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东汉末年之南朝刘宋时期名士轶事及其隽语的典籍,主要是有关人物的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1130则。本书撷采精华,精选263则加以译注。本书编纂体例分为原文、题解、注释和译文四部分。题解主要介绍每门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注释包括注音和释词两部分,生僻字、多义字加注音,重点词汇和文化常识性的内容出注。译文主要采取直译的方式,当直译有害于文义理解时,则以意译的方式翻译。本书的注释和译文不仅详细地注解了相关的疑难词语、典章制度、地理常识等,还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做了介绍,并且尽可能细致地讲解原文的言外之意,对于初次接触它、阅读它、欣赏它的读者大有裨益。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共计六十五卷。本书共选文八篇,分别为卷一《魏书一武帝纪*》,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二》,卷十九《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本版编纂体例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注者在前贤古本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精心点校,又进行了简洁精明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同时为每卷都做了题解,介绍本卷主要内容、写作背景、相关人物轶事等,可作为读者在阅读时的参考。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典藏版》,是继我社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异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 《幽梦影》有一卷本和二卷本(分上下两编),为《昭代丛书》、《晨风阁丛书》、《啸园丛书》等丛书所收录,并有清代刊本二卷。这次白话翻译注释本,以《昭代丛书》本(一卷本)为底本,与《啸园丛书》本及其他刊本相勘照,在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注译。体例上按原文、评语、注释、译文
《人间词话》创作于1908 1909年,*初发表于《国粹学报》,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是他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在这部中国近代极负盛名的词话著作中,王国维运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十分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加之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因而随着时代的演进,《人间词话》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逐渐拥有了崇高的地位。本书集编、校、释、评于一体,收录了《人间词话》的手定稿、删稿、王国维先生创作的诗词,以及其他散见各处的论词的相关文字。此外,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王国维的词学思想,本书还收录了他生前没有公开发表的若干条词论及其诗词创作。可以说这是一个收录完备、注释详尽、译文精当的版本。
本书选取《中国丛书综录》中所著录的部分丛书条目,对其进行详细的标注,分为编著者、内容、版本(附馆藏)等三个方面。首先对编著者的生平、履历作了详细的介绍,其次对各丛书内容进行了完整的概括与综述,也对其中所收录的重要子目内容作了介绍。再次对各丛书的版本作了例述,并对不同版本的异同作了比较。本书一方面更为深入地展示了各丛书,另一方面勾勒出了丛书发展的历程。
《孔子圣迹图》是一部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也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早一部连环画。今以《孔子圣迹图》为底本,精选100幅原刻作品,以线装日志小册形式编辑印刷,读者可用来记录读书人生的每一天,悦读学习的每件事,留下悠悠岁月的回忆。
《中国古籍总目》反映了中国古籍流传与存藏状况的*全面、*重要的成果,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但仍存在疏漏,其中,疏误或脱漏的安徽文献数量不少。书稿补充了涉及1300余名作者的3000余部安徽古籍,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有部分境外收藏的文献。二、私人收藏的文献。本书弥补了《中国古籍总目》安徽文献收录的不足,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本书立足于文献研究或有益于文献的整理传播的研究,大致反映了当前国内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成果和概况。
中华书局自2006年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以来,市场反馈一直不错。为适应时代、市场及广大读者的需求,经过认真调研,在这套丛书面世十周年之际,于2016年伊始陆续分辑推出它的升级版。从原来的50种调整为60种,并对以往的书目作了全面修订。增补的新书都是堪称经典的名著,其中既有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名著,也有适合广大师生教学阅读的重要作品。一年的销售期,新、旧两个版本实现了良性的无缝对接,发货码洋、销售册数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17年的新书订货会上,我们将升级版藏书的书架装推出亮相。这个书架装在外包装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并且增加了这套丛书的附加值,即每套藏书附赠一个精美的书架,以回馈书店以及读者对升级版藏书的喜爱和支持。中华书局自2006年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以来,市场反馈一直不错。为适应时代、市场及广大
《千家诗》为明清两朝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由南宋名家谢枋得精选,分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四个部分,所选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题材多样,深得后世读者喜爱。这版《千家诗》共收录诗作221首,其中五言绝句39首、七言绝句93首、五言律诗44首、七言律诗45首。本书编纂体例分为原诗、题解、注释三部分。题解部分着重对作者本人及写作背景、诗歌主题思想进行深入、具体的阐释,同时介绍诗歌内容和所用修辞方式,从源头上解决过于晦涩难懂、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扫清阅读障碍。注释部分尽可能做到简洁、精准,使得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了解诗意,深谙诗情。
李宗棠(一八七〇-一九二三)学诗堂经解是一部纂辑诗经释义的专书。是书取录较广,从其材料来源看,漠唐注疏大家,宋、元、明、清学者的诗说都有所择取,而取材较多者为清人胡承珙所撰毛诗后笺。这是由于后者本身即是一部取材异常广泛的诗学着述,李氏从中获益良多。 但学诗堂经解绝不是简单地照抄搬录,该书做得*多的是简化前人论述。例如对毛诗后笺。后笺的特点是就某个解释对象而 漠学 、 宋学 ,经史子集,着者同意的、不同意的,俱旁徵博引,各种材料蒐集弥伙,因此更像是学术史论着。李氏则通常只是从中辑录对词义解释有用的材料,一般不涉及学术争论,因此学诗堂经解的内容大多为解释词义,更像单纯的训诂着述,而各条正文也显示出内容单纯化的特色。仅从两书的题目来看,就体现出这种不同。毛诗后笺是以诗经篇名为目,每篇
《藏书纪事诗》七卷,叶昌炽(1849 1917)撰,为中国以纪事诗形式记述历代藏书家、藏书典故之作,所涉时代上起五代之末,下迄清朝末期,辑选有关藏家书家737人,所引资料大量采录于古代正史、笔记、方志、官私目录及各类典籍文献,可谓条贯古今、征引丰赡。全书以叶氏自作之416首绝句相统缀,每首七言,诗下附注,涉及人数众多,涵盖历代藏书、刻书、版本、目录等多种史料,被誉为 藏家之诗史,书林之掌故 。复因其对于目录、版本、校勘及古代书家和藏书文化学术源流的具载,因而也是一部极有用的藏书家辞典。 《蛾术丛书》今以韦力先生芷兰斋藏叶昌炽自刻七卷本《藏书纪事诗》为底本进行影印,并将复旦大学图书馆藏王欣夫先生(1901 1966)为七卷本《藏书纪事诗》所作笺正之内容整理排印附后,合为《藏书纪事诗 藏书纪事诗笺正》。原书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是前秦的一部重要典籍,杂家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三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共计一百六十篇文章,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是研究先秦文化及其珍贵的资料。