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从近期资本主义与城市化发展历史开始,再对现代城市进行全面且复杂的探讨,并揭示了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动力。其主要特征是全球资本主义逐渐转向以技术密集型产品、金融服务与电影、音乐、时尚等创意产品为主的生产形式。作者深入探究了这一认知与文化经济转向如何从整体上改变现代经济景观,特别是世界城市的形态与功能。斯科特凭借其前沿的研究与数十年的经验,在认识与解释过去的城市如何在竞合关系紧密的全球经济空间的复杂系统中得到重塑并取得新的突破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对当前的城市现状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一富有创新性的著作从多个方面对21世纪新的资本主义形式如何影响和塑造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简史(1949-1960)》是台湾知名学者郭岱君撰写的一部关于台湾20世纪50年代经济转型的专著。 许多人误以为台湾生来就是市场经济,其实不是。 1949年国民党撤退至台湾时,台湾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 2/3以上的产业为公营,政府严格管控着各种经济资源与活动。当时的台湾,农业生产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对外贸易几乎停顿,可谓危机四伏。令世人惊诧的是,国民党竟然很快在台湾站稳脚跟,10年间经过一连串大规模财经改革,使台湾经济脱胎换骨,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而且是个效率高、生产力强的现代化市场经济。这一连串的改革与转型,造就了台湾长达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并带动社会及政治的转型。 那么,这场革命性的经济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改革的动力是什么?决策者如何突破重重阻力?公营企业该如何改
本书对现有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地梳理,阐明世界城市网络的基本概念、分析内容、测量方法、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方法等基本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城市网络的整体样貌做出描述和分析,并找出北京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位置。本书不满足于仅仅把城市网络思想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对待,而是努力将其上升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并研究北京如何落实这一新战略。
本书内容除绪论以外,共分7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概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区域可持续发展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空间结构?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状态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本书具有以下特点:①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了学习和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体系框架;②突出了地理学科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理论的指导作用;③紧密联系我国发展实际,重点解析我国经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社会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间不协调?不持续和不平衡的发展问题,提出解决瓶颈的对策;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专栏的形式增加了扩展阅读的内容,在每章的后面设计思考题,并附有重点参考文献?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战略系列研究"由背景研究、基线调查研究、战略研究、规划研究、片区扶贫相关问题研究、不同片区扶贫战略研究等内容组成,这些内容相互关联、互为一体。
作者将该区域的经济转型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由传统农耕文明转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逻辑进程中来考察,论证不同文化博弈下经济转型的演化路径,提出文化是决定交易效率的关键变量。在分析传统农区经济转型的具体途径时,作者提出了在被高水平工业化背景所包围的欠发达传统农区,劳动力外流是启动本地区经济转型突破口的观点。作者应用文化成本概念,分析指出土生土长且又有走南闯北经历的本地农民企业家是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希望所在。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形成、发展和趋势,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蓝皮书详细论述和介绍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历史文脉、生产力布局、梯度推进理论,以及“海西”各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潜力、闽台合作交流的发展趋势和优化配置资源等问题。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民族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民族地区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力以赴、综合发力,地区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尽管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欠发达的基本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5)》一书,基于2014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研究2014年民族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和当前民族地区在农牧业、工业、外贸、改革开放情况,剖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特殊困难,展望2015年发展趋势,后有针对性地
本书试图将ILOG CPLEX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优化问题结合起来。首先介绍CPLEX的基本功能,以及CPLEX OPL建模语言的语法。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网络设计、生产计划、车辆调度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系统性建立相应实例的运筹优化模型。后,本书通过构建CPLEX项目,有效实现了问题求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类、人文社科类各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和教师学习和应用CPLEX平台解决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时参考,还可以作为读者查询供应链运作优化问题求解方法的工具书。
进入 十三五 时期,全球经济开始迈向深度调整期,不断深化的科技革命将带来新的产业变革。我国经济进入 新常态 ,正在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面对这样的发展环境,广东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构建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广州市加快推动 三中心一体系 建设,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水平。本书以南沙自贸区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度为研究时限,分综合篇和专题篇,从现状、亮点、创新经验、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机制、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大通关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南沙自贸区的战略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全书数据翔实、内容全面,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有以下内容:上篇,主要是规划指南,包括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级实施规划编制指南、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村扶贫发展规划编制指南两大块。 下篇: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章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概要、第二章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第三章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总体规划的编制、第四章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级实施规划的编制、第五章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级实施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第六章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级实施规划的实施管理、第七章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编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八章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产业化与新型扶贫产业发展、第九章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社区生态系统建设与环境风险规避、第十章贫困村农民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第十一章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文
本书从区域角度诠释软实力,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区域软实力研究背景、研究框架和基本内涵及特征的阐述提出了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并对其进行明确界定。另外,通过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论述,论证了区域软实力在区域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第四、五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前者是对区域软实力构成要素的深度解剖,从而使我们清楚的了解什么是软实力,是什么构成了软实力,这也是区域软实力评估体系的基础。评估体系主要由评估逻辑、指标体系建构、评估方法和战略制定构成。第六部分主要是对国内软实力建设较为出色的五个城市进行类型比较,通过类比可以发现区域软实力不同构成要素在不同城市的优劣表现。后一部分是本书的终落脚点,通过对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现状与国外区域软实力先进经验的梳理,提出了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的前沿一直在探寻发展的新路,而《南方都市报》则一直走在媒体创新发展的前端。在以前,深圳人会把《南方都市报》当作一份广州来的媒体,而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把《南方都市报》当成一个外来者。
我国正处于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历史关头,要使少数民族地区从不发达的现实起点上逐步缩小与全国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肯定会遇到因利益分配、人员流动、生产和生活方式变迁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已经成为能否实现新世纪伟大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务院直属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为党中央、国务院服务的同时,还与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界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以高质量的研究工作为社会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拥有一批著名经济学家和高素质专家,他们围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完成许多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 近年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积极改进科研管理,加强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了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用和影响力,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每年从可
《区域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研究》系统阐述了区域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共分6章,包括绪论、区域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理论分析、区域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区域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谐度模型构建及求解、实证研究和结论及展望。本书在阐述区域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理论的同时,也对区域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评价和实施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对水利规划和评价人员拓展管理手段和方法,综合提高防洪体系评价效率有较实际的参考作用。《区域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研究》可供水利水电部门从事项目评价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项目评价有关专业的教材。本书由宋巧娜著。
本书明确指出了粤港合作包括九大领域的内容,分别是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及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质生活圈、教育与人才、重点合作区、区域合作规划和机制安排等。本书所选取的17篇文章,便是围绕粤港两地在经济领域所开展的产业合作、合作制度的创新推进、在新契机下的发展思考、粤港重点合作区的发展等问题而展开。17位任职于暨南大学的经济学领域专家撰文对CEPA、自贸区、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提出了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