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四库存目提要》子部索隐,择取子部要籍60种,采用*有代表性的精善或稀见之本为底本,参校以其他版本,影印出版,故取名为《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此书的公开发行,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的资料,俾使学术界通过这批学术资料能够开拓出新的研究思路,掌握新的研究方法。本册为《增广沈氏玄空学》,分为上下两册,精装出版。
本书是国家民委重点规划项 目。壮族唐皇调《唱瓦氏夫人》 以手抄本的形式传世,以坐唱的形式在百色右江河谷地流传数百年,歌中传颂明代田州土司岑猛的妻子瓦氏夫人为田州政局稳定呕心沥血,为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率军跋涉千里至江浙抗击倭寇,英勇战斗的丰功伟绩。本书以古壮字、拼音壮文、国际音标、汉直译、汉意译 五行对照 的形式记录整理了抄本内容,并附各版本抄本的影印图片及相关研究资料。
天下*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七十六岁时的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所推崇。此本为杨绍和旧藏北宋拓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九成宫 原名 仁寿宫 ,建于隋文帝时。此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正书。碑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水质甘美之涌泉并命名 醴泉 之事。碑在陕西省麟游县,贞观六年( 632 年)四月十六日刻石,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额阳文篆书六字。原碑残损严重,传世多为宋拓本。 此本为北宋拓本之精品, 重译 之 重 字未损。割裱本,一册,十三开,墨芯高三十三厘米,宽十六 五厘米。杨绍和旧藏,江恂题签,有江恂、梁巘题跋。钤 梁闻山收藏印 杨绍和审定 东郡杨绍和观 宜子孙 于九 蔗畦 梁巘私印 干研主人 闻山父 等印章。 此碑书法结构严谨,法度森严,圆润中见秀劲,平稳处见险峻,充分体现了欧体书法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本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壮族鸡卜经影印译注》(共8卷)是一部规模宏大、各抄本(共33本手抄本)自成体系的经典之作,是阐释鸡卦的古籍图书;属抢救性出版项目,是历史上首次对壮族鸡卜经书进行全面收集和系统翻译整理。全套书分原本影印和对照译注两部分。 影印部分的内容包括:卦象、卦名、卦宫和卦辞四个部分。卦象用图形表示。卦名用古壮字书写,是对鸡卜卦象的表述或解释。卦宫用汉文书写,是指卦象所在的方位和时间。卦辞大部分用汉字记录,记录的是布麽(咪摩)或鸡卜师应用鸡卜进行占卜时所预测的事情和预测所得的结果。 译注部分主要是对用古壮字撰写的卦名,采取用 五对照 形式:行为古壮字,第二行为国际音标注音,第三行为拼音壮文标写,第四行为汉直译,第五行为汉意译;有些难以理解的,则加注进行释义。卦宫、卦辞采用点校
清末外交官张德彝八次旅西所作“述奇”中的第四部,名为《四述奇》。据清光绪九年(1883)同文馆聚珍版影印。凡十六卷。卷首有清光绪九年(1883)英煦《序》和宗室常瑞《序》及张德彝《序》。《凡例》有言:是书本纪泰西风土人情,故所叙琐事不嫌累牍连篇。张德彝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了对泰西(欧洲)新奇文化的观察上,主要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载了他旅英俄等国家的观察见闻,并保存了较多的关于近代中国和西方社会的历史事件和社会风俗。
