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方面,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语言生活中的语法现象,主要涉及三类: 第一,不合规范的现象。对此类现象,相关文章以语法规范的重新梳理与普及为主; 第二,看似不合规范的现象。对此类现象,读者疑问中多存在困惑甚至误解。相关文章将阐明这些现象实际上并不违反语法规范,并对语法规范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解说; 第三,反映语法新规范的现象,一般是新出现的语言表达。此类现象反映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表达需求的增加有关,更离不开汉语本身的特征与发展规律,相关文章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背后的原因,既涉及语言内部因素,也涉及语言外部因素。 上述三类现象都来自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涉及生活中的标语、告示、文件等,也涉及网络语言。此外,也有少量篇目涉及对语言学大家名篇的新观察与新思考。 形式方面,本
《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这部词典学专著,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该书的版于1984年分别由美国和英国出版社出版,想必不少辞书爱好者都读过这本书。第二版在2001年出版,笔者于次年看到此书,觉得它在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于是,便让博士研究生田兵撰写了此书的概要,于2002年10月把概要交给商务印书馆周洪波先生,并提出翻译出版的意向;商务印书馆很快便立项并谈好了版权。周先生的工作效率之高,令人吃惊。但由于本人事务繁多,加之其他种种原因,直到2003年11月才着手翻译,这里我们谨向读者和出版社表示歉意。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词典编纂艺术与技巧》翻译、校对工作,以中文版的形式奉献给广大辞书工作者和爱好者。 《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第二版是Sydney l Landau几十年词典编纂实践的总结,他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常用副词“都”字,主要讨论“都”字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性质。“都”字展现的种种复杂现象,引起了海内外汉语语言学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可以说是当代汉语语法研究中 热门的选题之一。本书对“都”字当前已有的重要研究成果做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评述,梳理“都”字问题的来龙去脉;并提出作者自己对“都”字性质的崭新观点,认为“都”字是一个“分配性谓词标记词”,说明了这个观点的解释力和优势所在。本书体例完整,逻辑严谨,观点新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是用当代语言学的“管辖与约束理论”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的典范之作。2001年出版初版,本书是作者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的修订版,书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原则本位的语法理论,提出语言研究就是要寻找简单、明晰、有限的语法原则这一基本纲领。在此背景下,成功地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的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语法现象。本书深刻的洞察力和令人折服的表述力,带给读者的 不仅仅是具体问题的思考成果, 是一条走向普遍语法之路。
丛书的每一本都包括语法、语音、词汇几个方面,每一方面都有几个人负责供稿。我是语法方面的撰稿人之一。为了信守诺言,不负约定,多年来在湘清同志不懈的鞭策下,不管工作多忙,多苦多累,我都咬牙挺住,硬是把这十几年坚持下来。结果是每本书里都有我的一篇拙文。现在篇《(左传)单复句语法研究》、第二篇《(史记)语法特点研究》都分别以专书形式出版了,其余三篇就集结为本书。 这三篇是:《(世说新语)语法特点研究——从(史记)与(世说新语)的比较看(世说新语)的若干语法特点》、《敦煌变文语法特点研究——从(敦煌变文集)与(世说新语)的比较看敦煌变文的语法特点》、《元杂剧语法特点研究——从(关汉卿戏曲集)与(敦煌变文集)的比较看元杂剧的若干语法特点》。 还有两篇文章——《从(史记)和(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