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戴建业精讲唐诗宋词系列套装,包含《戴老师魔性诗词课》《戴老师高能唐诗课》及新作《戴老师高能宋词课》。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在这本书中,戴老师除了将他之前火遍全网的唐诗课的内容进行了更加系统的整理外,还增加了全新的内容和知识点,包含了他本人对唐代经典诗词的赏析,以及对盛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两大诗人 诗仙 李白和 诗圣 杜甫各自人生轨迹的讲解,并且作者还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将诗文中的盛唐气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这本书中内容是戴建业老师许多年教学与研究的沉淀,他一直再强调 网上的视频片段虽然有趣,但毕竟不系统,学知识还是要系统的去上课,去看书,反复的看书很重要! 他希望他的新书能够为更多对古诗词学习有兴趣的人提供帮助。 《戴老师高能唐诗课》 本书讲解了20余位著名唐代诗人的80余
詹姆斯 冈恩主编的 科幻之路 系列是世界科幻文学史的集大成之作,系统介绍了科幻小说这一文学重要门类的发展演变,及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代表作,首次呈现出系统、公正、生动的科幻文学史。 分册介绍: 第一卷《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 想要理解科幻小说的今天,就必须知晓科幻小说的过去。《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回到现代文明开启之前,重温那些人类樶初的梦想、希望与恐惧。从古罗马人的月球首航到弗朗西斯 培根的海上亚特兰蒂斯,从乔纳森 斯威夫特的小人国历险到玛丽 雪莱的科学怪人,从爱伦 坡的2848年日记到H. G. 威尔斯的地球毁灭预言,这些科幻小说的萌芽之作首次集结,共同致敬那些开启科幻之路的先驱。 第二卷《从威尔斯到海因莱因》 《从威尔斯到海因莱因》介绍了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科幻小说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时期,科幻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莎氏倾注了非常多心血和个人情感的一项诗歌工程。本书中,身兼学者、诗人、翻译家三重身份的包慧怡,从思想史、语言发展史、文学与文化等各种角度对之进行解读。这是中文语境中逐篇精读莎士比亚整个 诗系列 的专著。这些诗歌既可以作为抒情诗杰作一首首单独解读,也可以被看作一种四幕连环剧,有着起承转合、跌宕起伏的情节。 全书将体量宏大的154首十四行诗分为六大主题:聚焦青春、美与繁衍的 惜时诗 ;探讨诗艺与永恒的 元诗 ;涉及元素、星象、炼金等知识的 玄学诗 ;以植物、动物等自然生物或景象为奇妙喻体的 博物诗 ;演绎爱情与情欲的种种内心戏剧、以 爱 为基调的 情诗 ;处理情欲的暗面,尤其是欲望、憎恨与自厌之纠葛的 反情诗 。本书将是零基础读者阅读莎士比亚、学习赏析诗歌的理想伴读,为更多爱好者敲
他毕生都在捍卫文学传统的尊严和荣光!文评泰斗布鲁姆生前 一部重磅作品凝萃一生阅读经验的“文学回忆录”以阅读对抗时间的摧残 以阅读进行人生挽歌式的沉思本书是文学批评巨擘哈罗德?布鲁姆生前的 一部著作,可以说是年近九十岁的布鲁姆对他一生阅读体验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书中,作者遵循阅读的记忆,选取了超过八十段他从小就熟记于心的经典作家的文本,为读者带来精炼、睿智的解读。 书中,布鲁姆的论战对象不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阅读此书,就好比跟随作者经历一段从童年到晚年的精神之旅,读者将有幸看到当代 的批评家从文学史、艺术史、思想 的杰出灵魂中汲取养分的过程。书中选入的西方经典自布鲁姆幼年时代就萦绕在他心头,至今依然它们依然鲜活:从《 》到莎士比亚与约翰生博士;从斯宾塞与米尔顿到华兹华斯与济慈;从惠
在诗已开始失去辉煌的晚唐五代,词正在以朝气蓬勃之势兴起。这种并非以抒情言志为目的而只是在歌酒宴席上为娱乐而作的配乐歌词,到底凭借什么,竟能够在不久以后的宋代形成了不亚于唐诗的辉煌,又在清代再次兴盛?这里面的消息,在花间的温庭筠、韦庄,南唐的冯延巳、李煜词作中已露端倪;在北宋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苏轼的词作中则 展露,而在南宋的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的词作则又转向隐晦;及至清代,国难接踵而来,但许多词人在经历了\\\"世变\\\"的灾难之后,竟然在无意之中找回了元明两代丢失已久的词的那种不同于诗的言外意蕴之美。原来在中国文学中,词的幽约怨悱,也曾经历一波 。 这一套书,都是根据叶嘉莹女士从教七十余年来在世界各地讲词之录音整理出来的讲稿。叶嘉莹女士以她娓娓的讲述,带领我们在词的历史长河上
跨越700年,好汉再聚首 展现一代粗犷而真实的梁山水泊英雄传奇 自明代《水浒传》成书以来,水浒人物插图被无数次创作。本书收录了清代两位画家独具特色的水浒人物图,分别是清代孙石的白描绣像,和清代张琳的工笔重彩人物绘像。在绘画表现上都具有着不同的审美代表性,值得细细评赏。 此绘本集合孙石、张琳两版,各有图一百零八幅,每幅绘一人,与以往历史版本不同的是,人物为主,并无任何背景配饰。画笔风格不仅体现了不同画家的思想,就同一题材、同一作品中所勾勒的人物形象来看,还能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差异审美观。 张琳所绘彩图,设色丰富、明快,有层次感,为古代工笔重彩人物绘像之佼佼者。 观孙石所绘人物,笔触细腻,线条流畅,其功力不下陈洪绶《水浒叶子》。比起陈洪绶的钉头鼠尾画法,他的笔法更显圆润,独具
