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名联鉴赏》共收录历代咏梅名联300余副,分为名胜联、题赠联、悼挽联、谐趣联四部分,并配有名联图片(主要是楼台亭阁、寺庵庙宇、书院会所等建筑物)100余张,可谓图文并茂。每一名联下均有作者、简析等栏目,详细介绍名联的来历以及相关的趣闻轶事。通过梳理并阐述这300余副有关咏梅的名联,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并把握作者赞颂 梅 之五大独特人文意蕴:一是如郑板桥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之颂其品,二是如蒋廷锡 梅老格高,横枝贵疏瘦;笔奇腕弱,饮兴转粗豪 之赏其姿,三是如赵宦光 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 之品其香,四是如孙心筠 游子归来折杨柳,故乡人到问梅花 之道其情,五是如金埴 兰畹骚翁为远祖,梅花仙客定前身 之吟其情。
《张珩怎样鉴定书画》一书,共收入《怎样鉴定书画》《古代绘画的厄运与幸运》《记述故宫运往台湾的一些名画》《〈两宋名画册〉说明》四文,并有附录题跋数则。张珩在任国家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副处长,以及国家文物局“三人书画鉴定小组”时,经常要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去指导工作和鉴定书画。在此期间,他也会为一些博物馆的书画鉴定和管理人员上课或作演讲。《怎样鉴定书画》就是根据这些演讲整理成书的,文字约二万字左右。《记述故宫运往台湾的一些名画》,张珩大多曾亲眼鉴阅过原作,而且是“影响最深刻”。文章里还对一些名画的作者归属,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两宋名画册〉说明》,共收入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小品画六十幅,每幅作品的说明文字均有张珩撰写。张珩在说明文字里,对六十幅两宋小品一一进行了作者归属、作品断代
本书是中国当代艺术家钟飙30年艺术历程的积淀。书中收录了631张图片,其中作品371幅,中外艺术家品评文章23篇。这些图文按时间顺序展开,清晰地呈现了艺术家绘画创作的几个时期,以及他在举步维艰的当代艺术领域,凭借一己才华开辟出的一种视觉新体验。书中挑选的作品,除了那些令人震撼的装置艺术之外,还有不少是以素描打底加上一些淡彩或浓彩的绘画艺术。从传统绘画角度来看,素描加彩的技法容易导致简单化和油滑,故多见于画家的草稿和习作。而作者从艺术哲学层面提出“以形显态”创新绘画逻辑,将这种画法发扬光大,使其可以成为一种正式的视觉资源。这不仅成为作者当代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符号,同时也是探索当代绘画新风格一种贡献。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研究不可缺少的文献。
全书精选三十余幅中国书法、绘画史上的作品,讲述其诞生,记录其流转,阐释其风格,解读其意蕴,对作品背后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文化影响也着墨甚多,从而通过这些熠熠生辉的艺术瑰宝,大致串起一部由西晋直至近代的江南书画发展史。书中所选的,无不是对江南乃至整个中国的书画艺术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名家名作,包括陆机《平复帖》卷、王羲之《兰亭序》及其摹本、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孙位《高逸图》卷、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王冕《墨梅图》轴、倪瓒《渔庄秋霁图》轴、唐寅《秋风纨扇图》轴、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郑燮《竹石兰花图》轴、吴昌硕《红梅图》轴等,江南地区历代名家画派的风貌有了相对完整的呈现。
美术史与书画鉴藏密不可分。我们熟悉的中国美术史,都是建构在作品鉴定与收藏基础上的。基于此,《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讨论的范畴,是作者过眼宋元以来书画名迹留下的关于美术史的深刻印记。无论是诸葛亮、朱元璋、董其昌形象的塑造,还是陈容、王蒙、仇英、傅山、吴振、王翚、吴昌硕绘画的生成,以及赵孟頫、何绍基书法的嬗变与传播,甚至鲜有人关注的岭南四画僧、明代醉饮图和葫芦画的疏证,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美术视角。作者利用供职博物馆的优势,结合各地馆藏资源,从书画本体出发,抽丝剥茧,解读书画内外所蕴含的文化与艺术基因,探讨鉴藏中作品的真伪、传播与影响,为人们深度了解不同时期的美术提供参考。
