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古建筑彩画工程施工、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各类官式建筑彩画技术认真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作者根据各历史时期彩画的特点,对各种彩画的纹饰设计、图案构成、设色工艺等结合具体法式图例做法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说明。本书对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建筑彩画的传统做法,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修缮、设计施工,对传统和现代民族风格建筑彩画职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绝好的教材。对建筑史、建筑技术史、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21世纪的高技派建筑,从帕拉第奥到扎哈 哈迪德,本书选取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人物和概念,以新颖的视角、犀利的笔锋和诙谐的口吻,将这些建筑界耳熟能详又极富争议的内容一一呈现给大众。其中既有历史、人文和哲学的经典内容,也有科技和遗产等时下建筑领域关注的热点。乔纳森 格兰西笔下的建筑飞跃星河来到我们眼前,我们得以窥见伟大建筑的另一面。
石蛾的幼虫收集身边细小的材料,筑成身体般的巢,能不能模仿石蛾,用细小的点一般的材料做出身体般的建筑?日本传统木建筑在悠长岁月里打磨出了纤细、可移动的线,今天能不能重新找回来?一块简单的布,守护着贝都因人的帐篷生活,面所拥有的柔韧的力量可以怎样去运用?建筑家在自然、历史、科学中寻找点、线、面的新的存在方式,在与木、石、土等物质的反复对话中,抵达新的世界。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项目中,隈研吾对中国的瓦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索。瓦原本是 活着的 点,点制造的节奏会给屋顶赋予表情和尺度感。在小屋顶上,那些不规整的瓦片不会被整体埋没,可以很清晰地作为一个个独立的点主张自己的存在。独立的点随机聚集在一起,得到了一片云霞般模糊不明确的 瓦幕 。
万国城Moma是当代置业以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住宅开发的一次大规模尝试,整合运用了21世纪世界可持续发展建筑科技的*成果与晚期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理念,实现了高舒适度、微能耗与恒温恒湿的居住环境,也完美延续了北京的历史文明与建筑艺术。万国城 已经成为北京、中国居住建筑与人居环境的优秀范例,获得了政府、专家与各界的广泛赞同与支持。 本书可供房地产从业人员、市场策划开发,也可供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建筑设备等专业的设计、科研、管理人员使用。
珍尼弗·西格尔,美国加州建筑师,伍德伯里大学的全职教授,活跃在可移动建筑设计的前沿。这们二十一世纪美国的新游牧主义者,她的社会理想和设计理念使她成为可移动建筑设计领域的代表人物、倡导者和实践者。 珍尼弗·西格尔是可移动建筑设计的前沿探索者、倡导者和实践者。她是动感设计事务所(OMD)的总设计师和创建人。动感设计事务所是一个进取的建筑/设计工作室,专门致力于移动和生态建筑的开发和建造。西格尔于1994年从南加利福尼亚州建筑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2003年,西格尔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担任劳博学者期间系统地探索研究了智能、运动和轻型材料的使用。珍尼弗·西格尔的作品包括一系列非常有影响的组装建筑项目,其中便携式住宅和swellhosue在著名的库珀·休伊特(Cooper Hewitt)国家设计博物馆的2003·三年展的“设计内核”主题展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的需求日趋提高。十年间,景观行业受到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带动而跃升为国内设计行业中的新热点。进而,促成国内很多美术、农林以及建筑城规院校纷纷增设景观专业,或扩大招生规模。 李本池毕业于美术学院景观设计专业,美术功底扎实,又经过多年景观设计公司的历练,更难得的是,他自费来到深圳大学全程修完了建筑学本科的专业课程,使其有别于单一专业毕业的景观设计师,为其今后发展打下了宽广的基础。本书汇集了李本池近年来的部分作品,虽有些设计处理尚显稚嫩,但仍彰显着年青人的活力与激情,也不难发现其良好的发展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