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因方论集要/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为清代新安医家汪汝麟(字石来)编撰,成书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 《证因方论集要/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共4卷,包括内科杂病、温疫、外科、耳、鼻、喉、眼科等51种病证,选方400余首,多为历久沿用的名方及广经时验的效方。每一病证概述其因,因证选方,循证论方,对于方剂的用药品性、遣方制度、化裁法则等均有详致分析,更广泛征引诸多名家方论,使得《证因方论集要/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内容更加翔实可靠。 《证因方论集要/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体例精简,论述平实,不涉繁晦,纯为实用而设,极具临证参考意义,且有的学术研究价值,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及教学研修者参阅。
本书收入的图书达1492部,基本上包括了宋代以前各类重要的典籍,尤以搜罗唐代和北宋时期的典籍最为完备。这些典籍至今不少已亡佚和残缺,后世可据书目的提要而窥其大略。由孙猛整理的《郡斋读书志校证》,以清汪士钟初刊本为底本,用宋刊袁本合校,参校其他十余种善本和历代史志书目,为现存各种版本和前人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本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本卷为《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汇编·清末卷》的美术、手工家事学科分卷,收集了1903年至1911年期间出版的清末美术教科书23种、手工家事教科书14种。这些教科书反映了我国清末在中小学教育中设置美术、手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以"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为题,申报2009年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并获得批准。项目选择拥有影响的《论语》作为样本,发掘日本古钞本的文献价值,以期促进日本传钞汉籍领域的研究。 "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项目致力于深入梳理日本《论语》古钞本的传承源流,探究其文本变迁状况,并与中国通行版本进行文本比勘,施以文献学综合研究。为此,项目组成员赴日目验了大量《论语》古钞本,然后选择三个拥有代表性的钞本--三十郎盛政传钞清家点本、青莲院本和林泰辅旧藏本,影印出版,分别撰有解题,并附录校勘成果。
四部要籍选刊·经部之一种。以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刻本(即阮元刻本)为底本进行影印。阮元刻本是二百年以来合刻十三经的通行本,向以校勘精审著称。《诗经》据称经过孔子删定,是两千年来儒家文化的核心典籍。《诗
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
《东海庙碑》又名“东海祠碑”,东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四月刻。北宋金石学始兴,《东海庙碑》始有著录,目前所见著录,很早是赵明诚的《金石录》。《东海庙碑》碑石早亡,没有原石拓本存世,摹刻拓本亦十分稀见。 此残石拓本为顾沅旧藏孤本,清道光年始显于世,残存十字,并阴十七字,一册,经折装,楠木夹板,整本高三十?五厘米,宽十六?五厘米,厚二?五厘米;墨心高十九?九厘米,宽十?三厘米。此册含墨本四开(阳三面、阴五面),跋十开,称海内孤本。 此本存碑阳九字:“永寿元、灵、寔、面并、芳、史。”称为碑阴的十七字:“阙者秦始皇所立,名之秦东门阙,事在史记。” 此本题签、题跋累累,学者、藏家对其推崇备至。后归陈清华手中,1965年,流出海外,在的指示下,文化部费巨资从香港购回,藏于国家图书馆。
该书为一本古籍影印图书。《酒经》。又名《北山酒经》,著者北宋人朱肱(字翼中),曾在杭州开办酒坊,有丰富的酿酒经验。《酒经》载有酒曲13种,除传统罨曲外,还出现了风曲和曝曲,作曲全部改用生料,且多加入各
《儒藏》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优选规模的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立项,由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几十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先期成果《儒藏》“精华编”收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