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鲍廷博辑刻《知不足斋丛书》本《武林旧事》十卷足本为底本,参校以宋廷佐刻六卷本、陈继儒《宝颜堂秘笈》本《后武林旧事》五卷、《说郛》本以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力求呈现较为可靠的文本。另于篇末附录
本书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九辑》,主要收录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博士生,以及 其他大学、研究机构研究者的论文,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古代历史、古代哲学,以及海外汉学等领域,论文以经、史、子、集顺序排列。本期内容有关于传世经典文献的校勘整理和研究,如对《周易》经传注疏的校勘、《五经异义》引古《毛诗》说考、吐鲁番《尔雅注》写本残卷考,有对古代文献版本的比较和考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和刻本《扁鹊仓公传》版本价值研究、对《汉石径残字》两个版本题跋的研究;有对历史人物事迹的考释和辨伪,如考察北宋石待旦事迹,指出历史记载的以讹传讹;有对子部类书中材料互出现象的梳理和分析;等等。
本书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九辑》,主要收录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博士生,以及 其他大学、研究机构研究者的论文,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古代历史、古代哲学,以及海外汉学等领域,论文以经、史、子、集顺序排列。本期内容有关于传世经典文献的校勘整理和研究,如对《 》经传注疏的校勘、《五经异义》引古《毛诗》说考、吐鲁番《尔雅注》写本残卷考,有对古代文献版本的比较和考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和刻本《扁鹊仓公传》版本价值研究、对《汉石径残字》两个版本题跋的研究;有对历史人物事迹的考释和辨伪,如考察北宋石待旦事迹,指出历史记载的以讹传讹;有对子部类书中材料互出现象的梳理和分析;等等。
《校礼堂文集》为清代乾嘉时期 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淩廷堪(1755-1809)所著,共三十卷,共收各体文章(包括学术性书信)共一百九十章,有考证礼经乐律,精审无比;有读史论人,充满卓见;有探索日月五星运行之故,论说中西算学之法,皆有心得;还有其所著诗、词、文、赋,大都谴词妙,用典工,卓然大家风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乾嘉时期学者广泛的学术素养和贡献。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任河南巡抚毕源的幕僚。乾隆五十三年,凌廷堪回板浦,受板浦场盐课大使李汝璜之聘,开馆授徒,李汝珍及中正乔绍侨、乔绍博等均拜读于门下。凌廷堪35岁时中进士,但不愿为官,于乾隆六十六年任宁国府学教授。嘉庆九年,凌廷堪再回板浦,并为李汝珍所著的《李氏音鉴》编辑。
杜牧,是唐代有名的诗人。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在中国文学目前占有重要地位。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樊川文集》为底本,并汇校众本。除收入《樊川文集》二十卷、《樊川别集》一卷、《樊川外集》一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