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梁实秋笔下的狮子头,汪曾祺笔下的过桥米线,霍达的火锅,邓友梅的豆汁儿,王世襄的鳜鱼宴 《舌尖上的中国》经典的文字,经典的味道,汇成了一本属于中国人的美食记忆。 《舌尖上的中国》名家与名吃总是有不解之缘。这些纸上的名吃,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淡雅,精致,不仅仅是对味觉的文字回忆,还能使读者品味到华夏美食的精华,和千年的文化底蕴;不仅能解一时之馋,更能珍藏于书架,时时细品美食背后隽永的意蕴
本书是写给葡萄酒小白的品鉴、选购、配餐指南。书中详细介绍了葡萄酒的基础知识,包括酒标、酒瓶、酒杯、品酒等;如何挑选葡萄酒,包括品种、产地、新世界和旧世界葡萄酒等;以及搭配不同葡萄酒的美味菜肴,包括西西里炖杂菜、红酒烩鸡、西班牙海鲜饭等。 作者Tamy以充满温情和热爱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葡萄酒文化娓娓道来。配精美手绘插图,全彩印刷,内容全面。让你轻松读懂葡萄酒,选酒不迷茫,越懂越爱!
大量食谱在列举了食材、工具,并说明完制作步骤后,留给读者 依个人口味调味 适当调味 等模棱两可的指令。到底什么是调味?该怎么正确调味?食谱没说。 主厨兼烹饪教师贝蒂 塞伦古特深知大家的苦衷,决定出一本真正实用的 调味之书 ,她在书中解释了味觉产生的基本原理,深入讲解 咸、酸、甜、油、苦、鲜 基本六味在菜肴中起到的作用及其科学解释,比如人类为什么嗜糖、没油的菜为什么不好吃,以及各种味道相互平衡的技巧,包括如何挽救一道太咸/太甜/太辣的菜。 这本书还讨论了香味、辣味、口感等 味道要素 ,及温度、颜色、酒精是如何影响你对菜肴的感受。本书还包含了一些菜谱和简单的厨房实验,确保读者看完后能立刻上手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为导演、美食家陈晓卿及团队纪录片《寻味东莞》同名授权书籍。本书将延续纪录片的三大主题:得天独厚、山水相逢、盛筵流转,从物候、地理、人文角度分别讲述东莞的美食和风味故事。作者深入东莞 当地,针对纪录片中涉及人物、食物及周边风土、文化进行深层挖掘及采写,深入并立体展现当代东莞风貌。 本书包含以下4个主题:1. 被老天眷顾的城市从东莞这座城市1700多年的历史出发,讲述了当地的地貌、生态、原住民,以及从这这种演变而来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 2. 得天独厚介绍了东莞的四季饮食文化,包括东莞当地人的早餐、端午节的饮食活动、东莞的荔枝、万江之于东莞的意义、阴菜、腊味以及冬至习俗。 3. 山水相逢介绍了独特的地质、地貌形成了东莞人的饮食习惯。如虎门的海鲜
思慕雪,一种来自美国的健康水果饮品。 健康与美味,二者可以并存吗?当然可以!因为我们有思慕雪。这种小小的 能量包 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纯植物纤维,让你拥有愉快的饱腹感,并且有着无与伦比的好口感。它适合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食用:可以和牛奶、酸奶或者奶酪搭配来代替早餐麦片,或者作为午餐的小吃和甜点。如果你下午运动以后感觉非常饥饿,那么,思慕雪就是代替薯条和咖喱香肠的轻量级选择,用它来作为所有疲惫的奖励再合适不过了!
要想增加马铃薯在我国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例,就有必要结合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开发新型的、适合大众消费的主食类马铃薯加工产品,如馒头类发酵面制主食产品。 木泰华主编的《不可不知的马铃薯发酵面制主食》将从马铃薯馒头类发酵面制主食制作方法、营养价值等方面入手,以期让读者*好地掌握和了解马铃薯馒头类食品的科学知识。
《食物简史:浓缩在100种食物里的人类简史》内容分为基础食材、经典美食、特殊食物三大类,精选100种深入人类历史且遍布日常生活的食物。通过对每种食物的历史、起源发展、名人轶事等进行细致梳理,辅以特色食谱、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出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风貌,以日常食物为线索串联起一部恢弘的人类发展简史。
日本是全世界食客心中的一大圣地。米其林餐厅数量居世界之首,但求匠心独运的无名小店 是数不胜数。 饮食作家马特·古尔丁走访东京、大阪、京都、福冈、广岛、北海道、能登七座日本饮食重镇,品尝每个城市的代表性食物,走访热爱并传承当地饮食文化的各色人物,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也融入自己的饮食观察中。 从专业冷静的料理职人、热情如火的街头小贩,到努力在此扎根的外来移民,再到依赖美味的新老食客,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普通民众,展现并维系着日本独特的美食风情!
