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论国学》(作者沈卫威)从《胡适全集》中 精选胡适探讨国学精髓及相关研究的文章,为胡适文 章的分类精选,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力求体现胡适 在此一方面的思考与心得,为当今读者提供有益的参 考。《胡适论国学》入选篇目力求短小精悍、通俗易 懂、深入浅出。
1899年,杜威对 杜威学校 的 家长及其他有兴趣的人士 做了三场讲座。讲座的主题是,需要从社会范围内更大的变化的视角看 新教育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转向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这一讲座空前成功,讲稿《学校与社会》在一年内再版数次,成为教育领域畅销不衰的经典著作。
《明天的学校》是对当时正在实验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型学校进行的革新所作的详细记录,主要包括约翰逊夫人的 有机学校 ,梅里亚姆教授领导下的密歇根大学初等学校等。这样一部著作,仅仅作为记录20世纪初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资料已经很有意义,杜威在书中还运用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蒙台梭利以及他自己的教育理论来论证了这场发生在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使本书更具研究价值。
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是我社引进、组织翻译的一套大的系列丛书,网罗人类思想为经典的著作,如《孙子兵法》《君主论》《资本论》《梦的解析》等,由研究专家撰写深入浅出的解析读本,涵盖11个学科(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配有录音、视频。汉英双语排版,可作为大学生的通识教材和学术普及读物。本书是其中的一册,是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外文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经典原著《世界秩序》的浅析本。 本书分为引言、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学术影响四个部分,并包含有术语表和人名表。本书介绍了亨利基辛格的生平,着重介绍了《世界秩序》主要思想,以及该书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外交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贡献。作为美国著名政治家之一,亨利基辛格关注了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如何试图在不同时
我社引进的The Macat Library系列丛书邀请相关研究专家撰写深入浅出的简明读本,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原著的精华、作者生平、对后世的影响力等关键信息,快速拓展知识面。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是从The Macat Library系列从书中挑选并编译的汉英双语读物,由我社组织译者翻译。整套丛书分11个学科,共计100册图书。 本书是对历史学著作《捍卫历史》的解析,作者深入解读原著,从原著作者介绍、原著的历史贡献、学术价值、局限性以及各方评价等方面,全面地对原著进行剖析,有助于读者用批判性思维来研读原著,本书也可以作为学生研读原著的导读书籍。
长篇纪实文学。全书分两部分:上编:何处不青山;下编:尺素天涯。上编是献给赴华八十周年的白求恩医疗队,主要以生动的事例刻画了白求恩医疗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彰显了白求恩的靠前精神;下编则围绕寻找白求恩与珍贵合影始末。通过作者对一位加拿大老人比尔·史密斯的采访,揭开了一段被掩埋的历史,解读了英雄人物作为常人的情感世界,还有他非凡的理想情怀的源头。 整部作品文字优雅、史料详实、结构得当、角度独特,刻画了一个极具真实感、非概念化的充满个人魅力的白求恩形象。也是跨地域、跨年代的寻找理想主义的纪实文本。更是白求恩医疗队赴华八十周年和白求恩逝世八十周年的纪念之作。书中篇章先后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
鲁彦总是用细腻的文笔描绘生活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活动,主旨在朴素的故事叙述中自然地流泻,语言清新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鲁彦是以乡土文学代表作家的身份确立他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他的创作以半殖民地化的中国江南小镇为背景,描摹了浙东农村的人情世态、民风习俗,显示了朴实细密的写实风尚。本书所选文章定能让读者领略作者细腻笔风及朴素自然的叙事风格,进而领略江南小镇风情。
《闻一多文集(散文杂文卷群言典藏)(精)》收录了闻一多先生的数十篇散文和杂文作品,包含了从就读于清华时期至任教联大时期的经典之作,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理想的追求、对于文学炙热的情感。他在文学方面的 成就,丰富了我国的文化思想宝库,确立了他在现代文学史和现代学术 的重要地位。
胡适在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惊涛骇浪里开新风气、写新文章、做新文化人。他的作品题材多样,数量极高,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书中精心选取胡适一生所著的散文、演讲、序跋、书信和学术论文等作品,从文章治学、观世交友、人性关怀、理想与现实、追忆朋辈等方面彰显其国学大师的风范与卓然的思想,是一本真实还原大师笔触和心境的知识读本。
梁晓声编著的《梁晓声人生感悟——我 初的故乡是书籍》分为品味读书、时评论道和漫谈教育三个篇章,内容以梁晓声撰写的关于读书、时评、教育的经典文章为主,是他人生思想精华的首度集结。
本书收录了现代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郑振铎先生的部分经典作品,其中包括散文21篇,小说12篇,诗歌9篇。《别了,我爱着的中国》、《猫》等作品,更是因被收录于中小学教材,而被大众熟知。
戴望舒的诗或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或是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或是表现超过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或是描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他的诗不仅在新诗艺术上进行着勇敢的、不懈的探寻和创造,还以严谨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实践和大量精美璀璨的译诗,拓宽着新诗的发展路径。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他不刻意雕琢,尤以其诗境的蒙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