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是弟子记锣四卷,此从《四库提要》,《穴宋史刘敞本传》作五卷,《郡斋读书志》《读书附志》均作一箱。宋刘敞撰。敞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庆历进士,官吏部南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原父为北宋大儒,于书无不窥,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均一时挺然之秀,而咸心折于原父。原父文章雄深雅健,论者谓其神肖《春秋》公谷与大小《戴记》。《弟子记》者,记原父与门人问答论学之言,因文格古雅,《四库提要》疑其托言弟子所记,实则出于自撰,所见甚谛。书中多记与当时闻人论辩,如与欧阳修论性善,卷四「永叔问日人之性必善」条,卷四「永叔曰以人性为善」条。按《宋元学案》卷四《庐陵学案》附《庐陵门人侍读刘公是先生敞》采此两条。与王安石论情性五行太极,卷四「王安石曰性者太极也」条。
《了凡四训》本为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一窥儒、佛、道三家之学的梗概;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 尚荣、徐敏、赵锐译注的《了凡四训》分为原文、注释、点评三部分,并且彼此照应。
《了凡四训》本为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一窥儒、佛、道三家之学的梗概;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 尚荣、徐敏、赵锐译注的《了凡四训》分为原文、注释、点评三部分,并且彼此照应。
本书是南唐两位皇帝李璟和李煜词的最早结集。编入李璟词四首,李煜词三十一首,是李璟和李煜词作最原始的研究资料。
寓言的主题往往带有警示性和劝诫性,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本书所选故事富有教育意义,风格清新,在给孩子们带来生动美妙的阅读感受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
《伤寒论(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它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其理论体系及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伤寒论》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的 书籍,也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被誉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本书不做繁琐考证,不做白话译注,对全文采用大字排版,对具体方药采用小字排版,使版面层次清晰,便于读者诵读。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中庸》同《 》一样,是儒家的哲学理论渊薮,不过《 》涵盖面广,《中庸》则集中强调与人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道德哲学,自宋代以后《中庸》成为儒者研读的重点,理学的很多概念命题都出自《中庸》,“中庸”的思维方式成为很多学者的生活信条,对宋代以后中华文明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汉代张仲景所著,为祖国医学古典著作,亦为学习祖国医学书之一。 本书根据《金匮要略方论》原书所列的病类分为痉病、湿病、喝病、疟疾、历节病、虚劳病、妇科病等38种。作者除按照原文分门别类列举证治,并加以简明扼要的解释外,还依据个人的治疗经验,列出对各病的治疗方法及所用方药。所以,读此书不但可以系统扼要地了解《金匮要略方论》的原义,并且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近代中医对上述各病的疗法。此外,本书作者把原书所用方剂归纳在一起,按各方剂名第一字的笔画多少顺序排列,每方都列上主治,更便于读者阅读。本书可供钻研《金匮要略方论》者学习参考。
历史是人类一部的教科书,同时也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轨迹和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学习历史,就要学习它所蕴含的丰富经验和真知。鉴于此,我们编撰了这本《中华上下五千年》帮助读者学习历史,增长见识。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小故事反映大历史,展现大千世界的风貌;以明快形象的语 言描绘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见证中华文明的足迹。
《初刻拍案惊奇》,话本小说集。明末凌濛初著,与《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宝库之一。《初刻拍案惊奇》鲜明地反映了明中后期商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洞庭红》、《乌将军一饭必酬》等赞美了商人无所畏惧、百折不回的敬业精神,表达出明代中后期如《张溜儿熟布迷魂局》、《酒下酒赵尼媪迷花》等都描写了抛却贞节枷锁的夫妻、恋人重获爱情幸福的故事。
《了凡四训》本为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一窥儒、佛、道三家之学的梗概;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 尚荣、徐敏、赵锐译注的《了凡四训》分为原文、注释、点评三部分,并且彼此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