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早在唐代就沿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了许多国家,随后又通过战争和走私等多种方式,流散在世界各地。《海外遗珍 陶瓷》共分四卷,以时间为序,精选了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美国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美国华特斯艺术博物馆、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皇家收藏、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英国大英博物馆、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22家
本书是由广州番禺博物馆及广州东方博物馆牵头,与广东省考古研究所、龙泉市博物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合作编著的陶瓷迹型研究学术专著。作为陶瓷迹型研究与物证鉴定系列从书中的第三本,主要研究对象为明代龙泉窑系青瓷的迹型特征,将2015年陶瓷迹型研究团队与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前往浙江龙泉窑窑址、龙泉市博物馆以及广东大埔余里窑窑址采集的标本迹型图片整理建构成标准图谱模型,在梳理明代龙泉窑系青瓷发展历程的同时,也为明代龙泉窑系青瓷的鉴定提供了有力的物证依据。全书中英文对照,图片资料丰富,极具专业价值。
在浩如烟海的瓷器艺术中,彩瓷代表了瓷器艺术登峰造极的非凡成就,是极为丰富璀璨的一大品类。贵博所藏彩瓷品种包罗万象,年代从六朝至近现代跨越一千七百余年,风格从简单到繁华,从静雅到奢丽。它们以独特的魅力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国人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的嬗变,彰显了人类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瓦趣轩”这个名字起源于四十多年前,是我书斋的名号,也是很多文人墨客聚会之所,主要是对古瓷的研究与切磋书画。当时每位前辈都比我年纪大,自然我成为小黄了。在漫长岁月中有些前辈去世了,亦有出国谋生的。我也在1991年上半年赴美,在旧金山中国城乾尼街829号开了一家文化商店,重新把“瓦趣轩”的名字作为商号,在这个文化阵地中,致力宣传弘扬中国文化,如在侨胞中对有关书画、古瓷的难题尽自己所能一一解答。在祖国发生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时竭尽全力,挥毫拍卖字画捐助。瓦趣轩得到广大侨胞的爱护和赞誉,在旧金山筹办了广州中学同学会,我是筹委之一,是美国华商总会永久会员,曾任全美萃胜工商总会职员。我的祖籍是顺德,因此在旧金山曾任顺德行安堂董事、南番顺三邑总会馆董事,六大会馆组成的六山管理处执委、旧金山
《中国唐青花瓷研究》是我国部较完整介绍我国唐代青花瓷发展史的研究专著。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是一部研究专著,具有知识性、学术性的特点。下卷是唐青花瓷器藏珍,以观摩鉴赏为主,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该书的出版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必将成为我国青花瓷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
石湾陶在中国陶瓷 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页,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世人所称颂。石湾陶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就有不少珍贵的大师作品。《聚贤堂群英会(现当代石湾陶大师精品展)/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文物展览系列图集》收录了刘泽棉、廖洪标、梅文鼎、黄松坚、刘炳、潘柏林、钟汝荣、杨锐华、霍家荣、庞文忠、封伟民、黄志伟、霍冠华、潘汾淋等 石湾陶大师的艺术精品。本选题反映现当代石湾陶发展的面貌,展示大师们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精品,梳理其艺术历程,促进石湾陶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