这是一本讲述了 15 席家庭宴会故事的书: 大理民宿主理人苏娅 姜米粒:党政建设女干部vs浪漫厨娘 认真生活的主妇晓玲 轻食主义的 家庭膳食专家 钟乐乐 白关和细腿大羽:造梦田园的艺术家夫妇 在超级都市中心暴走的夫妇:刘大强与斯嘉丽 爱去男朋友们家做客 的美食编辑樊月姣 专攻私人订制家宴的设计师李然 五星级酒店主厨柴鑫和Addison Liew 三代同堂的老北京80后小嘉 90后混血金融精英Jonathan李旭平 潮汕美食和茶专家林贞标 海派文艺青年宴席的见证者孔明珠 全世界搜索别致餐具的时尚作家李孟苏 更有大量精美的手绘、摄影图片和神秘私家菜谱呈现。
《常见食用野菜300种图鉴》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野外常见的地上茎叶类食用野菜187种、地下根茎类食用野菜35种、食花类野菜27种、调味类野菜32种、食果类野菜19种。全书每种植物配有2~4张高清彩色图片,对应植物器官、部位,以供读者借鉴参考。文字部分主要介绍了读者 关注的每种植物的中文学名、中文别名、拉丁名、科属分类、识别特征、产地与生境、食用部位、食用方法,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常见食用野菜300种图鉴》可供植物爱好者、园艺爱好者、餐饮爱好者阅读参考,也可供高等农林院校农学、园艺、林学、植物学等相关专业师生实习、实践参考。
书号:9787117372732 书名:干燥综合征:中医自我保健 定价:45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大忙人的30分钟快手餐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 者 (日)笠原将弘著 出版时间 20181101 I S B N 9787508694016 定价 49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93 (千字) 页 数 89 读者范围 忙
\"本书将东方本草学与西方博物学对比融合,以“史前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列举了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 161 种食材,考察了其历史起源、传入时间和路径、接受程度,以及在现今餐饮业中的使用方式。 本书在呈现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辅以作者在餐饮工作中的逸闻趣事,各地特色美食介绍,以及精美的植物手绘图,为读者呈现了饱满立体的美食形象,既能激起人们对美食的遐想,又能循着历史与科学,重构出独特的饮食文化世界。 \"
书号:9787535963055 书名:寻味广州(寻味广东丛书) 定价:56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共分6章,包括:中国烹饪历史发展,中国历史传承风味,中国古代烹饪文献,中国烹饪饮食思想,中国烹饪饮食器具,中国古代饮食风俗。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种类繁多,全国近20个省份都有茶叶生产。中国名茶历尽沧桑,传承有序,也在不断演变发展。作者主持了诸多茶的节目,通过多年实地探寻、走访,生动讲述了中华大地上如龙井、碧螺春、白茶、黄茶、大红袍、凤凰单丛、铁观音、闽红、祁红、普洱、六堡、茉莉花茶等名茶的历史发展、制作特色、形貌滋味,以及与其相关的典故轶闻。对于当下茶界一些不良风气、浮夸现象,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作者语言风趣有个性,每种名茶的写作视角都不相同,使得全书知识性、故事性较强,引人入胜,凸显了中华茶文化的博大和韵味。另外作者还搜集了数十幅极具时代特色的旧茶包装、广告等,可谓图文并茂。
邵万宽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模块)》主要包括中国饮食文化史略、中国饮食原料文化、中国菜点烹制文化、中国饮食层面文化、中国地域饮食文化、中国民族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民俗文化、中国筵宴文化、中国饮食器具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酒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书注重科学性、学术性、系统性与知识性、应用性、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既重视中国饮食文化的辉煌历史,又力求突出当代饮食文化的时代特征,进一步阚逑了中国饮食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并对传统中国饮食文化进行反思。 本书既可以作为各类院校公选课教材,又可以作为职业院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饪与餐饮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加工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以作为饮食文化普及读物,特别适合旅游行业、餐饮行业的员工及喜爱饮食文化的广大读者。
恰当地利用香料,可以更好地引出食材的美味,因此香料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饮食制作中。近些年,对香料感兴趣的人开始增多了。可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香料该如何使用,甚至还有很多人不怎么敢用香料。其实只要稍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