本书为清道光二十三年琴川郑氏青玉山房刊本。全书含十八种地理类史料:宁古塔纪略、朝鲜志、随銮纪恩、出塞纪略、塞北纪闻、西域旧闻、伊犁日记、维西见闻、西藏纪闻、容美纪游、海国闻见、中山传信录、采硫日记、番境补遗、海上纪略、台湾使槎录、海录等,包含了四域边疆、周边邻国的记录,意在方便当时的人们更好地了解边疆的风土人情。书中作者的注释和评语,以及他对于收录游记的选择,都是结合自己曾经的从军游历经历所作,间接地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风貌。
《纂图互注荀子》为唐代杨倞为《荀子》一书作注而成。唐元和十三年( 818 年),杨倞据十二卷本《孙卿新书》作注,将其析为二十卷,并调整了个别篇章的次第、改为现书名。 图解典籍,是古人常用的注释体例,常见于言及礼仪礼制的典籍。而《荀子》一书正以喜言 礼 著称。此本中有《荀子欹器之图》一叶,包括 虚则欹 、 中则正 、 满则覆 三图;《天子大路图》半叶,《龙旗九斿图》半叶,故称 纂图 。 此本为南宋刻元明递修本。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行二十五字不等。黑口,左右双边。有耳。书上有袁克文跋。书中钤有 佞宋 、 后百宋一廛 、 寒云鉴赏之鉨 等。由此可知,此本曾经袁克文收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袁克文旧藏散出时归入潘氏者, 1952 年潘氏后人捐归北京图书馆。今藏国家图书馆。
民国珍稀短刊断刊 丛书精选中国近现代影响力较强且极为珍贵的 短刊 断刊 1800余种,按刊物出版地单独辑为分卷,每卷独立书号,分北京卷、上海卷、重庆卷、广州卷、广东卷、西北卷(含内蒙古)、东北卷、云南卷、浙江卷、四川卷、山东卷、江苏卷、湖北卷、湖南卷、甘肃卷、安徽卷、天津卷、河南卷、河北卷、江西卷、贵州卷、广西卷、福建卷、山西卷,共24卷490册。丛书所收期刊虽均为存世时间较短的 短刊 ,或难得一见、仅出一期或几期的 断刊 ,但涵盖领域极其广泛。 四川卷 精选四川地区民国时期 短刊 断刊 150余种,成书19册。四川地区期刊以成都出版的占大多数,内江、南充、乐山等城镇期刊数量也较多。四川期刊出版年代分布均匀,每一阶段均有大量刊物出版。其中《疏散特刊》针对日寇的空袭,宣传防空疏散知识及防毒知识等,类似具有针对
民国珍稀短刊断刊 丛书精选中国近现代影响力较强且极为珍贵的 短刊 断刊 1800余种,按刊物出版地单独辑为分卷,每卷独立书号,分北京卷、上海卷、重庆卷、广州卷、广东卷、西北卷(含内蒙古)、东北卷、云南卷、浙江卷、四川卷、山东卷、江苏卷、湖北卷、湖南卷、甘肃卷、安徽卷、天津卷、河南卷、河北卷、江西卷、贵州卷、广西卷、福建卷、山西卷,共24卷490册。丛书所收期刊虽均为存世时间较短的 短刊 ,或难得一见、仅出一期或几期的 断刊 ,但涵盖领域极其广泛。 广东卷 精选广东省(不含广州地区)民国时期出版的 短刊 断刊 70余种,成书15册。广东省领受外来思潮,得风气之先,文化教育事业尤其发达,又是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因此, 广东卷 之 短刊 断刊 所辑录的革命文献类刊物尤为珍贵,有与孙中山先生革命生涯有关的期刊如《总理
《中兴颂》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被后世认为 鲁公法书* ,体现了颜楷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 《中兴颂》碑文为元结上元二年( 761 年)所撰,颜真卿于大历六年三月正书。唐大历六年( 771 年)六月刻于湖南省祁阳县浯溪东山摩崖。 《中兴颂》摩崖高宽皆在四百五十厘米左右,左行,直书,凡二十一行,满行二十字,共二百六十余字。该碑书法一向受人推重,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赞其 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 ,杨守敬则以为《中兴颂》 雄伟奇特,自足笼罩一代 。 此本为吴湖帆旧藏明拓割裱本,一册,凡八十五开。墨芯高三十厘米,宽十五 二厘米。首题下 有序 二字未损。吴湖帆、蒋祖诒等递藏,有吴氏题签,有蒋祖诒、吴湖帆、姚世钰等人题跋。钤 四欧堂印 湖帆鉴赏 吴湖帆 丑簃长年 丑簃长乐 等印章。
