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博物馆人类学领域的奠基之作,作为一位人类学家和博物馆馆长,迈克尔?埃姆斯(Michael Ames)兼具实践与理论、博物馆内外两种视野,既批判了传统博物馆的实践,又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博物馆的管理过程中,埃姆斯将人类学视角带入到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等各个环节,真正落实一种“在博物馆实践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practiced in museums)”。他结合新博物馆学、去殖民化和土著运动的最新思潮,将博物馆作为一个他者进行分析,真正发展出了一种基于批判与反思的“关于博物馆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museums)”。 本书的研究主题包括博物馆民主化、公共服务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博物馆与第一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博览会和麦当劳为代表的“日常生活的博物馆(museums of everyday life)”的研究,文化表征与政治议题等。这些广
一座博物馆是怎样诞生的?本书以对谈形式,全景式呈现湘博近10年设计、建设过程。陈建明、矶崎新、胡倩、杨晓、黄建成等行业领军人物,从博物馆学、建筑设计、空间展陈设计等专业角度出发,讲述由一个概念到一座场馆的落成,如何做到从一粒沙开始,到建筑、园林、展陈,甚至文创都有着湘博的精神和烙印的一体化设计。本书通过剖析湘博设计建造过程,为专业人士提供生动样本与可操作方案;同时通过 竞标、辛追夫人的安置、建筑师的奇特遭遇、T形帛画的展现、常设展的紧张筹备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领读者走到神秘有趣的湘博幕后。
河南,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坐拥160万件出土文物与百家博物馆,堪称“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本书精选河南81家代表性博物馆(含9家 一级博物馆),以“镇馆之宝”为线索,全景展现中原文明的璀璨辉煌。从9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到商周青铜重器,从楚文化遗存到明清珍宝,作者亲赴实地拍摄,用600余幅高清图片与通俗解读,带领读者开启一场“纸上博物馆之旅”。书中 融入参观路线、展品亮点与历史背景,既是文博爱好者的收藏指南,也是深度探索河南文化的旅行攻略。透过文物,读懂中原;透过中原,读懂中国。
本书从一位拥有四十余年工作经验的博物馆专业人士的角度,对博物馆及其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刻而坦诚的审视,内容涉及博物馆的基本构成和工作机制,以及博物馆日常运作和基础业务的方方面面。作者史蒂文·米勒结合自身在博物馆工作的经历,记录了他在处理博物馆专业问题时的具体措施,以及他对于 “何为博物馆”“博物馆为何而存在”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是从现实的角度解读博物馆整体构成与内部协作的实用书籍,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了解博物馆这一独特机构。
本书介绍了赤峰博物馆藏的100件精品文物,其中多为 出版,每件文物自成一篇文章,包括文物照片、形制描述、出土情况等基本信息,以及文物的装饰题材、制作工艺、使用功能、历史文化背景等延伸内容。 100件文物跨越史前时期、青铜时期、契丹辽以及金元明清各朝代;种类涵盖陶瓷器、玉器、漆木器、青铜器、铁器、石器等。该书呈现了赤峰地区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展现出融中原和北方文明为一体的赤峰地区 特色的草原青铜文化;再现了契丹民族与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文化魅力。该书属于大众普及类读物,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了赤峰博物馆藏文物自身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具备一定专业性,对考古文博专业人员亦有借鉴作用,可主要面向博物馆参观人员以及广大对赤峰地区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该书是地方博物馆对新时代文物工
对博物馆来讲,仅仅做好收藏、研究是不够的,必须要进一步把收藏和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教育和公共服务。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发展,光靠财政的支撑与物质基础是不够的,相较于物质基础,观念的革新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 重要推动力。这要求博物馆管理者和策展人不断创新管理思路,通过不断思考,不断推动博物馆展览、教育活动的新形式。本书通过以山东博物馆藏品为例证,具体而系统的介绍了党旗我国博物馆藏品的宣传推介方式及其研究心得,对于拓宽博物馆藏品推介思路大有裨益。
讲解员是直接面对观众阐释展览主题,讲解文物内涵,让观众感悟历史、接受教育的关键岗位,讲解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定位,决定着广大观众能否在博物馆接受到正确的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教科文卫体工会、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联合举办了“ ·劳动美”2020年全区博物馆讲解员职业技能比赛。各盟市选拔出的60名讲解员参加了比赛,比赛所使用的讲解词全部由参赛讲解员根据自身对文物背后的故事或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撰写,从中展现出新时代讲解员崇高的敬业精神和 的职业素养。本书将60名讲解员的参赛讲解词汇编成册,供讲解员交流学习。
本书选取了中国印刷博物馆收藏的40余件珍贵印刷机械设备藏品集结出版,按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单元将印刷发展的重要历史物证分别展示,反映了中国印刷博物馆专业类藏品收藏的特色与概貌,显示了印刷术在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传播知识、发展生产、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