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空白的纸,不知该从何下笔吗? 你很想画超出界线以外,但又不敢这么做吗? 如何才能大胆自由发挥创意? 本书颠覆一般传统书籍的格式,每页以不同的指示文字及插图,引导读者突破书本的局限,随时随地放肆涂写、画,创作个人化作品。 在页面上藏一个秘密、剪下来穿在身上、让书漂起来、收集各种数字、以书记录时间、滴上泥巴、带书去散步、用线把某页填满、拓印叶子、收集姓名/梦、盖手印、记录天上飞的鸟儿 作者希望借由这些大部分人从来不会对书做的事,让读者亲身体验发想创意的过程,鼓励读者以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找到新的方式发挥想象力,真正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而借由一些看似 破坏 的动作,作者也鼓励读者进行创意大探索,突破自我,走出框架,无拘无束大胆勇敢尝试,体验生命的各种可能性。现在,无论你走到哪,
本书由意大利艺术史学家朱利奥 卡洛 阿尔甘(Giulio Carlo Argan)与毛里齐奥 法焦洛(Maurizio Fagiolo)合著,1974年出版后畅销意大利与西欧,成为历史艺术文献领域不可或缺的经典工具书。在上篇 艺术史研究的前提 中,阿尔甘首先深入浅出地整理并提出了艺术史研究中的普遍问题,如艺术的领域、艺术史的任务、艺术品的真伪与品质等命题。接着法焦洛在下篇 书目导读 中具体阐述了研究的工具、方法论、研究的问题、艺术史学家的职业等,详尽列出了艺术史学的各类入门书目(包含绘画、雕刻、建筑、工业设计、都市计划、舞台设计等范畴),同时介绍了艺术史学的发展与成果。本书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涵盖艺术史学领域整体的必要信息。
《美术学与设计学精品课程系列教材》是山东省教学改革立项重点研究项目——“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教材建设研究”内容之一,也是落实*“创新型应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的具体举措之一,该教材的规划和落实经历四年多的时间,其中《民艺学概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设计素描》、《品牌形象设计》、《广告摄影》、《景观设计》、《网页艺术设计》是山东省精品课程所用教材,《民艺学概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还曾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工艺美术史》获得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与这些教材相关的课程是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等国家特色专业,以及工业设计等山东省品牌专业的重要基础。
《蓝调江南》收入有十五篇散文作品。即《老茶馆》、《听书》、《八音刀》、《巷口小吃》、《电影船》、《母亲树》、《一头有名字的羊》等。读《蓝调江南》,人们不会不被金曾豪的真情所打动。在他的笔下,任何一件在常人眼中也许只是极为琐屑而普通的物事,金曾豪都赋予了生命的感情色彩,读来真实、生动、感人,趣味横生。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金曾豪在《蓝调江南》中对动物形象充满感情色彩的生动描写。在收录的十五篇散文中,就有半数以上的篇什直接或间接地落笔于动物。无论是《呼鸭》中的鸭溜溜、《萤火虫,夜夜红》中的萤火虫、《网船》中的狗和水老鸦、《蟹眼天井》中的野鸭、乌龟和猫、《母亲树》中的喜鹊和猫头鹰,还是《一头有名字的羊》中的白雪、《青青桑》中的蚕宝宝、《独角牛走过老街》中的独角牛等等,金曾豪在理性思
湖山艺丛 是一套现当代艺术大家谈思想和理论的丛书。这些艺术家不但在实践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勤于在学理层面深入探索,其思考多涉及各艺术门类的根本问题,所谈所论极富洞见。此次推出《近三百年的书学》《论书随笔》《学习书法的十三个问题》《文化与书法》四本,各册篇幅不长,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堪称书法领域的 大家小书 。《学习书法的十三个问题》是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对书法学习中常见问题的专题讲解,包括:迷信由于误解、字形结构应该尊重习惯、碑和帖、文房四宝、入门练习、学书 循序 说、 用笔 说、真书结字的黄金律、如何选临碑帖、执笔法、求人指教、参考书、如何才能写好字。本书语言通俗,擅用比喻,幽默风趣,切实可读,但又不失思想高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绪论、本质论、历史论、门类论、主体论、创作论、作品论和接受论。本书注重了艺术观点的学术性和理论的科学性,体系的系统性和知识的丰富性,设计的独特性和结构的条理性,门类的多样性和例证的精彩性,学理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生动性。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文字案例、视频案例、习题参考答案、模拟试卷等教学(学习)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更新勘误表和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教材与艺术类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供各行业艺术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而当图像终于取代文字,充斥于视线所及的一切空间,我们又该如何观看而不致再度迷失? 约翰·伯格编著的《观看之道》论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方面,配以两百余幅经典图像,与BBC同名纪录片一起,改变了西方一整个世代的观看方式,也必将适用于如今大大小小的手机屏幕和街边广告牌。从对视觉文化的深入探索和普及的角度而言,本书亦可与贡布里希爵士 杰出的著作互为补充。
