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资治通鉴 精装读书会
    •   ( 60048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 /2018-09-01/ 南京出版社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以 为君亲政、贤明之道 为出发点所编写的一部巨著,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 ¥29.4 ¥49 折扣:6折
    • 三十六计全解 精装读书会
    •   ( 42737 条评论 )
    • 李明宇 /2018-09-01/ 南京出版社
    • 《三十六计》是一部兵法奇书,集兵家诡道之大成的智慧宝典,共收录三十六个计谋。自问世以来,其已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克敌制胜的重要的智慧源泉。

    • ¥29.4 ¥49 折扣:6折
    • 资治通鉴(全四册)
    •   ( 79108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 撰 /2018-07-31/ 岳麓书社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16朝1362年史事囊括无遗,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兵青睐,视之为之书。 司马光(1019 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爱好历史,出仕以后,仍治史不懈。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撰成一部战

    • ¥107.3 ¥168 折扣:6.4折
    • 二十四史(简体横排精装 全63册共4箱)新版
    •   ( 6865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7-11-01/ 中华书局
    • 百科全书式的史学巨著,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本套书也是馆藏、历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完整历史典籍。

    • ¥2392 ¥3680 折扣:6.5折
    • 逸周书 《儒藏》精华编选刊
    •   ( 184 条评论 )
    • 孔晁 注, 黄怀信 校点,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2024-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逸周书》十卷,初集于春秋末晋平公卒后之周景王世,材料或系孔子删《书》之余。西汉景、武之时,有人为之作解。今本有注之篇,即其痕迹。晋五经博士孔晁注。 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发盗魏襄王冢,得竹书数十车,中有《周书》残本,秘书监荀勖校定。东晋著作郎李充校书,将传世孔晁注本与汲冢本归并为一,厘为十卷,系于 汲冢书 下,不言孔注。《隋书 经籍志》著录《周书》十卷,注曰 汲冢书 ,即从李充而来。今传本十卷,存五十九篇,其中四十二篇有孔晁注。 此书所载多确实可信,反映了周人道德、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法律思想之材料颇多,足资开发。尤其是对研究孔子儒学思想的渊源,亦属有用。其他如天文历法、气候物产、民族方国、谥法谥义、察人观物、修养处世等材料,也很丰富,不仅是史家的宝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教材

    • ¥30.4 ¥49 折扣:6.2折
    • 国学经典丛书:妙法莲华经
    •   ( 4117 条评论 )
    • (南北韩)鸠摩罗什 译 /2010-08-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在大乘佛教中,《法华经》属于问世相当早的大乘经典。据现代研究成果,一般推定《法华经》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左右于印度形成,也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本经成书早于这个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3世纪之间。

    • ¥22.8 ¥34 折扣:6.7折
    • 郭店楚墓竹简十二种校释 《儒藏》精华编选刊
    •   ( 531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2023-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郭店楚简十二种校释》,汇集整理了郭店楚墓竹简中的12篇重要出土文献,是古文字、古文献学界研究这批重要出土典籍的新成果,具有集成性的特征。本书不论是对于文字考释,还是文献考订,甚至是先秦儒家思想史,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2篇文献分别为郭店楚墓竹简《缁衣》、郭店楚墓竹简《鲁穆公问子思》、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郭店楚墓竹简《忠信之道》、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郭店楚墓竹简《六德》、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二》、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三》、郭店楚墓竹简《语丛四》,均是重要的先秦古书。

    • ¥80.6 ¥130 折扣:6.2折
    • 国学经典丛书:郁离子
    •   ( 5338 条评论 )
    • (明)刘基 著,吕立汉杨俊才吴军兰 注释 /2008-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作为一部寓言散文集,《郁离子》是中国寓言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牢笼万汇、辩博奇诡的文学审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其中闪烁着刘基治国安邦的思想光辉,以及对特定时代的社会认识价值。本书对《郁离子》中的精华部分重新进行了校对与勘订,并配有白话译文,方便读者阅读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读经诵典,逐步提升,受益终生!

