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理论、评估核算方法、市场配置和交易机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界定了生态产品基本特征,建立了生态产品分类体系,开展了县域生态产品调查,核算了生态产品价值,探索了以生态券为重点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构建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体系,初步搭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本书深化了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认知,为推动县域尺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技术支撑,对完善生态产品研究理论框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书为 博物馆新知 的第一辑。书中分析了常规博物馆 时空叙事 方式的来源,以及数字时代人们认知方式的改变,进而指出数字博物馆在 讲好中国故事 上的独特价值。书中特别强调了实体博物馆的精神价值和塑造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提出线上、线下互动的中国博物馆 融媒体 展览新模式,因而 融媒体时代的中国博物馆 将成为 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成就、体验中国文化、传承中国情感 的最好场所。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贸易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增速也有所放缓,进出口总额为1663.6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484.05亿美元,进口额为179.58亿美元。本书分为总报告、行业篇、专题篇、实践创新篇和国际借鉴篇五个部分,全面梳理和分析了2023年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实践,既有对不同细分行业、细分领域的文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趋势的呈现,也有对精选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与探讨,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本报告回顾并展望了2023~2024年度日本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2023年,日本经济逆势复苏,高开低走。展望日本经济走势,持续缓慢复苏的可能性较大,但仍存在不确定性。2023年中日经济合作保持稳定发展,未来仍有广阔空间。本报告聚焦 战后日本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 ,对日本农业农村、产业、科技、社会保障制度、金融体系等领域实现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借鉴。本报告由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组织编写。作者既有国内科研机构、大学等从事日本经济和中日经贸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官员,也有日本JETRO的权威人士和经济学家。他们对当前日本经济、中日经贸关系以及日本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实现与升级进行了多角度、全景式的深度分析。此外,本报告还收录了大量来自日
本书分为总体篇、产业篇、技术篇、区域篇和政策篇五部分。总体篇明确绿色低碳产业的概念内涵、主要特征及分类目录,阐述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挑战,提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布局和本书研究范畴。产业篇将绿色低碳产业分为低碳零碳能源产业、低碳制造业、负碳产业和低碳综合服务业等四大类一级产业、15类二级产业和51类三级产业,按照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产业经济性和减碳效果、产业规模和前景分别进行阐述。技术篇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围绕多能融合创新技术体系,统筹分析传统能源绿色升级、可再生能源、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规模化利用、储能、氢能等技术发展方向和可行性。区域篇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区域布局展开分析,探讨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区域布局的思路及建议。政策篇主要以国际
本书为创新驱动创业系列丛书之一,聚焦创新驱动创业的基础理论研究,精心选择30 个与创新驱动创业研究相关的经典理论,分为根理论、干理论和枝理论三篇,揭示每个理论产生的背景、内涵、过程和主要观点,以及在创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分析这些理论在创新驱动创业研究中的局限,并提出未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书为思考创新驱动创业现象背后的理论逻辑提供洞见,为构建创新驱动创业的理论体系奠定基础,同时为丰富甚至重构已有理论做好铺垫,也为我国创新驱动创业实践提供指导。
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对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构建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梳理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数字服务贸易、跨境数据交易、数字文化贸易以及数字平台五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数字贸易规则这一热点专题探讨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本书集中专家力量,汇聚专家智慧,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切实有效推进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提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日本藏明清时期中日贸易相关民俗资料选编》(上)是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 项目之一。本书对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东京大学驹场图书馆等机构所藏明清时期中日贸易相关民俗资料进行选编,为今后深入研究明清时期中国民俗传播日本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学术支持。 丛书简介: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 从海外藏的中国民俗文献精选出19种进行整理、翻译、出版,涵盖了文本、图像与实物三大类别的民俗文献资料。内容为海外馆藏中国民俗珍贵的图片文献,包括耕织图、外销画、契约文书、民间神灵雕像、明清官文等,以及西方来华传教士、探险家、汉学家的中国民俗志著作,记录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墨加协定》是一个贸易、经济、政治的战略组合体,凸显了全方位、多元化、高标准等特点,体现了美国所谓的 美国优先、公平与对等 的贸易理念,也反映出美国在促进国际贸易新规则 高标准 变革方面的意图。本书以《美墨加协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协定的传统议题、传统议题深化、深度一体化议题、横向新议题、其他制度性议题等内容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并对相关议题的演变趋势进行了研判和总结,为中国推进高水平自贸区建设、高质量开放发展以及进一步参与全球经贸治理提供了政策参照和参考。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推进中国与共建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举措,对中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实现制度性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持续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案例》从中国民营企业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及其面临的难题出发,结合理论深入分析共计15家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治理模式,进而搭建企业从合作模式选择,到多主体协同和能力体系构建,再到治理机制完善的分析框架。《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案例》不仅有助于为其他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意义,而且可以为企业更好地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组织编写了《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从全球到中国,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进行阐述,对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
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59801.9亿元,较2021年增长12.9%,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为28522.4亿元,进口额为31279.5亿元,与我国建立服务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 地区 )增加到200多个。 本书分为总报告、行业篇、专题研究篇、比较与借鉴篇四个部分。对2022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热点、亮点、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梳理分析服务贸易 10个细分行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显著特征,并结合热点专题与国际经验,探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趋势。 本书集专家学者之智,取产业实践之长在更高水平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背案下,为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拓展服务贸易发展新空间,培育贸易强国竞争新优势,提出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