本书介绍了法国艺术家亨利·里维埃这位不该被艺术史遗忘的创作型版画家和图片画师。在印象主义和日本主义激烈碰撞的那个时代,他的全部作品,从“黑猫夜总会的影子戏”章节里的版画到“曲折之路”章节里的水彩画,充分吸收了浮世绘的创作特点,表现出法国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刻里的自然风貌。他每个系列作品的名字都很迷人,比如《时刻的仙境》《布列塔尼风景》《海,海浪研究》《西北风吹》《巴黎风光》《铁塔三十六景》…… 一一见证了艺术家对大自然诗意又凝练的观察视角。亨利·里维埃是一位举世无双的色彩大师,19世纪末,他在彩色版画领域的创新令人惊叹。本书集合了亨利·里维埃的多种艺术表达方式:木版画、石版画、蚀刻版画和水彩画,足见他对图像艺术研究之广博;此外,还精选了他私人收藏的一部分画稿和日本版画,能让我们 接近
《黄鼎说书画鉴定》一书的内容包含五个部分:一是名家书画的真伪鉴别;二是拍卖场上书画揭伪案例;三是名家艺术与生平;四是艺术品市场与名家作品价格及我在鉴宝类电视节目中的现场点评;五是作者黄鼎个人开在新浪网上博客“黄鼎说假画”中的鉴宝感想与生活事业上的情感经历。 《黄鼎说书画鉴定》一书虽然并不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书籍,但却是作者黄鼎“有感而发”和“亲身经历”的书画鉴藏的心路历程。在这一点上,有别于其他大多数讲述书画鉴藏的著作那样严肃和刻板,而是融入了真实、生动、鲜活的一面,读起来充满了别出心裁的趣味性,令人觉得赏心悦目。
全书图文并茂,将随文史掌故大家、祖父郑逸梅与海上书画名家交往、带其拜师学习、收藏,其中很多书画创作及名家交往轶事多为 披露在读者面前,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人文,为研究当时文人社会生态提供了重要线索,也成为书画及名家研究不可多得的 手资料,具有很强的研究文献性、收藏导读性,再现了近代海派文化的繁华。
本书收录了将近300幅梵高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按时间线索,以业余绘画时期、海牙和德伦特时期、纽南时期、安特卫普时期、巴黎时期、阿尔时期、圣雷米时期和奥维时期这八个不同时期为时间轴,讲述了梵高一生的艺术时光,再结合历史、生活、情感等几个方面的文字素材还原了梵高的一生。 本书不仅是梵高作品的美学鉴赏集,解读了每一幅名画背后的情感故事、社会背景,还全程揭秘了梵高一生的爱恨离合,体味到梵高的抑郁和痛苦,以及对绘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本书文字轻松且温暖,通俗且易懂,适合作为非专业读者的艺术赏析入门类读物和人物传记类读物。
《义侠记》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中的武松故事。从景阳冈打虎开始,至上梁山受招安结束,并添出武妻贾氏,写她同母亲访寻武松,路遇孙二娘等情节。昆剧及有些剧种的《武松打虎》《挑帘裁衣》《武松杀嫂》等即出于此。《重校义侠记》原版框高二十一点一厘米,宽十四点五厘米。半叶十一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眉栏镌音释,白口,无鱼尾,单界栏,四周单边。版心镌“全像注释义侠记”(多省作“义侠记”)、卷次、页码。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 《重校义侠记(精)》为“新辑中国古版画丛刊”系列之一。
本书介绍了法国艺术家亨利·里维埃这位不该被艺术史遗忘的创作型版画家和图片画师。在印象主义和日本主义激烈碰撞的那个时代,他的全部作品,从“黑猫夜总会的影子戏”章节里的版画到“曲折之路”章节里的水彩画,充分吸收了浮世绘的创作特点,表现出法国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刻里的自然风貌。他每个系列作品的名字都很迷人,比如《时刻的仙境》《布列塔尼风景》《海,海浪研究》《西北风吹》《巴黎风光》《铁塔三十六景》…… 一一见证了艺术家对大自然诗意又凝练的观察视角。亨利·里维埃是一位举世无双的色彩大师,19世纪末,他在彩色版画领域的创新令人惊叹。本书集合了亨利·里维埃的多种艺术表达方式:木版画、石版画、蚀刻版画和水彩画,足见他对图像艺术研究之广博;此外,还精选了他私人收藏的一部分画稿和日本版画,能让我们 接近
本书是“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系列丛书”之一,丛书子系列“中华创世神话图像编”系列的一种。 嫘祖,是中华人文先祖黄帝之妻,被尊称为“人文女祖”“中华圣母”。嫘祖不仅是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发明者,还是这一技术的传播者,其终生致力于养蚕缫丝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为桑蚕丝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嫘祖可以说是华夏丝绸文明的 ,是中国几千年来蚕桑文化、丝绸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的思想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尚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有关嫘祖的创世神话,既记载于各类古籍文献里,又流传于人们的口耳之中,同时,还存在于各类图像之中。这些图像涵盖了画像石、壁画、绘画、插图、塑像等多种形式,包括了发明养蚕缫丝、蚕神献丝、与黄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