    • ¥14.7 ¥22 折扣:6.7折
    • 小学集注 《儒藏》精华编选刊
    •   ( 425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2023-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小学集注》,又称《小学句读》,南宋朱熹、刘清之编撰,明陈选集注。 中国教育从上古就有小、大学之分,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是先秦以来中国儒学教育的基本制度。小学又称蒙学,即启蒙、蒙养之学的意思。上古的小学教育教材本包括大量伦理道德和修身养正等方面的内容,却因时代的变迁已久失其传。唐以前的小学教育教材以识字字书为主,包含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到了宋代,随着大、小学分级教育及官、私立各类小学的日趋普及,恢复上古以儒家思想伦理为重要特色的小学教育教材体系成为有识者的共识。 朱熹有感于上古小学教育教材 散见于传记,未有成书 ,力图恢复古小学之貌,与刘清之一起辑成《小学》一书,实乃古代儒家教育教材体系的复古补阙之作。《小学》既是学童初学的入门书籍,又是成人存心养性的性理修己之书,问世

    • ¥28.5 ¥46 折扣:6.2折
    • 武林旧事附《增补武林旧事》
    •   ( 2887 条评论 )
    • [宋] 周密,[明] 朱廷焕,评 著,谢永芳 注评 /2019-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武林旧事》,十卷,宋周密撰。作者为追忆南宋都城临安旧事,据其耳闻目睹和故书杂记而作。是书详述临安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几乎无所不包。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等,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史料。 《增补武林旧事》,八卷,明朱廷焕撰。作者采《西湖游览志余》《鹤林玉露》《容斋随笔》《辍耕录》及周密所著《癸辛杂识》诸书,补缀其阙,以成是编。

    • ¥37.5 ¥56 折扣:6.7折
    • 国学经典丛书:阿弥陀经?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   ( 2283 条评论 )
    • (南北朝)鸠摩罗什 译,王党辉 注译 /2010-08-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在中国佛教各大派别中,净土宗不是一个独立的派别,但却是影响*广泛的宗派。中国佛教宗派林立,到底有多少宗派,说法有好几种。典型的分为八大宗派,或者十大宗派,细分则更多。每一宗派都有自己的法统,一般由某一个宗师开创,然后由门人弟子传衍而形成。如禅宗*为明显,达摩是初祖,慧能大师则是真正的开山祖师,后来虽然分化为各个支派,但是传承脉络清晰。

    • ¥15.4 ¥23 折扣:6.7折
    • 百喻经:国学经典典藏版 全本布面精装
    •   ( 692 条评论 )
    • 王月清 注译 /2018-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典藏版》,是继我社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异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 百喻 ,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 百 ,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

    • ¥32.2 ¥48 折扣:6.7折
    • 易汉学 《儒藏》精华编选刊
    •   ( 160 条评论 )
    • 〔清〕惠栋 撰, 陈修亮 校点,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2023-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易汉学》,清人惠栋撰。惠栋(一六九七 一七五八),字定宇,号松崖,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以倡导汉学而被誉为一代宗师。 《易汉学》是惠栋崇尚汉学的代表性作品,《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八卷,而惠栋《易汉学自序》云七卷,江藩《汉学师承记》亦云七卷。盖后人将惠氏辩证《河图》、《洛书》等内容附于书后,是为八卷。《易汉学》受到当时及后世学者的普遍重视与好评。 《易汉学》现存主要版本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四十六年至四十九年(一七八一 一七八四)镇洋毕沅辑灵岩山馆《经训堂丛书》刻本、《清经解续编》本、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汇文轩刻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此次校点以《经训堂丛书》本为底本,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经解续编》本为校本。

    • ¥24.8 ¥40 折扣:6.2折
    • 新唐书(全2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新版
    •   ( 3955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宋)宋祁 撰 /1975-02-01/ 中华书局
    • 《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撰,共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自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公元907年)间近三百年的历史。与《旧唐书》相比,《新唐书》对表、志更为重视,增加了以往史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兵志》,《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等,并重新排列传记次序,强调对忠奸顺逆的褒贬,又增添了《卓行》《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还在列传中保存了一些《旧唐书》未载的史料,增加了不少晚唐人物的列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新唐书》以百衲本为点校工作本,同时参校了北宋闽刻十六行本、南宋闽刻十行影印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和浙江书局本,择善而从,是目前*为通行的《新唐书》

