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佛像的历史 图文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157 条评论 )
    • 梁思成 /2010-06-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佛像的历史》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佛像和古代建筑的书。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先生虽然是一位建筑大师,但他一生热爱雕塑。 《佛像的历史》此书按年代编写,从南北朝至明朝,贯穿全文的是梁思成先生对每个朝代的佛像雕塑的理解和介绍,关于佛像的技法、来源、流派、风格及特色都有比较全面的梳理,尤其详细地介绍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这几个大的石窟。梁先生的文笔极美,阅读起来,非常享受。 《佛像的历史》在写作时,梁思成先生身处战乱之中,出于一位古建研究专家的天性,他深知战火无情,会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泥塑、木质文物受到毁灭,所以他和妻子林徽因以及几位研究人员踏上了考察之路,赶在日军的前面去把一些古建拍摄记录下来。因为他知道,有可能这是这些古建留在人世最后的影像。书中的绝大部分的

    • ¥32.8 ¥49 折扣:6.7折
    • 艺术中国:雕塑卷
    •   ( 28 条评论 )
    • 黄惇 /2017-05-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套书为16开彩印画册,定位艺术知识普及的关于中国雕塑艺术史图文读物。本书为《艺术中国》系列图书的一本。但通俗易懂、图片丰富,并且不失较高的学术水准,编写的结构,基本依照业界目前权威的雕塑史框架搭建,以时间顺序为纵线,以史料遗存为节点展开论述,详略得当,以点及面,使读者从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的鉴赏中了解时代的风尚和变迁。在正文和相关链接中涉及了大量延伸和深度信息,兼顾中西比较。提供了十分开阔的视野和思考空间。图片清晰美观,文字通畅,结构合理。

    • ¥63.7 ¥98 折扣:6.5折
    • 外部空间设计(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实践教学系列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 1 条评论 )
    • 龙宏//谢勋 /2018-09-01/ 西南师大
    • 龙宏编的《外部空间设计(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实践教学系列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四个章节,首章为整本书的理论基础,阐释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具体定义,分析两者在美术学语境中的差异。第二章为《外部空间设计》,讲解外部空间设计的原则和设计中的要素;第三章为《外部空间设计基础》,从“尺度”“材质”“空间”三个层面详细讲解外部空间设计过程中需要留意的问题,如“透视变形”“材质与安全”“色彩与情绪等”; 一章为《外部空间设计方式》,从建筑学和艺术学两个角度切入,探讨外部空间设计在艺术层面和建筑层面中的逻辑。

    • ¥36.12 ¥56 折扣:6.5折
    • 雕塑的故事
    •   ( 76 条评论 )
    • (英) 安东尼·葛姆雷;(英) 马丁·盖福德;... /2021-05-01/ 广西师大
    • 雕塑是什么?雕塑可以调动人的身体,甚至操控人的身体,进而通过身体来影响人的思想。雕塑是一种行之于物的思维方式。它就像炼金术,能够将一块黏土或石头变成 不同的东西。雕塑的基本前提,回应了由来已久的观点——“物质至上”。在这个虚拟数字时代,雕塑依然是质疑世界,以及地球的重要方式——前者由我们所创造,而后者是我们创造的来源。 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与艺术史学者马丁?盖福德围绕关于造型艺术的十八个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雕塑是什么”对话,结集成册,是为《雕塑的故事》。在这部近四百页的图文对话集中,读者借助两位对话者的视角回顾了史前时代至今的人类造型史,涵盖了出自部落巫师、无名工匠、伟大的雕塑家,直至当红艺术实践者等创造者之手的艺术杰作。 雕塑是什么?本书的探索早已突破了所谓 \\\\\\\\\\\\\\\"

    • ¥190.2 ¥298 折扣:6.4折
    • 泥塑人像
    •   ( 2 条评论 )
    • 周思旻//刘家洪 /2015-09-01/ 化学工业
    • 周思旻、刘家洪著的《泥塑人像》为雕塑人像塑造技法的基础读物,详细介绍了人像基本结构、造型基础技法、泥塑的人物造型、头胸像、衣纹塑造技法以及浮雕制作基本技法。 本书适宜喜爱雕塑的读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38.27 ¥59.8 折扣:6.4折
    • 物我合一:传统琢玉工艺审美研究
    •   ( 8 条评论 )
    • 姜坤鹏|责编:窦旭耀 /2021-12-01/ 文物
    • 本书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 章是“以美石为玉:传统认知中的识玉”。中国古人在生产劳动,尤其是石器加工的过程中,把玉从石中分化出来,广泛用于礼器和饰品。琢玉工艺材料是不断变化的,只要具备石之美者的标准,并纳入琢玉工艺的材料都可以称之为玉。 第二章是“由物及人:历史维度中的用玉”,从玉器发展历史及不同时期人们用玉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人在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下对玉的品鉴,进而得出传统审美维度中的玉识;第三章是“体物得神:空间维度中的赏玉”。中国人通过形、色、质、意等角度来识玉。玉石形态各异,观赏者在玉上感受自然生动、意趣盎然的形态;第四章是“匠心独运:构思过程的审料与治玉”,论述在构思过程中琢玉艺人对材料的把握,分别从材美至上、循形借势和留神破形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五章“因材施艺:加工

    • ¥78.8 ¥120 折扣:6.6折
    • 物我合一:传统琢玉工艺审美研究
    •   ( 3 条评论 )
    • 姜坤鹏|责编:窦旭耀 /2021-12-01/ 文物
    • 本书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 章是“以美石为玉:传统认知中的识玉”。中国古人在生产劳动,尤其是石器加工的过程中,把玉从石中分化出来,广泛用于礼器和饰品。琢玉工艺材料是不断变化的,只要具备石之美者的标准,并纳入琢玉工艺的材料都可以称之为玉。 第二章是“由物及人:历史维度中的用玉”,从玉器发展历史及不同时期人们用玉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人在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下对玉的品鉴,进而得出传统审美维度中的玉识;第三章是“体物得神:空间维度中的赏玉”。中国人通过形、色、质、意等角度来识玉。玉石形态各异,观赏者在玉上感受自然生动、意趣盎然的形态;第四章是“匠心独运:构思过程的审料与治玉”,论述在构思过程中琢玉艺人对材料的把握,分别从材美至上、循形借势和留神破形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五章“因材施艺:加工

    • ¥77.4 ¥120 折扣:6.5折
    •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
    •   ( 310 条评论 )
    • 马清潮 /2019-08-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中国佛教造像的艺术家们,用灵巧的双手,在表现他们对佛国天界无尚虔诚的同时,也生动地展示了历史的丰富内涵与中华民族生生不绝的创造伟力。本书以20000生动富有哲理的文字语言和450余幅清晰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佛陀、菩萨、罗汉及二十四诸天的彩色照片,再现中国佛教造像艺术

    • ¥42.5 ¥68 折扣:6.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