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韩非的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 自相矛盾 、 守株待兔 、 讳疾忌医 、 滥竽充数 等,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韩非子》五十五篇文章,按内容来看似可以分为十组。组包括《五蠹》、《八说》、《六反》、《诡使》、《亡征》五篇,这组文章通过细致的分析,批判了他所否定的各种社会现象,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法治理论。第二组包括《奸劫弑臣》、《说疑》、《爱臣》、《八奸》、《备内》五篇,较上一组考察的社会现象更集中,重点分析了奸臣篡权的各种阴谋活动,还分析了宫廷内部潜藏的危险。第三组包括《孤愤》、《说难》、《难言》、《和氏》、《入主》、《问田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以 为君亲政、贤明之道 为出发点所编写的一部巨著,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大学通》与《中庸通》为胡炳文晚年精粹之作《四书通》之二种,上承《四书章句集注》,下启《四书大全》,乃宋明四书学衍化中至为关键的一环。是书成于泰定甲子(1324),后三年冬,始委令建阳书坊刊行,天历二年(1329)终成,此即建阳余氏勤有堂初刻本,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初纳兰性德编选《通志堂经解》,《四书通》《四书通证》均入其目。本次点校以《通志堂经解》本为底本,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另因二书广引诸家之说,故对校之余,又涉他校,并辅理校。主要参考者有《四书章句集注》(宋当涂郡斋本与明正统司礼监本)及《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四书辑释》《四书大全》等。列入 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 。
四库学研究论著。本书据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库全书书前提要综合研究》结项成果修订而成。全书通过深入研究《四库全书》书前提要纂修过程,基本厘清了《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曾利用提要分纂稿、《四库全书初目》提要、《四库全书荟要》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及相关材料修订撰写的复杂过程,对于四库纂修史、文献编纂学史的许多问题有所揭示和说明。同时通过分类和比对,辨析书前提要与几种提要的异同,以及说明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三阁书前提要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对相关的乾嘉时期学术思想、文学批评有一定研究与分析。本书对四库编纂史、清代学术史和文学史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
该书是一部《诗经》今注今译、评析鉴赏读物。该书以中华书局影印的《十三经注疏 诗经》为底本,参考阮元的校勘记,汲取历代诗经研究者的学术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甄别、见解,经注释、翻译和赏析而成。该书完整收录了《诗经》305篇作品,展现了《诗经》全貌;注释要言不烦,综合历代名家见解而取其优;对照翻译,生僻字、疑难字注音释义,阅读畅通无阻。作者善于联系古今民俗、历史、语言文化等常识对文本进行解读,译文优美生动,赏析通俗易懂,便于普通大众和文学爱好者阅读和欣赏。
《四库存目三式汇刊1》收录《武备志》93卷所载典籍,分占和度两部分,载气象、五行、云物等术,主要应用在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等六个方面,图文并举。《四库存目三式汇刊》汇辑《武备志》所列明代古籍而成编,对于掌握古代军事战争的排兵布阵、进退之机、重负决断等决策思路,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存录的许多珍贵资料,如阵图阵法、地理形势等,为他书罕载。该书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后世所推重。本册为《大六壬总归》。
《南华真经题评》十卷,明张位撰。张位(1534 1612),字明成,号洪阳,江西新建人。是书正文前先列篇目,作简要评语,阐明该篇大旨。正文部分分上下两栏,下栏为《庄子》全文,以小字夹注注明难字、破音字;上栏为评语,解释关键字句,评述思想要旨,大抵以修身养性为要,并主庄禅相通,时有新见。此次整理以明万历间刊本为底本,《庄子》原文则校以明正统《道藏》成玄英疏本及明世德堂《六子全书》本《南华真经》。
本书系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名篇的选编。全书按照 别主次、分好坏、权轻重 的原则,以《古文观止》为主,参考《古文赏音》《古文释义新编》《古文析义》《古文笔法百篇》等选本,遴选《郑伯克段于鄢》《报任安书》《兰亭集序》《滕王阁序》《柳子厚墓志铭》等十余篇名篇佳作作为案例细读精讲,以使读者了解古文的发展概况,知晓各体文章的写作特色,掌握古文赏析的方法。是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古文的分段精讲,一为古文的赏析范文,每篇文章包括解题、正文、注释、赏析、汇评、延伸阅读六个部分。本书的出版,对于读者了解古文的写作概况颇有助益。
胡希恕经方医学,让我们能够系统、完整地学习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经方医学体系,还能够有所感悟:如果放眼历代医家研究经方的累累硕果,我们会发现,胡希恕先生研究经方的成果,只是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对《伤寒杂病论》乃至“经方医学”的深度化研究,须要下大力气进行继承和弘扬。“经方医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探讨和突破,须要一代又一代医家进行理论思考和临床实践,既须要历史的循证,亦须要集体的努力!”
