。诗歌要回归那古老的魔幻。它没有定规,仿佛在暗中行走一样,既犹豫又大胆。诗歌是神秘的棋局,棋盘和棋子像是梦中一样变化不定,我即
《博雅经典:闲情偶寄》一书*突出的特色,在于创新,林语堂说他 对每件东西都有新颖的议论 ,绝非虚语。李渔在《博雅经典:闲情偶寄》的 凡例 中说: 不佞半世操觚,不攘他人一字,空疏自愧者有之,诞妄贻讥者有之,至于剿窠袭臼,嚼前人唾馀,而谓舌花新发者,则不特自信其无,而海内名贤,亦尽知其不屑有也。 又说: 阅是编者,请由始迄终验其是新是旧。如觅得一语为他书所现载,人口所既言者,则作者非他,即武库之穿窬,词场之大盗也。 这里的表态性的语言,说得是多么自信,也是多么的可贵!古时历代的著书立说者,对前人的著作或引录,或综述,或类编,或阐发,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像李渔这样自诩标新立异、不剽窃陈言的作者,实属罕见。从《博雅经典:闲情偶寄》的实际内容来看,李渔的自我标榜大体是属实的。书中所论诸事,观点
1776年至1778年,声名陨落、遭到放逐的卢梭在法国巴黎度过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日子。在生命的尽头,在没有了兄弟、亲朋,孤身一人的情况下,他将对周遭环境的厌恶和对自我的深入剖析、思考以散文的形式落于笔端,成就了临终前的*后一部自传体作品《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十篇 漫步 是卢梭走入街头、漫步田野、研究植物、回忆往昔时的遐想日记,也是卢梭意图平复自己的焦灼,在矛盾重重、犹疑不决的状态下一遍遍抚慰孤寂的心灵时,与自己对话、与大自然对话,进而对人类自身和精神世界进行的一次哲学反思。
......
本书收录了丰子恺的多部散文,从这里你可以更多的了解到丰子恺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为今时读书人提供了一本更具普适性的经典读本。本书收录了《学画回忆》《旧上海》《两场闹》《车厢社会》《爱护同胞》等多篇散文。 本书配以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在阅读美文的同时,更能体验丰子恺先生漫画的独特风格,是一本可读性强的散文集。
本书系著名作家池莉散文集。池莉的散文内容宽泛,五彩缤纷,写女儿的成长、写婚姻的感悟,写对社会人生的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读书所得、旅游所感等等,作品率直、坦诚、不做作,充满智慧和个性。其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这是毕淑敏老师献给都市女性读者的*本清凉读本和身体呵护指南! 全书结合了诗意笔法、心灵能量与情绪疗愈的作品。毕淑敏匠心独运的风格与别具心裁的观察叙述,为女性读者们送来了一阵悠远的清香,令人耳目一新,在香气之旅中拥抱一个新生的自己,品尝生命的淳真与美好! 毕老师用她那睿智的目光、慈悲的心怀,将五十多年来作为内科医师、心理咨询师、作家的丰富人生经验凝结成一篇篇温暖女性身心的美文,启迪那些处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女性无论遭遇爱情抑或婚姻的变故还是经受生活的伤痛,都要好好爱自己,希望每一位女性读者都能时刻做清醒如薄荷般的女子,始终清冽芬芳: 如何在纷繁世事中看清自己、看见未来,大声呼唤 我很重要 ? 新时代的女性如何与自己的身体亲密相处,享受属于女人的美丽人生? 行走在路上,如何做一个深存感
这部散文集是作者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所写文字的结集,共百余篇,分为5辑。作品承袭了作者既豪迈开阔又细腻敏锐的一贯风格,仅各篇散文标题就可以组成一首首好诗。作者是蒙古族人,丰饶无尽的大草原滋养了他精神的家园,他用无尽的热情记录和赞颂在那片散发着草原芬芳气息的天地里那些依然在大地诗意栖居的人物和景致。他在繁星般的散文篇章里倾情描写人间的真美善,轻松优美不时透露几丝幽默俏皮,让人在朴素与单纯中收获心灵的高贵和富裕,含英咀华,回味不已。
《落英无声 回忆我的双亲罗烽白朗》是金玉良潜心多年创作的有关东北流亡作家罗烽、白朗夫妇生平事迹的一本书,大致可以看作是二人的传记。全书约15万字,作者对罗烽、白朗两位作家的成长道路、历经的磨难都有深入而痛切的描述,帮助读者比较完整地了解他们的创作道路及著述情况,对文学史上的某些疑案、缺漏也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在反右和 文革 的近20年间,罗烽和白朗常常成为批斗的对象,受尽磨难,伤痕累累,后来,又双双精神失常。对于罗烽而言,*无法容忍的是对其1934年被捕入狱后 自首变节 的诬陷。因为在延安时期,中央就曾反复调查过他的历史,尤其是对其被捕入狱和出狱经过作了反复审查,多次作出正面结论。但在后来文学界的宗派斗争中,这段历史一次次地被模糊化和妖魔化。因此,直至去世之前,罗烽一直对自己曾经被扭曲抹黑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目前专享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伟大的启蒙者和精神导师。他对中国社会、人性、文学艺术、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论断,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随着历史和时间的打磨,鲁迅的智慧愈发显示出其宝贵的穿透力和强大的生命力。鲁迅研究者阎晶明从个人阅读的角度出发,将鲁迅作品中出现的“箴言”编选归纳分类,其中既有对中国国民性的剖析、中国文化的批判,也有对文学艺术、中国新文学的分析,既有对文学批评、文学翻译的态度,也有对自己作品的自谦或辩护,既有对青年、对同时代人的思考,也有对中国社会情状、对人生的理解。 本书为阎晶明选编的《鲁迅箴言新编(精)》。
在转瞬即变的时空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经典是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和表情,那些坦诚的语句,那些无畏的呐喊,那些对人类精神的思考,唤醒了我们曾经的期望,鼓起现在的勇气,不再虚空浮华,怀疑未来。这些智者的身影和流传已久的词句,净化了我们的心灵,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可以错过的但不会被磨灭的,什么是瞬间即逝的又是最宝贵的。
《林家铺子(茅盾小经典)》精选茅盾的短篇小说如《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大鼻子的故事》,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天窗》《雷雨前》《卖豆腐的哨子》,文论《(呼兰河传)序》等,以期使读者对茅盾的短经典创作有一个了解,其中的多篇作品收入各级语文教材或被 为语文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