本书选择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小说名作如《搜神记》《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阐释其艺术成就和文化内涵,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其对今人的启示,如神话中对世界和人类起源的思考,志人小说中的人生态度,志怪小说对另外世界的想象,唐宋传奇中的人生梦幻和感慨,《三国演义》的历史观,《水浒传》的江湖世界,《西游记》的心路历程和人生寓言,《金瓶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欲望的反思,《红楼梦》的爱情观和人生感悟,《儒林外史》的文化反思和人格理想等。这些古代小说名作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成功营造了一个个小说世界,真实、形象而深刻地折射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作为人生理想的最佳载体,小说编著者将自己的人生梦幻和思考感悟通过小说这一
《李白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李白非常有代表性的名篇和诸多专家的精彩鉴赏文。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瑰玮绚烂。 《李白诗歌鉴赏辞典》所收名篇涵盖诗、词、文几大类,较全面地反映了李白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而鉴赏文则出自马茂元、刘学锴等当代名家之手,深入浅出,流畅生动,既能深入剖析李白名作之佳处,又能使普通读者领略名作的音韵美、情感美。 总之,《李白诗歌鉴赏辞典》可说是古今名家联手为读者奉上的一道诗文佳肴、精神盛宴。
2010年,刘继才先生出版了《中国题画诗发展史》。傅璇琮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高度评价《中国题画诗发展史》 填补了一项我国题画诗研究的空白 ,称赞此书 具有开创意义 。时隔十年,刘继才先生在此书的坚实基础上,经过修订、补写,由原来的60余万字扩充为150余万字。不仅扩大了篇幅,也扩展了内容与内涵,大大推进了学界现有的研究。本书的重点是探讨中国题画诗的发展规律,以寻求对我们有益的启示。书中以时间为序,对我国题画诗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梳理和研究。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又对极具代表性的题画诗作者及其作品进行剖析。书中不仅分析内容深刻、独到,而且实例众多、配图丰富,图文结合,不仅对我国诗词画研究者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而且使广大诗词爱好者能够充分领略我国题画诗之美,并在自己尝试创作时加以借鉴。本书
《李白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李白非常有代表性的名篇和诸多专家的精彩鉴赏文。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瑰玮绚烂。 《李白诗歌鉴赏辞典》所收名篇涵盖诗、词、文几大类,较全面地反映了李白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而鉴赏文则出自马茂元、刘学锴等当代名家之手,深入浅出,流畅生动,既能深入剖析李白名作之佳处,又能使普通读者领略名作的音韵美、情感美。 总之,《李白诗歌鉴赏辞典》可说是古今名家联手为读者奉上的一道诗文佳肴、精神盛宴。
兰陵笑笑生著的《金瓶梅》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通过对明代中后期世情生活的描写,为明代中国社会生活留下了一幅绘声绘色的生活画卷,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目前有着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金瓶梅》的艺术
在诗已开始失去辉煌的晚唐五代,词正在以朝气蓬勃之势兴起。这种并非以抒情言志为目的而只是在歌酒宴席上为娱乐而作的配乐歌词,到底凭借什么,竟能够在不久以后的宋代形成了不亚于唐诗的辉煌,又在清代再次兴盛?这里面的消息,在花间的温庭筠、韦庄,南唐的冯延巳、李煜词作中已露端倪;在北宋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苏轼的词作中则 展露,而在南宋的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的词作则又转向隐晦;及至清代,国难接踵而来,但许多词人在经历了\\\"世变\\\"的灾难之后,竟然在无意之中找回了元明两代丢失已久的词的那种不同于诗的言外意蕴之美。原来在中国文学中,词的幽约怨悱,也曾经历一波 。这一套书,都是根据叶嘉莹女士从教七十余年来在世界各地讲词之录音整理出来的讲稿。叶嘉莹女士以她娓娓的讲述,带领我们在词的历史长河上游徜