    • ¥500.5 ¥770 折扣:6.5折
    • 仪礼正义:全六册 《儒藏》精华编选刊
    •   ( 70 条评论 )
    • 胡培翚 撰, 张文,徐到稳,殷婴宁 校点,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2024-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仪礼》为汉五经之一,是礼之本经。因其节次繁密,文辞古奥,以昌黎之博,犹苦其难读,故传授者绝少。自汉以来,惟有郑注行于世。北齐之黄庆、隋朝之李孟悊皆宗郑注,而有义疏之作。贾公彦本此二家,增以己意,撰成《仪礼疏》五十卷。至宋王安石废黜《仪礼》,不立于学官,学者遂罕诵习。有清一代,张尔岐开其先,庙堂倡于上,《仪礼》学渐成显学。胡培翬生当礼学昌明之时代,家学渊源,后又得礼学名家凌廷堪悉心指授,故参稽诸家之说,覃精研思,积四十余年,撰成《仪礼正义》。其体例谨严,搜采广博,折衷取舍,荟萃众说,允为清代《仪礼》学集大成之作。一九九三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刊行段熙仲先生点校《清经解续编》本,目前市面已经颇难采买到。收入《儒藏》 精华编 时,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之陆氏木犀香馆本为底本,以《清经

    • ¥341 ¥550 折扣:6.2折
    • 国学经典典藏版-四十二章经
    •   ( 64 条评论 )
    • 东汉迦叶摩腾 竺法兰 译 ,胡永辉 注译 /2023-1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该选题为国学经典典藏版系列丛书之一。《四十二章经》,因为全经共分为四十二章,故名。相传该经为传入中土的第一部佛经,是从众经中精选出的佛陀语录,每个章节短者二十余字,长者不过百余字,内容微言大义,包含了佛道的纲领,是了解佛学的概要之书。现存《四十二章经》主要有三个重要版本:《高丽藏》本、宋真宗注本、宋守遂注本。宋守遂注本流传最广,该选题以其作为注译底本。

    • ¥21.4 ¥32 折扣:6.7折
    •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儒藏》精华编选刊
    •   ( 496 条评论 )
    • 刘文淇 等 撰,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2024-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为清代著名 左氏 学著作。作者刘文淇、刘寿曾、刘贵曾。 刘文淇(一七八九 一八五四),字孟瞻,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生于扬州。十四岁入梅花书院,师从洪梧。十八岁始设帐授徒。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扬州岁试擢一等第一,补廪膳生。嘉庆二十四年拔己卯科优贡生,候选训导。其后十四次应秋闱皆不售,于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四十九岁时绝意科场,定居扬州,专以研经治学、校书坐馆为业。咸丰四年卒,年六十有六。着有《左传旧疏考正》八卷、《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扬州水道记》四卷、《楚汉诸侯疆域志》三卷等,另有《青溪旧屋文集》十卷《诗集》一卷行于世,《读书随笔》二十卷今不存。《清史稿》有传。刘氏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在《左传》学。 刘文淇有感于后世《春秋左传》学杜注独尊,其他旧注淹

    • ¥248 ¥400 折扣:6.2折
    • 国学经典丛书:庭训格言
    •   ( 4018 条评论 )
    • (清)康熙 撰,陈生玺贾乃谦 注译 /2010-06-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庭训格言》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 玄烨(1654-1722)撰,其子雍正皇帝爱新觉罗 胤稹(1678-1735)笔述。玄烨八岁即皇帝位,年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1661-1722),死后,四子胤稹继位,年号雍正。此书乃雍正八年(1730)胤稹追述其父在日常生活中对诸皇子的训诫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条,包括读书、修身、为政、待人、敬老、尽孝、驭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琐事。因为他是给他的儿子们讲的,所以很具体、生动而真实,没有什么虚饰。

    • ¥10.7 ¥16 折扣:6.7折
    • 论语全解 《儒藏》精华编选刊
    •   ( 345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2023-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论语全解》十卷,宋陈祥道撰。陈祥道的《论语全解》成书于北宋神宗年间,是王安石新学现仅存的一部《论语》学著作,同时也是用王安石新学注解《论语》的集成之作,体现了王学注重性命义理的解经特点。陈祥道为王安石高弟。其《论语全解》不仅涉及道体之论,注重性命之说,以未发已发释性情,还注重主体的修养,阐发穷理尽性之说;同时也存在着将天理人欲对立的倾向。陈祥道在诠释《论语》的过程中博采众说,注重以理明道,立足于儒学的立场,将 三礼 三玄 、《孟子》《中庸》等著作中的思想与《论语》诠释相结合,体现其兼采汇通的思想特色。陈祥道《礼书》是重要的礼学著作,其《论语全解》亦于礼制解说明晰,可供侧面参考。宋哲宗绍圣后,王安石《论语解》、其子王雱《论语口义》和陈祥道的《论语全解》一并作为科举用书,盛行一时

