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二十品.上》由艺美联主编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由孙宝文编
品读中国历代碑帖,玩味古人的笔墨风神。胡竹峰品读的不仅是书法之美、文人雅趣,更有烟火日常。王羲之为友人送橘呈上一份《奉橘帖》写有“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的情谊;金农的《金农题画记》写着 “豆荚青,豆花白。豆荚肥,秋雨湿。想见田间午饭时,此中滋味,问着肉食贵人全不知。”,道出四时风物的生活妙趣;张旭有一日肚痛,狂笔书就《肚痛贴》……这一切正是“一半是尘土,一半是清风,一半是生活,一半是艺术”。在流动的清澈行文中,作者带我们通往明、清、唐、宋与魏晋,这是碑帖之路也是古典之路,更是一个人的心路。
《甲骨文同字异形字帖》作者王本兴使用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电脑、复印机等现代电子设备,将微小的拓片文字放大,将其整理归纳、影印成《甲骨文同字异形字帖》。实际上,迄今为止,像这样把甲骨文字放大并置于传统的米字格中,供书法爱好者及学生临摹的甲骨文字帖,尚属首创。有的甲骨文单字的写法很多,笔者一般精选四例,很少的也有两例。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单字单形,本字帖未作收录。
《赵孟頫书洛神赋》由孙宝文编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收录自唐代至清代一百九十余位书画及收藏家的题跋,共计二百七十余件,集字三万一千余个,正文部分收录字头二千八百八十个,按简体汉字之笔画数,再按首笔为横、竖、撇、捺、折的次序编排,并附有笔画检字表和汉语拼音索引。书眉注有字头,并在其右注有繁体或异体字。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各字下的文字标注为该字形的出处。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碑帖汗牛充栋,从何入手?如何上手?怎么从书法史的整体视野来欣赏风格多样的书法?这是学习者要面临的问题。“了如指掌书法帖” 辑“法相庄严楷书帖”精选历 6位楷书大家的10种碑帖,共计8册。这些碑帖以适宜上手为基础,兼顾书法 帖学的重要书风;范字如有缺损、风化,修旧如旧,做成无缺字本碑帖,以便读者通晓碑帖的文化背景;单字放大到日常书写大小,便于临摹示范;为碑帖中的每个范字建立索引,便于学习者或书法老师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了如指掌书法帖虽不是教材,却胜似教材。它把字帖功用、碑帖风范与工具书的索引做了 结合。本书选用唐代 书法家褚遂良(596—659)代表作《雁塔圣教序》,全文1467个字,唐高宗永徽四年(653)立石,时年褚遂良58岁,近耳顺之年。《雁塔圣教序》在用笔上方圆兼施、顿挫
《闲居赋》《秋兴赋》都出自潘安之手。潘岳是西晋文坛盟主,官至散骑侍郎、给事黄门侍郎。这两篇赋文都有辞官归隐之意,抒发自己淡泊名利之意,但他抵不过富贵的。赵孟頫一生也陷于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心情中,所以,赵孟頫也是潘安的知音,他在赋文中的句子中可以找到思想解脱。 全卷用笔遒劲挺健,笔圆带方,结字俊美灵秀,独具姿韵。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碑帖汗牛充栋,从何入手?如何上手?怎么从书法史的整体视野来欣赏风格多样的书法?这是学习者要面临的问题。 “了如指掌书法帖” 辑“法相庄严楷书帖”精选历 6位楷书大家的10种碑帖,共计8册。这些碑帖以适宜上手为基础,兼顾书法 帖学的重要书风;范字如有缺损、风化,修旧如旧,做成无缺字本碑帖,以便读者通晓碑帖的文化背景;单字放大到日常书写大小,便于临摹示范;为碑帖中的每个范字建立索引,便于学习者或书法老师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了如指掌书法帖虽不是教材,却胜似教材。它把字帖功用、碑帖风范与工具书的索引做了 结合。 本书选用唐代 书法家褚遂良(596—659)代表作《雁塔圣教序》,全文1467个字,唐高宗永徽四年(653)立石,时年褚遂良58岁,近耳顺之年。《雁塔圣教序》在用笔上方圆兼施
文徵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初名壁,一作璧,字征明,后字征仲,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诗文上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赤壁赋》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一〇八二)七月,苏轼被贬黄州,分别于秋、冬两季泛舟夜游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篇《赤壁赋》创作时间相隔三个月,前后辉映,刚一问世就广为流传,不仅家传户诵,而且被众多艺术家取为创作题材。 文徵明极为喜爱《赤壁赋》,一生之中曾以不同笔法多次书写。据戴立强《明文徵明行书前赤壁赋册记》中统计,仅传世之作就有十六件。《前后赤壁赋》书画合璧卷,行书纸本,纵30.5厘米,自署书于嘉靖壬子(一五五二)十一月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