在诗已开始失去辉煌的晚唐五代,词正在以朝气蓬勃之势兴起。这种并非以抒情言志为目的而只是在歌酒宴席上为娱乐而作的配乐歌词,到底凭借什么,竟能够在不久以后的宋代形成了不亚于唐诗的辉煌,又在清代再次兴盛?这里面的消息,在花间的温庭筠、韦庄,南唐的冯延巳、李煜词作中已露端倪;在北宋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苏轼的词作中则 展露,而在南宋的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的词作则又转向隐晦;及至清代,国难接踵而来,但许多词人在经历了\\\"世变\\\"的灾难之后,竟然在无意之中找回了元明两代丢失已久的词的那种不同于诗的言外意蕴之美。原来在中国文学中,词的幽约怨悱,也曾经历一波 。 这一套书,都是根据叶嘉莹女士从教七十余年来在世界各地讲词之录音整理出来的讲稿。叶嘉莹女士以她娓娓的讲述,带领我们在词的历史长河上
《茅盾研究年鉴(2016-2017)/创意写作书系/凤鸣丛书》系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编撰的“茅盾研究丛书”之一。茅盾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 作家、学者、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本年鉴全面整理了2016-2017年间茅盾研究大事记、关于茅盾的重要研究论文、论著,以及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的要目与摘要,为文史专家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重要资料,以便 好地传承茅盾研究。
本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前现代语境中,《诗》为何能在言说常道的意义上被视为“经”。以“经”论《诗》的通行进路,如从经学史或广义上经学文化学的角度,梳理出诗经学史的理论成果或对《诗》的经典化过程及其影响作一番描述性研究,这对解释言说常道之“经”何以成为《诗》 为根本的意义规定而言并不充分。因为后者要求吾人深入《诗》与“经”这两个概念的内核进行义理层面的考察。本书以“诗教”为切入点来回应此问题,其原因在于,古人基于“常道”来理解“经”,基于“修道”来理解“教”。“经”与“教”在概念层面上互相涵摄,在交互关系中规定了彼此,故而“诗教”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诗》之为“经”提供解释。根本而言,本书试图对传统的经学史研究进路进行扬弃,基于哲学视域探究“教”的意义面向能否以及如何从《诗》自身生发
词,是一种传统的文学体裁。因为它篇幅短小,且常常描绘文人眼中难逃浮浪浅薄的美女和爱情,历来被称为“艳科”“小词”。小词如何从爱情的品格升华到人生的境界,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修养?读者又如何能够从小词中领略这种修养和境界?叶嘉莹女士将为您细细评赏,虽小词,大雅存焉。
兰陵笑笑生著的《金瓶梅》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通过对明代中后期世情生活的描写,为明代中国社会生活留下了一幅绘声绘色的生活画卷,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目前有着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金瓶梅》的艺术成就一直缺乏充分的认识。 当代著名作家、古代文学学者刘心武先生研读该作数十年,参阅大量相关文献,对《金瓶梅》的文本得失、细节关联、人物命运、写作艺术的承继与等诸多方面作了深入简出的评点,体察入微,匠心独发,颇见深刻和睿智,不仅辅助阅读理解,而且展示了更为广阔的文学空间、历史空间,多少儿女情,多少辛酸事,均如流水淙淙,宛在目前。 《刘心武评点金瓶梅(上中下)(精)》,将刘心武先生的精彩点评,与《金瓶梅》原文相结合,既便于阅读,又便于领悟与欣赏,是当下古典文学研究与普及的一个极为重要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著作。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整理者詹锳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艺理论方面研究成果卓著。其整理的《文心雕龙义证》荣获1991年河北省第三届社科成果著作类一等奖、1992年上海出版新书 著作一等奖、1992年全国古籍整理 著作一等奖。
本书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编,分为中学、西学两篇,主要收录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获得者关于古典学研究方面的阶段性的高水平、杰出的研究成果。西学篇主要围绕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学研究收录相关文章,不仅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和文化,也包括戏剧制作技艺与城邦剧场文化,还涉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物如赫拉克利特与赫西俄德、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欧里庇得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学篇围绕中国古代典籍《周礼》《礼记》《孝经》《论语》《中庸》《史记》进行研究,也涉及中国古典学中的重要概念如工夫与教化,心、经、学以及儒家经学中的十二大价值观念、“诗言志”的内传理解和儒家的秩序思想。展现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年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