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中国丛书综录》中所著录的部分丛书条目,对其进行详细的标注,分为编著者、内容、版本(附馆藏)等三个方面。首先对编著者的生平、履历作了详细的介绍,其次对各丛书内容进行了完整的概括与综述,也对其中所收录的重要子目内容作了介绍。再次对各丛书的版本作了例述,并对不同版本的异同作了比较。本书一方面更为深入地展示了各丛书,另一方面勾勒出了丛书发展的历程。
本书分两部分。主体为陈寅恪《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的影印。陈寅恪先生在国学领域的成就早已为学界和社会所公认,而唐代尤为陈先生研究之重点。《唐代政治史略稿》是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在精心考证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唐代政治演进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为中国中古史研究中的里程碑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8年曾出版此手稿影印本,受到广泛好评。本次仍然采用影印方法,保存陈寅恪先生手迹,更具纪念和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为自1958年至1965年间陈先生致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讨论出版事宜的十余封书信,后附高克勤先生所作释文及辑注,使读者可以清楚了解相关事件之来龙去脉。此批书信系首次以原貌影印面世,读者从中自可体察学者之用心,亦可见当年出版之不易。本书为上海古
《南齐书(共3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梁朝萧子显撰。纪传体史书。全书原为60卷,《自序》一卷早已亡佚,今存59卷,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记载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2年(502年)的南齐历史。梁武帝天监年间吴均曾请求撰写《齐史》,未获准许,后萧子显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个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书成上奏,梁武帝下诏付秘阁收藏。 本书在体例上“本(檀)超、(江)淹之旧而小変之”;萧子显多取材自前史家檀超和江淹奉诏修未成的齐史体例。还参考了熊襄的《齐典》、沈约的《齐纪》、吴均的《齐春秋》和江淹著的《齐史》十志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