    • ¥31 ¥50 折扣:6.2折
    • 白虎通德论 《儒藏》精华编选刊
    •   ( 338 条评论 )
    • 班固 撰, 胡春丽 校点,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2023-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此书为《儒藏》精华编选刊之一。 《白虎通德论》,省称《白虎通》,两汉时期最有名的学术事件即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争,汉章帝建初四年,为协调今古文经学之争,统一经义,召集数十位今古文经学两派的知名学者,于洛阳白虎观召开会议,会议记录由班固整理成书,即《白虎议奏》,或称《白虎通德论》。这是一份经学研究指导纲领,也是当时具有官方性质的国家法典。今古文之争是经学史上的大事,由最高统治者官方组织的这次会议的会议记录,其重要性不容置疑。此书之前有中华书局陈立《白虎通疏证》,所据底本为长期流传的通行版本,此本经历代尤其清代学者学者校勘,对读者理解古本有极大帮助,但据他书改易之处较多。此次校点,以《四部丛刊》影印元大德本《白虎通德论》为底本,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元刻小字本为校本,反映宋元时

    • ¥22.3 ¥36 折扣:6.2折
    • 郦波解读曾国藩教子之道(家有儿女,好的父母都在模仿的教育新方式)
    •   ( 789 条评论 )
    • 郦波 著,华景时代 出品 /2024-05-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定力?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 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真的对吗? 到底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国人重家、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本质上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位列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之一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善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 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 ,《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 千古家训 之典范。 郦波集多载之思,通过 十字法 全面剖析曾国藩教子的智慧,从教育孩子到教育自己,从目标建立到内驱力赋能、从习惯养成到趣味生活,郦波带你从曾国藩的教育智慧里汲取精华,从内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难题,启迪父母纠正平时教育中的不当举措,让你的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 ¥29.8 ¥49.8 折扣:6折
    • 述学 《儒藏》精华编选刊
    •   ( 33 条评论 )
    • 汪中 撰, 赵伯雄 校点,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2024-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述学》一书,综合体现了清代学者汪中的学术成就,如关于经学者有《春秋左氏释疑》《周礼征文》《周公居东证》等文,关于小学者有《释阙》《释童》《释三九》等文,关于诸子学有《墨子序》《墨子后序》《荀卿子通论》等文,皆博学深思、独具卓见之作。而《哀盐船文》《广陵对》《黄鹤楼铭》等篇,则代表了他的文学成就。此次校点,以《四部丛刊》影印道光三年刻本为底本,校以《粤雅堂丛书》本及《重印江都汪氏丛书》所收7卷本,与已有的整理本相比,保持了该书原貌,标点上也力求精确,对推动清代学术研究以及汪中研究必将有所裨益。

    • ¥30.4 ¥49 折扣:6.2折
    • 山家清供:附山家清事(宣纸线装 一函两册 清赏丛书)
    •   ( 132 条评论 )
    • [南宋]林洪 撰 /2023-06-01/ 江苏广陵书社
    • 南宋笔记小品。宋代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出现了诸多介绍菜谱和烹饪技术的专著,南宋林洪所撰《山家清供》正是其中的一种。本书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收录以山野所产的蔬菜(豆、菌、笋、野菜等)、水果(梨、橙、杏、李等)、动物(鸡、鸭、羊、鱼、虾、蟹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记其名称、用料、烹制方法,行文间有涉掌故、诗文等。书后附林洪撰《山家清事》,介绍插花、种梅、养鹤等文士生活意趣。现收入我社自编 清赏丛书 之中,装帧精良,具有收藏价值。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与林洪一道品味舌尖上的南宋,体会文人风雅。

    • ¥85.8 ¥128 折扣:6.7折
    •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十九种校释 《儒藏》精华编选刊
    •   ( 236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2024-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十九种校释》,汇集整理了上海博物馆藏楚墓竹书中的19篇重要出土文献,是古文字、古文献学界研究这批重要出土典籍的新成果,且具有集成性的特征,因此本书不论是对于文字考释,还是文献考订,甚至是先秦儒家思想史,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9篇文献分别为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缁衣》、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民之父母》、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子羔》、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鲁邦大旱》、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从政》、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昔者君老》、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容成氏》、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中弓》、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采风曲目》、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逸诗 多薪》、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逸诗 交交鸣乌》、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内豊》、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相邦之道》、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季庚子问于

    • ¥138.9 ¥224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