本书是中国台湾作家彭怡平的艺术评论文集,全书分电影艺术、摄影艺术和戏剧艺术评论三个部分。以视觉艺术为骨干,尝试于艺术中挹注更多不同领域间的对话,交互影响的思考,以及不同的艺术形式与文化间相互碰撞交融以后所产生的各种面貌;它既是当代的,又是传统的;既是不断挑战过去的实验创新,也是回归传统的恬静自适。 作者长期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工作,游历世界各地。本书正是作者十多年艺术旅途中拨开浮华世界表象,致力于追求内心那道神秘风景的溯本追源之旅。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谈及视觉艺术 电影,更将电影与不同类型的视觉艺术,如绘画、摄影、表演艺术等相结合,并旁及戏剧、音乐、传统戏曲、世界文化、哲学、文学与历史等主题的探索。可以说,"彭怡平艺术笔记"不仅是作者个人多年浸淫与艺术领域、苦心钻研以后
如果可以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某个时间生活 ,你会怎么选择? 六年前,艺术家马良在微博上提出这个问题,八百多名网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些回答多半是关于回忆和梦想,其中 精彩的部分,收录于本书第六章。马良没有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本书里收录的所有文字、摄影、绘画、装置、草图和手稿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给出了他的回答,这个回答独特、真诚、精彩,却也与每个人的答案并无不同: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永远是那些多情、疼痛、难忘而已成定格的青春;如果能够去到未来,则一定要去看望那些热血、骚动、古怪但尚未实现的理想。 马良著的《坦白书(献给勇于直面幻灭的理想主义者增补版)》是世界摄影金奖获得者马良对于艺术创作,对于逝去时光,对于生命本身 为 的一次坦白,共收录马良各类艺术作品八十余幅,创作手记和散文三万余字,献
本书根据*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信息技术类(辑)》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本书的编写从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 本书以任务引领教学内容,通过精彩、丰富的任务案例介绍了计算机美术设计概述、计算机美术设计启航(美术设计三大构成 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计算机美术设计应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标志设计、网页设计)等内容。本书美术设计知识讲解全面,任务案例丰富,操作性强,既可提高读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又可提高读者的应用操作技能。
作为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文人,温克尔曼的希腊阐释深深植入近代德国文化身份的建构进程之中。高艳萍所著的《温克尔曼的希腊艺术图景》,作者围绕温克尔曼的希腊雕塑批评、美学理论、艺术史写作及视觉经验,通过作品研究、文本细读、哲学分析和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温克尔曼的希腊艺术图景及其生成做出独特而深入的分析与阐释。同时,作者也借此揭示温克尔曼美学思想的嬗变,并掀开温克尔曼的别异于同期“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的艺术美学风景:一种突显“不确定性”的、体验的、涉身的艺术理论和实践。
江户时代见证了日本城市文化的繁盛、交融与碰撞。日本传统贵族和武士阶层绵延不息的艺术、技法和美学关注,加上本土和国外的影响,逐步汇成了城市艺术生活的合唱。财富增长和商人阶层投资艺术,成为了所有艺术品种开花结果并空前繁盛的肇因,其中有成绩的还是绘画和版画,同时也包括瓷器、漆器和丝织品。 这是本纵览日本江户时代的著作,主要研究了日本的四个中心城市:天皇驻地京都,幕府开幕的江户,商业中心大阪和全球性港口长崎。在铺陈介绍许多优秀作品的基础上,本书主要分析了光琳、喜多川歌磨、葛饰北斋等著名艺术家的活动,同时也涉及了其他一些名气稍逊的艺术家。艺术家在不同城市之间以及乡村与城市之间来往穿梭,中国和西方艺术影响的增强,塑造了日本江户时期艺术复杂多元的品性。本书兼收并蓄,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了这个