李贺集通行者多为《昌谷集》《李长吉集》,而《歌诗编》传世稀罕。这部《歌诗编》为清初钱氏述古堂影宋抄本,以南宋时期临安府刻书名家陈起父子书肆刻本为影*本。共四卷,又有集外詩一卷,共收录《李凭箜篌引》《金铜仙人辞汉歌》等二百余首诗。较现存*早的传本 蒙古宪宗六年( 1256 )赵衍刊刻的《歌诗编》多《集外诗》一卷。 该抄本半叶十行十八字,无直格,白口,左右双边。书前有杜牧序一篇。书中钤有 钱曾之印 、 遵王 、 述古堂图书记 、 稽瑞楼 、 铁琴铜剑楼 等收藏印鉴,可知其迭经钱曾述古堂、陈揆稽瑞楼、瞿氏铁琴铜剑楼等名家收藏,今藏国家图书馆。
《东海庙碑》又名 东海祠碑 ,东汉灵帝熹平元年( 172 )四月刻。北宋金石学始兴,《东海庙碑》始有著录,目前所见著录,*早是赵明诚的《金石录》。《东海庙碑》碑石早亡,没有原石拓本存世,摹刻拓本亦十分稀见。 此残石拓本为顾沅旧藏孤本,清道光年始显于世,残存十字,并阴十七字,一册,经折装,楠木夹板,整本高三十 五厘米,宽十六 五厘米,厚二 五厘米;墨心高十九 九厘米,宽十 三厘米。此册含墨本四开(阳三面、阴五面),跋十开,称海内孤本。 此本存碑阳九字: 永寿元、灵、寔、面并、芳、史。 称为碑阴的十七字: 阙者秦始皇所立,名之秦东门阙,事在史记。 此本题签、题跋累累,学者、藏家对其推崇备至。后归陈清华手中, 1965 年,流出海外,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文化部费巨资从香港购回,藏于国家图书馆。
《乐善堂法帖》是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书法精华之作的辑汇。此帖为元延祐五年(1318年)十一月顾信摹勒,茅绍之、吴世昌镌刻。此帖遴选赵书皆为佳品,摹刻俱精。 此贴原石在明正德、嘉靖年间出土时已残缺,未见元拓本存世。此本为明代张寰旧藏明拓本,一函两册,册页装,墨芯高二十九·八厘米,宽十六至十八厘米不等。上卷首开为赵孟頫为顾信绘《兰竹图》,下卷帖前有赵孟頫绘《老子像》。辑刻了赵孟頫书《兰亭序》《归去来辞》《乐志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帖,后附宋刻《名贤法帖》之姜白石、卢柳南书九帖。 明拓《乐善堂帖》虽为残帙,但无论是在版本、艺术还是史料价值上,皆可称为传世丛帖中的善拓珍本。此本现藏国家图书馆。
民国珍稀短刊断刊 丛书精选中国近现代影响力较强且极为珍贵的 短刊 断刊 1800余种,按刊物出版地单独辑为分卷,每卷独立书号,分北京卷、上海卷、重庆卷、广州卷、广东卷、西北卷(含内蒙古)、东北卷、云南卷、浙江卷、四川卷、山东卷、江苏卷、湖北卷、湖南卷、甘肃卷、安徽卷、天津卷、河南卷、河北卷、江西卷、贵州卷、广西卷、福建卷、山西卷,共24卷490册。丛书所收期刊虽均为存世时间较短的 短刊 ,或难得一见、仅出一期或几期的 断刊 ,但涵盖领域极其广泛。 云南卷 精选云南地区近现代出版的 短刊 断刊 80余种,成书16册。云南之 短刊 断刊 包含范围广泛,有迎合时代潮流的《女学界》《昆明市通俗讲坛》;有体现云南社会形态的《滇事旬刊》,该刊涉及云南省政事、金融财政诸方面;有体现反封建思想的《昆明学生爱国要刊》;有体现反对
晚清时期的官场崇尚金石文化,清朝大臣端方痴迷于此,并且收藏大量珍品。《陶斋吉金录》共计八卷,收录了商周至隋唐时期的青铜礼器、兵器、权量、造像等359件,还有很多珍贵的金石碑帖。书中不仅勾勒出了每个器具的形状,而且摹出相关文字,标注尺寸大小,多方面地展示该文物的细节特征。《陶斋吉金录》是古代藏品绘图很好之作的代表,为研究古代考古与国宝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物证与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