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库学》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的辑刊,每年两辑,旨在为四库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阵地。每辑文章按照四库经史子集分栏,常设栏目有四库学综合研究、四库提要研究、经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文献整理等。 本书为第五辑,收录了無四庫館臣删改之“四庫底本”的認定一一《四庫提要著錄叢書》編纂割記之十一、《于文襄手札》的史料價值與整理說明、南京圖書館藏《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编纂時間初探、論《四庫總目》编修過程中利用翁方綱提要稿的特殊現象、董康影印八行本《周禮疏》及其利用、清游智開與朝鮮使臣的交游作品考等。
《装潢志赏延素心录(外9种上下)(精)》是中国古代书画装裱文献选编。收入周嘉胄《装潢志》、周二学《赏延素心录》全文,除此之外,还精选其他九种与书画装裱有关的古代文献,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褾轴》、北宋米芾《画史》《书史》、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六“绍兴御府书画式”、元脱脱《宋史·职官志》之“吏部·官告院”、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书画裱轴”、明张应文《清閟藏》、明文震亨《长物志》第五卷“书画”、清邹一桂《小山画谱》等。该书对书画装裱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书收录了《昭德新编》《乘轺录》《五代史补》《灯下闲谈》《续翰林志》《次续翰林志》《广清凉传》《蠡海录》《西斋话记》《丽情集》《乘异记》等宋人笔记,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专家学者点校整理,本
林景熙为南宋末 诗人,其诗清婉秀逸,寄托故国哀思,历来为人所称道。陈增杰在元人章祖程注的基础上校注的《林景熙集补注》,对诗文字句进行详解,也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究,资料详尽,注释精当,是一部精审力作。 《林景熙集补注(上下)(精)》由林景熙著。
《中国四库学》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的辑刊,每年两辑,旨在为四库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阵地。每辑文章按照四库经史子集分栏,常设栏目有四库学综合研究、四库提要研究、经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文献整理等。 本书为第五辑,收录了無四庫館臣删改之“四庫底本”的認定一一《四庫提要著錄叢書》編纂割記之十一、《于文襄手札》的史料價值與整理說明、南京圖書館藏《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编纂時間初探、論《四庫總目》编修過程中利用翁方綱提要稿的特殊現象、董康影印八行本《周禮疏》及其利用、清游智開與朝鮮使臣的交游作品考等。
......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穷一生之力也难识其万分之一,遂使许多重要资料湮没无闻。为此,早在一九八四年着名学者钱锺书先生便以其远见卓识,提出了利用新科技电脑技术来发掘、整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经过近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终於结出了丰硕成果《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万人集》。栾贵明主编的《太古臣民集》即为其中之一。 清代严可均氏收录的太古人物,不算帝王只有三位,彭祖、西王母、玄女。然而太古人物远不止这些,耳热能详的如广成子、天老、风后、仓颉、共工、许由等;鲜为人知的如天真皇人、赤松子、马师皇、力黑、王倪、啮缺等。此次共整理编辑出五十七位太占人物,作品十多万字。填补了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块空白。本集在古今中外书籍目录中未见着录,系结集出版。 由是观之,本集的内容不仅将引起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