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三种蒙学著作,都是古代启蒙教育中较有影响的著作。《弟子规》中的内容主要是教导儿童怎样学习、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内容简明通俗、浅显易懂,《弟子职》记弟子事师、受业、馔馈、洒扫、执烛坐作、进退之礼,类近今之 学生守则 。《弟子职》是一份非常真实、非常完整、非常宝贵的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教育史的文献。《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为了帮助读者阅读理解,本书对所收三种启蒙教育读物的章、节、段落和语句大意作了简要的讲解和翻译,对个别生僻字和古今意义区别较大的字词作了必要的注释。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汉代张仲景所著,为祖国医学古典著作,亦为学习祖国医学书之一。 本书根据《金匮要略方论》原书所列的病类分为痉病、湿病、喝病、疟疾、历节病、虚劳病、妇科病等38种。作者除按照原文分门别类列举证治,并加以简明扼要的解释外,还依据个人的治疗经验,列出对各病的治疗方法及所用方药。所以,读此书不但可以系统扼要地了解《金匮要略方论》的原义,并且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近代中医对上述各病的疗法。此外,本书作者把原书所用方剂归纳在一起,按各方剂名第一字的笔画多少顺序排列,每方都列上主治,更便于读者阅读。本书可供钻研《金匮要略方论》者学习参考。
《了凡四训》本为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一窥儒、佛、道三家之学的梗概;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 尚荣、徐敏、赵锐译注的《了凡四训》分为原文、注释、点评三部分,并且彼此照应。
本书是《鬼谷子》的注释本,由许富宏译注。 本书每篇均包括题解、注释、译文三部分。题解以简要的语言概括本篇的主旨和内容。注释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难认的字在字后加注汉语拼音,难以理解的字词或文化常识等出注,他人有价值的注释亦择善而从,以供读者选择。译文力求直译,直译不顺畅之处采用意译,以便于读者迅速理解文意。
《难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经典医学著作之一,全书以问答的方式编撰而成。其中一难至二十二难讲脉学,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讲经络,三十难至四十七难讲脏腑,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讲疾病,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讲腧穴,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讲针法。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公是弟子记锣四卷,此从《四库提要》,《穴宋史刘敞本传》作五卷,《郡斋读书志》《读书附志》均作一箱。宋刘敞撰。敞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庆历进士,官吏部南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原父为北宋大儒,于书无不窥,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均一时挺然之秀,而咸心折于原父。原父文章雄深雅健,论者谓其神肖《春秋》公谷与大小《戴记》。《弟子记》者,记原父与门人问答论学之言,因文格古雅,《四库提要》疑其托言弟子所记,实则出于自撰,所见甚谛。书中多记与当时闻人论辩,如与欧阳修论性善,卷四「永叔问日人之性必善」条,卷四「永叔曰以人性为善」条。按《宋元学案》卷四《庐陵学案》附《庐陵门人侍读刘公是先生敞》采此两条。与王安石论情性五行太极,卷四「王安石曰性者太极也」条。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口袋本:五字鉴·菜根谭》根据“流传广泛,内容经典,篇幅适中”的原则再精选出来的二十九种经典,它使用适合携带的口袋开本,保留原书的精美版式,双色印刷,锁线装订,使读者能以低廉的价格收藏经典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本书在编辑、注释、注音时坚持以“四库全书”为主,遍搜各种版本,尽量多地参照*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每个字的注释注音都有出处,所选的必是全本,这样有助于读者认识经典全貌。
《了凡四训》本为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一窥儒、佛、道三家之学的梗概;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 尚荣、徐敏、赵锐译注的《了凡四训》分为原文、注释、点评三部分,并且彼此照应。
王逸群编著的《世说新语(国学经典趣味读本)》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选取《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段落,配以详细的注释,《世说新语(国学经典趣味读本)》并改编成简洁生动的白话故事,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学与用”栏目设计了与选文情景类似的现实生活片段,尝试进行文言仿写,形式新颖,特点鲜明,可读性强。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既能欣赏到《世说新语》的精妙语言,又可以领会有关做人做事的道理。
由梁满仓译注的《人物志/中华经典藏书》是一部系统地阐述人才理论的典籍,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汤用彤认为,从《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故甚具历 之价值”。全书共三卷十二篇,三国魏刘劭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
《了凡四训》本为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一窥儒、佛、道三家之学的梗概;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 尚荣、徐敏、赵锐译注的《了凡四训》分为原文、注释、点评三部分,并且彼此照应。
欧、颜、柳、赵分体《九十二法》系列字帖,在研析大理楷书的基础上,以各家书体分册,选编各体典型例子,命名书诀与其书法形式统一,对九十二种法则,依据各种楷书的特点,各予不同的修订,使之吻合,对 ,片面的词句,予以修正,使之恰当,对其语焉不详的诸条, 易它法,使之明瞭。 分体《九十二法》系列字帖,继承了黄氏凝炼,对仗的口诀方式。本书是其中一本,以便学习者背诵,使用;并为了准确理解、运用各种法则,帖后附“楷书九十法释文”,简体字对照表,及有关的书法知识。
《了凡四训》本为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一窥儒、佛、道三家之学的梗概;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 尚荣、徐敏、赵锐译注的《了凡四训》分为原文、注释、点评三部分,并且彼此照应。
《伤寒论(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它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其理论体系及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伤寒论》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的 书籍,也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被誉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本书不做繁琐考证,不做白话译注,对全文采用大字排版,对具体方药采用小字排版,使版面层次清晰,便于读者诵读。
《十四经发挥》,经脉学著作。三卷。元·滑寿撰。刊于1341年。卷上为“手足阴阳流注篇”,统论经脉循行的规律;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依据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流注次序分别论述各经经穴歌诀相应脏腑机能、经穴部位和经脉主病等。以上二篇实为滑氏将元·忽必泰列所撰《金兰循经》加以注释和补充。卷下为“奇经八脉篇”,参考《黄帝内经》《难经》《甲乙经》《圣济总录》等书对奇经八脉起止、循行路线、所属经穴部位及主病等予以系统论述。
由梁满仓译注的《人物志/中华经典藏书》是一部系统地阐述人才理论的典籍,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汤用彤认为,从《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故甚具历 之价值”。全书共三卷十二篇,三国魏刘劭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