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刚民族器乐作品集(附光盘)》收录了霍永刚先生近二十年创作的九首作品。自大学时期开始,作者就开始给电影、电视剧、戏曲、舞剧做配乐,曾参与编曲创作了越剧《家》《赵氏孤儿》《沙耆》等等的配乐以及作曲。学习音乐这么多年的经历总会有些体会和感受,想通过自己的音乐而表现出来。尝试着写一些自己喜爱的民族器乐作品,随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写出了本书所出版的乐曲。
闽南一地的大众喜爱演唱闽南语歌曲和通俗歌曲,一般爱好者能不能写作这类歌曲,怎么入门,好的通俗歌曲的形式结构有何特点,词与曲的关系究竟如何处理,成功写作一首通俗歌曲有无规律和捷径,闽南语歌曲的特色与通俗歌曲的关系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写作者和爱好者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值得理论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施雯、卢广瑞著的《论闽南语歌谣歌曲写作》针对这些问题,详尽地分析和解答,力求结合深奥与浅显,繁复与简易的理论与实践,提纲挈领,相提并论。期望阅读完本书,歌曲爱好者可从开始入门学习歌曲写作,也能从对 的通俗歌曲作品的分析中受益。 本书部分引用卢广瑞的学术专著《20世纪海峡两岸闽南语(创作)歌曲研究》,原因有三: ,闽南语歌曲写作必然与闽南语歌曲的学术研究有联系;第二,歌曲写作的实践,也
这是一套精心编撰的古琴启蒙、进阶学习绘本(上、下两册),旨在引领少年儿童步入古琴这一文化艺术的大门。内容丰富新颖、布局精巧有趣、视觉大气舒展,同时结合多媒体课程,生动立体地将古琴习弹技法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注重习琴的技巧训练,还强调审美艺术的培养,并且蕴含较丰富的文化知识,能够更好地培养现代琴人需要的实用、全面、系统的基础音乐能力。 ·本书适用于初学古琴的人群。年龄幼小、动手能力弱的少年儿童,即使零基础也可以轻松入门、循序渐进、学有所获。 ·本书采用简谱、五线谱、减字谱三谱对照,包含简单明了的乐理知识和与古琴指法相配套的精美插图。 ·本书每首曲目都配套有视频示范二维码,一册在手,寓教于乐。
一、本书为“云南艺术集成、志丛书”中“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云南卷丛书”之一,根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云南卷丛书体例》编辑。 二、本书收入作者上世纪70年代以来至21世纪初改编、创作的代表性花灯唱腔46段。为全面反映作者的音乐创作成果,同时选入歌曲l8首、歌舞曲和花灯器乐曲8首、创作札记5篇。 三、花灯唱腔选段均以剧目为单元,依创作、上演时间为序编排;歌曲、歌舞曲及器乐曲按写作年代编排。为便于了解唱腔背景,把握演唱所需情绪和情感,每个剧目均有一篇剧情简介。唱段、曲目末尾以简略文字说明演唱情景、音乐改编发展及上演、演唱、录音、出版等方面的情况。 四、花灯唱段以唱词首句或点题句命名,标题下方标记剧中人。唱段剧(词)作者统一署于剧情简介页剧目名称下方,歌曲、歌舞曲及器乐曲词作者署于每首曲目
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是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为丰富的地区。单簧类管乐器在云南中南部地区有着极为广泛的分布,种类繁多,是当地 特色的乐器类型之一。在全面深入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本书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对云南中南部地区单簧类管乐器的制作工艺流程、音高音程关系数据进行记录,并对其在制作工艺中体现的声学原理及演奏过程中体现出的音响特性、旋律形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云南不同民族的同类乐器在制作工艺、音乐形态方面的共性和个性。
伍国栋著的《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版)》讲述了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研究世界诸民族传统音乐及其发展类型的理论学科,田野考察是其获得研究材料来源的基本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将所考察和研究的音乐对象,视为是一种音乐事象,倡导将某一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及其发展类型,置入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之中,通过对该民族成员(个体或群体)如何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去构建、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类型的考察和研究,阐述其有关音乐类型的基本形态特征、生存变异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
全书选曲从“古风”“他音”“新韵”几个角度入手,古风,即选择一些经典古曲,通过新的创作编配赋予其新的古筝重奏风貌;他音,是把其他器乐名曲或者经典歌曲等改编为古筝重奏版本,通过移接拓展古筝的表达宽度;新韵,即是专为古筝重奏所创作的新作品,以此为这一艺术表现花园撒下新的花种,期待新蕾的绽放。
《扬琴五线谱视奏训练》的编写一共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采用针对性的视奏谱例使演奏者对扬琴的音位、演奏技法等方面得到有效的视奏训练,期间逐渐加入不同的节奏类型、音乐表情术语、变化音及各类演奏记号等内容,并结合部分扬琴重奏、合奏、独奏及协奏曲片段,力图从多个方面与角度更好地培养演奏者的读谱意识与视奏习惯。
本书对西安鼓乐的表演形式、乐器使用以及所表现出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归类,将其诸多乐器分为旋律类乐器和节奏类乐器两大类:旋律类乐器主要包括吹奏类旋律乐器和击奏类旋律乐器,节奏类乐器主要包括鼓类节奏乐器、锣类节奏乐器、铙钹类节奏乐器、木梆类节奏乐器等。这两大类乐器,分别使用不同的乐谱和配器手法,其演奏技法丰富多彩、新颖独特,形态特征极为鲜明。 书中进一步讨论了西安鼓乐乐器的使用与组合形式,以及乐器的配器方法与应用,针对坐乐、行乐各自乐器的使用、组合以及基本配器方法和应用,均以具体实例做了详细讲述。为了让学习者 深一步了解西安鼓乐,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加深感性认识和知识积累,为此选了12首西安鼓乐经典作品,包括散曲、套曲以及鼓扎子曲等不同体裁的乐曲,以期通过演奏实践,全面掌握西安鼓乐这
本书收录六作品,包括祁瑶的钢丝筝、笙与打击乐《摇曳》,朱学思的《狂想曲——筝与打击乐》,杨姗姗的筝独奏《镜花》,王伊的筝、钢琴与打击乐《秋之叶》,吴昊的筝与钢琴《静·绣》以及邓翊群的筝与钢琴《定风波》。为了使读者 加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每作品附有作品简介及演奏提示,以及扫码听音乐
本书由王国潼、赵寒阳编著,是一部由初级到中、高级程度的二胡教材。它集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为一体,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二十二个技术项目,每个部分和每首练习均附有文字说明和练习要点提示。 书中的300首练习曲,有编著者创作的,也有他们根据人们所熟悉的歌、乐曲改编或加工(定谱、订号指法)的,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少年儿童琵琶教程》由闵季骞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