田合禄先生多年致力于五运六气研究,并用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开拓了学习《伤寒论》的新思路,主张心主太阳、肺主阳明、三焦主少阳、脾主太阴,四经共主一年四时阴阳,从而揭开了“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千古谜团,获得了可喜新成果,创建了田氏“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同时,田合禄先生正本清源,还提出了“六经病欲解时”是张仲景创作《伤寒论》之大纲的新观点,迎刃解除了以往百思不解的疑难问题,拨乱反正而见《伤寒论》真面目。《五运六气解读 伤寒论 》适合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中医药院校学生、临床医师及《伤寒沦》研究者阅读参考使用。
本书讲述中医五运六气的天文渊源,结合临床印证中医“天人相应”的合理性,以古代天文知识为主,临床为辅,介绍伤寒钤法日干支治病的运用诀窍,不仅构建出《内经》的核心内容,而且复原完整的《伤寒论》,指出医圣文本之中的内在逻辑,与中医临床紧密衔接,验证于当下。
开元、天宝之际,社会危机已露端倪,吴兢感受到衰颓的趋势,出于长治久安的考虑,他写了《贞观政要》这部政论性史书。它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等。以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本次出版以四库全书的《贞观政要》为底本,并充分借鉴吸收了前贤时彦的学术成果,加以题解、注释和翻译。 此次在原有“三全”本的基础上,依据读者的反馈进行了认真修订,补充了部分注释文字,使图书内容更准确到位。
《颜氏家训》是中国经典的家庭教育宝典。它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是我国历史上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全书阐述立身治家之法,内容涉及教育、儒学、佛学、历史、社会、文学、伦理等诸多领域。本书在继承前辈和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对每个句子进行解读的注解方式,除了对典故和词语的解释努力做到清晰明了之外,必要时也讲解文言的句法和语法,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书中 译文 部分用生动简明的语言阐释每一章的内容,篇尾的 评析 ,结合现代社会环境对篇章内容进行解析,问题意识强,现实价值高,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吸收《颜氏家训》中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意义的营养。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著《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备受历代医家推崇。 作者在多年临床中,致力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研究,强调六经以八纲为核心,涵盖经络脏腑 ;合病、并病具有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 ;以更有效地指导临床为旨归,须拓展六经等。临床以六经为纲,方证为核心,见病知机,活用经方。并系统地研究了六经辨证在皮肤病中的运用,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伤寒论》六经实质进行深度再探讨,提出新观点。 二、以方类证,方证对应,进行方证归经,总结各方证辨证要点,以指导临床实用。(详见各方之方证辨证要点) 三、介绍各方证在皮肤病中的辨治心法,并通过丰富而翔实的案例实录,来阐述作者
《古文观止》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古文共二百二十二篇,是一本流传甚广、影响甚大且传世不衰的文章选本,原为为当时的学童和其他读书人编纂的一本古文启蒙读物,旨在使读者初步了解古文的内容、文体、风格,增长历史、文学知识,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提高古文阅读的能力。 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上下)/博雅文渊阁》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师生共同执笔,对每篇古文都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白话文翻译的工作。底本采用中华书局的排印本,同时参照清乾隆年间映雪堂刻本加以比勘。题解交代选文背景、中心内容,并对选文作简单评价;注释言简意赅;译文文笔优美,便于今天的读者学习、欣赏。
康熙版《浒墅关志》成书于康熙十二年(1673),由关督陈常夏捐俸刻印。全书二十卷前一卷。有图说、乡镇、山水、建置、管辖、钱钞、岁额、则例、榷部、员役、兵防、官署、义塾、祠院、神庙、桥梁、街堤、土产、风俗、人物、古迹。保存了明初以来有关浒墅关的大量资料,其中尤为珍贵的是经济史料。时人认为此志 典实而详明 , 精切而体要 , 条目画一,义例矜严 ,评价较高。 《阳山志》一书分上、中、下三卷,内容大致按照山水景物与物产、文人题咏及山之碑文(部分属郡邑上呈或朝廷下达之敕类公文)布设。 《阳山新录》是嘉靖十八年(1539)九月,顾元庆和岳岱二人游历阳山时的题咏与唱和,共得七言诗三十首。
本书中的两种《粥谱》分别选自清代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及黄云鹄的《粥谱》。《素食说略》系清宣统时翰林院侍读学士、咸安宫总裁、文渊阁校理薛宝辰所著。《养生随笔粥谱》,共收录了粥方一百种,分上品、中品、下品三类排列。实用性较强。有不少内容系作者多年养生的经验之谈,于现代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黄云鹄的《粥谱》分《粥谱》及《广粥谱》两部分。成书于光绪七年(1881年)。其中,《广粥谱》是关于荒年账粥的资料简编。而《粥谱》则是古代粥方的汇集。共分 食粥时五思 集古食粥名论 粥之宜 粥之忌 粥品 几部分。几部分中,重点在 粥品 ,又分八部分,共收谷类、蔬菜、蔬实类、耳类、瓜类、木果类、植药类、卉药类、动物类的粥方二百多种。内容相当丰富,且有实用性,值得今人加以研究、继承。《素食说略》除自序、例言外,按
《南华经别编》二卷,明王宗沐撰。王宗沐(1523 1592),字新甫,号敬所,浙江临海人。是书截取《庄子》若干章节,独立成篇命名,篇次亦较原书有所调整。篇题下多王氏批语,揭示章法脉络。正文有小字旁注及夹注,旨在评点文法,说明文章结构。以明万历间施观民刻本为底本整理。 《庄子章义》五卷,清姚鼐撰。姚鼐(1732 1815),字姬传,安徽桐城人。该书将《庄子》原文各篇分为若干章,正文间夹以小字注,主在校勘文字、训释文义及评点文句。以光绪五年《惜抱轩丛书三种》本为底本整理。
《黄帝内经素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本书的成书年代,据多人考证,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 本书共二十四卷,分八十一篇(原缺“刺热论”、“本病论”两篇,今据别本补入,附于书后)。本书内容丰富,包括有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和运气学说等多方面内容。该书系统地反映了秦汉以前我国的医学成就,综括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是学习中医者的古典医书。 本书可供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