北部的文艺复兴,涵盖了十五至十六世纪的佛兰德斯、荷兰、法国、德国等地,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精美的绘画和雕刻作品。本书从*有自觉性的艺术家着手,继尔描绘了各时代的教会与政权、天主教与清教、男人与女人、艺术家与赞助者、独立的商业城市与贵州沙文主义的宫廷,即当时北欧文艺复兴时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并把所有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关于艺术及其时代的叙事之中。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北欧文艺复兴时的艺术风采,使读者能更融入到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去理解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艺术普及读物。 本书并非是对于此一时段的广泛而无所不包的调查,而是对于一种精神状态和文化时刻的敏锐而深入的审查,正是这种精神状态与文化时刻孕育了那具有令人窒息之美的、复杂和辉煌的艺术形式。
本书所描述的艺术源于一片广袤、多样的地域―从被运河所围绕的一马平川一直延伸至荷兰北部的地平线,直至瑞士的山巅。在这两端之间是比利时和法国那富庶丰饶、连绵不绝的群山,其间除了有奔涌入海的河流纵横,还有德国南部风景如画的湖泊和茂密的森林。所有这些以及更多的景色,均可在北方文艺复兴的绘画中略见一斑。这是一片富饶肥沃的土地,而在15和16世纪欧洲的这一地区也同样经历着风起云涌般的变革。将如此复杂的时间和空间浓缩成这样一篇简短的概述乃是一项挑战。'在本篇概述中,"发现"具有探索大千世界的意味,它无疑是统领全文的标语之一。很大程度上而言,北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正是基于那很简单的一点一对世界和对自我的发现。 若要了解任何一个阶段的艺术史,构建一个宏大的编年史框架是极为必要的,而且这无疑是研究15和16世纪北
约翰·伯格著的《抵抗的群体》是一本收录了英国 作家约翰·伯格24篇书写古代及现代艺术作品及艺术家的演讲评论集。这些文章分别是他在苏黎士、马德里、瑞典、法兰克福、赫尔辛基等地以不同语言发表的讲演与评论,基本观点集中于对现下经济 化趋势的批评,文字依旧有着浓烈的批评色彩。 书中包括了伯格对法国史前艺术的观察,古典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伦勃朗、德加,以及个性强烈的墨西哥女画家弗丽达,20世纪雕塑大师布朗库西等人作品的评述,及相关的历史社会分析。在经济狂飙的 ,约翰·伯格始终警觉社会对艺术的欠缺理解与现代艺术本身乏善可陈,而《抵抗的群体》则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一本 敢言且殷切提醒之书。
“方力钧”是一个名字,也是一个灼热的现象,更是一个艺术标志和一种成功方式,是方力钧经营艺术二十多年来最成功的品牌。方力钧这三个字,在艺术学术圈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泼皮文化”“叛逆”“新物种”……在另一个层面上还意味着“高价”“艺术界的话语权”……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篇“艺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主要描述作者的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第二篇“制造新物种”主要叙述艺术技巧、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第三篇“一只野狗的生存智慧”主要讲述了商业社会的艺术法则和作者的人生理想。全书诚实而客观地记录了方力钧的艺术态度、艺术立场、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处世原则等,并附有他的多幅油画、版画、素描、雕塑等作品照片,后附艺术家简历及生活、工作、出访交流照片,表现了这个性格复杂又单纯、身份多重又如一的
达利,西班牙画家。超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爱用极为写实的手法组合极为荒诞的意境,在一个画面里容纳引发相关联想的多种形象。他说,绘画是具体的非理性和想象世界的手工彩色照片。它以谵妄联想和解释的批判的和有秩序的具体表现为基础。他那蓬起的一缕头发和高翘的两撇胡子成为他独特的形象标徽。
吴群编著的《大学生音乐舞蹈鉴赏》是一门普通高校非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课程。 本教材以辅导大学生欣赏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音乐、舞蹈作品为主线,着重介绍中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舞蹈概况以及音乐、舞蹈风格特征,介绍代表作曲家及其创作思想、艺术成就、历史贡献以及与音乐、舞蹈鉴赏有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对音乐、舞蹈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人文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全书的内容分为音乐篇和舞蹈篇两部分来讲述。音乐篇包括中国古代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近现代音乐、西方古典音乐、西方近现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